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媒体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新闻业务的重点和难点;从受众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面对突发事件,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也就是说,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报点”到底在哪里?应该让社会关注什么?又给受众提供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丁孟醒  罗忆 《新闻世界》2012,(11):57-58
媒体作为大众传播工具,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应把握真实性原则,及时向受众告知信息、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本文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出发,浅析媒体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郭婷  孔弘 《声屏世界》2013,(8):25-26
面对突发事件、热点新闻,新兴媒体一直以敢写、能写、有图有真相而风骚独领新闻界,因而,面对热点和焦点,新兴媒体和微媒体往往成为受众了解最新信息的第一选择。对此,传统媒体更应当认真负责,传递真声音,弘扬正能量,正确引导舆论。"被新闻"的新闻4月5日,吉林长春一老人昏倒  相似文献   

4.
韩怀军  黄璜 《视听界》2013,(2):74-75
一、国内重大突发事件跨文化传播的困境 (一)西方媒体的偏见 在中国重大突发事件的跨文化传播中,国外媒体是重要的传播者。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西方主要通讯社以及英国的BBC、美国的CNN等知名广播电视机构,以其雄厚的传播实力,在全球拥有便捷、完善的信息传播网络。“有研究专家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目前国际新闻尤其是国际突发事件报道的首发和后续报道,大约90%来自于西方媒体。”面对我国的重大突发事件,西方媒体总是快速反应,抢夺报道的首发权,并加强后续报道的广度和深度,成为国外受众了解我国重大突发事件信息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5.
<正>突发事件以其强大的感官冲击力和社会影响力,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闻媒体作为受众了解掌握信息的主要渠道,自然而然也成为关注对象,哪家媒体传递信息真实可信,哪家媒体播报内容及时准确则成为公众在关注突发事件的同时所谈论的主要内容。地方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过程中如何赢得受众,应该是广大媒体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秉持理性,为受众负责是媒体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媒体工作者在报道突发  相似文献   

6.
成洋 《东南传播》2010,(10):126-127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突发事件呈现上升势头,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也呈增多之势。此间,如何不盲目追求爆炸性、刺激性,如何充分考虑突发事件报道后的社会影响,是我们媒体从业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报道机制,是我们实施突发事件报道活动时,充分发挥舆论引领作用,正确引导受众看待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前,突发性事件是受众注意的热点,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中尤以那些可能对公共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的突发事件最有可能成为受众关注和媒体聚焦的对象。 本人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深入分析受众心理,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播音主持人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面对激烈的媒体行业竞争,对播音主持人能力素质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播音主持人只有提升突发事件能力,才能更好开展主持活动,为受众带去自如的听觉享受。纵观播音主持人突发事件的应对情况,其能力水平相对较低,不利于播音主持活动更好开展。本文主要针对播音主持人在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升而提出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观望期、公开期、问责期、沉寂期。突发事件网络传播呈现新特征,自媒体传播真实快速地引发受众关注,网络新闻传播的公开性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网络论坛传播对突发信息辨识度增强。传播对网络谣言的形成有三点启示:事件本身的特点制约谣言散播,政府媒体信息即时公开消解谣言散播,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阻止谣言散播。  相似文献   

10.
吴媛媛 《新闻知识》2012,(6):101+103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无法预测的事件或者灾祸。由于突发事件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人们无法预知突发事件的进程,这往往会吸引众多受众的兴趣,发展成为受媒体记者关注的焦点。而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则折射出媒体的发展水平和媒体记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杨晗 《声屏世界》2000,(11):42-43
作为记者,能够采访报道突发事件新闻是一个公认的难得机遇;而作为媒体,能够发布传播突发事件消息,可以提高媒体自身的受众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因此,无论是记者还是媒体都特别关注突发事件。然而,由于突发事件的不可预知性,使得记者和媒体无论是在采访报道,还是在发布传播的活动中都处在一种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在如今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手段多种多样。尤其是新兴媒体的大量出现使得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面临用户量急剧下降的局面,针对这一问题电视新闻媒体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要想抓住受众的心理需求,记者们面对突发事件时所持有的态度和报道的质量是影响竞争的关键,因此,一个有着过硬职业素养的电视新闻记者是难能可贵的。面对突发事件,尤其是一些具有负面影响的事件时,引导舆论导向、传递社会正能量、传播爱与美、不造成民众恐慌和骚乱是记者的天职。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电视新闻记者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希望能为广大的读者和新闻媒体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段宽 《今传媒》2012,(7):54-55
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电视媒体有着较高的媒介公信力,其视听兼备的传播方式也使其具有其他传播媒介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沿袭传统谨慎的报道方式,缺乏对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关注,而受众心理与媒介的交互影响正是影响突发事件报道质量的重要方面。若在突发事件中电视新闻报道忽视了对受众心理的探求,没有对节目进行科学的策划,不但会影响传播效果和媒介形象而且会加剧社会危机的剧烈程度。电视新闻媒体只有对突发事件发生后受众产生的心理类型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和归纳才能有效引导舆论,化解危机,提升自身的媒介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世界上,没有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不知道媒体影响力的重要。媒体影响力的作用对象,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此处主要研讨媒体对于受众的影响力。受众是一个群体性概念,所指相当宽泛。面对媒体的影响力,受众的反应不可能完全一致,文中只能是针对总体情况进行论述。对于受众而言,媒体影响力有正向和非正向之分。本文讨论的是媒体对受众所产生的激励向上和向前的正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禽流感、火灾、空难、矿难、地震等突发事件报道时常见诸媒体。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增多、受众新闻欲的增强,受众已不满足于表层了解突发事件。深度报道突发事件新闻因而成为众多媒体的主攻方向。深度挖掘,是指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深度报道突发事件新闻,可尝试从以下三条途径入手。  相似文献   

16.
新闻体制改革深入、市场化运作推进为媒体带来竞争活力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媒体的伦理道德问题就是其一。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参与到讨论中来,明确批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的媒体道德失范问题:“为了吸引受众注意力,争夺受众市场,一些媒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抛弃人文关怀的精神,泯灭良心与公正,使得突发事件中的暴力、血腥、煽情、低俗等媚俗化倾向日渐盛行……另一方面,激烈的媒体竞争使得媒体总是千方百计地从受害者身上‘寻找新闻亮点’、‘挖掘新闻深度’,通过煽情来吸引受众。”  相似文献   

17.
舆论引导工作在我国舆论环境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发显著,如何更好地实现舆论引导是主流媒体必须要面对和重视的问题。本文将从传播活动中的传受关系和受众心理角度出发,探讨主流媒体如何在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快”与“慢”两种节奏的引导方式,以及其运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姜雨欣 《新闻世界》2013,(8):306-307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新闻媒介的作用日益显现。在我国,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肩负着十分重要的政治责任。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媒体应该对受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更好地实现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传媒市场不断成熟,重大突发事件报道越来越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媒体竞争的重点。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深入的报道,是媒体树立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影响力的重要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于全国性媒体,地方媒体主要是面向特定区域受众传播的大众媒体。通常来说,地方媒体面对的受众都有一定地缘特征,传播的内容也都带有地域特色。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地方媒体在区域文化传承和建设过程中一直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