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共产主义的两大目标: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二是实现人类解放,即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列宁领导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了实践意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发展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赋予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以新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经历了三个历史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马克思主义阶段,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广泛传播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阶段,这是一个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初步探索的阶段;第三阶段是邓小平理论阶段,这是在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程度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如何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认识日趋成熟的阶段,从而宏观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3.
历史意识是体现于邓小平革命实践与思想中的一种精神和方法。在邓小平的思维中,历史意识实际体现为:政治的远见意识;对历史发展内在必然性的一种哲学理解和把握;注重发展的意识;面向现实的意识。站在历史的高度,从历史发展的内在必然性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用历史的眼光审视各种复杂的社会和政治关系及其演化的后果,是邓小平政治和理论思维的重要特点,也是他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重要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观点认为: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其实,社会主义从空想变科学的问题,应当包括两个方面或层次;一是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建立的问题;二是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建成的问题。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俄国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主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的第一个方面;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因而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列宁主义和邓小平理论都是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产物,是世界社会主义最重大的理论成果;都初步探索和解决了经济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课题;都使社会主义价值得以充分展现,指引社会主义走出低谷,蓬勃发展。比较研究它们的历史地位,对于推进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20几年里,由于选择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因而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选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正是邓小平的历史选择观,邓小平的历史选择观不仅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一脉相承的,而且是一种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证了邓小平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1)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同中国共产党人规划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轨迹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它集中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2)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具有浓重的中国特性、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突出的实践性;(3)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重大发展;(4)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是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是对中国社会全面现代化的科学阐述。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进程,大体经历了理论准备阶段、全面探索阶段、理论验证阶段和理论创新阶段。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历史性成果主要集中在根据地对敌斗争的重要战略和方法上;对经济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对形成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条件的认识上,以及从制度和体制的创新上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与20世纪中国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实践,直接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学说,坚定了中国人民对历史前途的信念,引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理论,深化了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探索走向胜利的道路。列宁、毛泽东成功运用这一理论,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了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恢复实事求是的路线,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又把农村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城市,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改革;注意改革的复杂性、不平衡性,不断前进。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理论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邓小平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如何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努力,在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上,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演进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艰难与不可阻挡,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在治国方略的选择上交织着传统与现代、人治与洁治的较量;从邓小平到江泽民则既是一脉相承的延续,又有发展和完善,这一演进过程所积累的经验,教训,是社会主义国家建国,治国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1.
相对与绝对是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西方古代近代哲学家都从不同角度进行过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辩证的观点,正确阐述了相对与绝对。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中,运用和发展了这一理论。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理论,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理论  相似文献   

12.
独立自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光辉思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文从独立自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独立自主与新时期对外政策新思想等三个方面论述邓小平独立自主思想,对深刻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参考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学说。他的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的结论性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人类数百年来最大的思想成果,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理论、公有制多种实现方式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按劳分配理论构成了邓小平经济理论最为坚实的框架基础;从全球范围内思考对外开放,揭示当代经济发展的规律,无疑是开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先河。  相似文献   

14.
理论界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这一重大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笔者在本文中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本人认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理论概括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体现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力量的原理;深化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有机统一的原理;突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以及反映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和目的辨证统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从毛泽东“要创造新的理论……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到邓小平“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体现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毛泽东“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论到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体现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从毛泽东“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到邓小平“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现了毛泽东和邓小平追求中国特色的实践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对邓小平和平共处理论发展进行探讨。从苏联的和平共处思想到五项原则是邓小平和平共处理论的思想渊源;邓小平和平共处理论不仅是邓小平国际战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运用五项原则创造性地成功解决一国内部问题的实践结晶;“新安全观”是对邓小平和平共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素质教育思想金融贯彻于邓小平教育理论中,是我们转变旧的教育观念,研究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素质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表现在: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教育思想;它独特的理论特色体现了教育的时代主题;它是邓小平教育理论中最闪耀时代精神的部分,它是我国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这一目标的重要理论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应以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为历史和逻辑的起点;是党总结从八大到十四大历史经验的结晶。邓小平最具备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能力和条件,最能作出理论上的新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时代主题转换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民主政治思想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有三个理论来源: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二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三是对西方发达国家民主政治中有益成果的借鉴。追溯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的理论渊源,对于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