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光学元件中,由于元件表面的反射作用而使光能损失,为了减少元件表面的反射损失,常在光学元件表面镀层透明介质薄膜(增透膜).研究表明,许多学生对增透膜的增透原理存在错误理解,本文利用电动力学方面的知识分析增透膜增加透射的原理,并给出了单层薄膜增加透射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照相机镜头和其他光学仪器一般由多个透镜组成,由于光在界面上的反射,在每个透镜的表面有百分之四左右的入射光不能透过,例如,一个有六个透镜的光学仪器,由于反射而损失的光能量约占入射光的百分之五十,这就大大降低了仪器的聚光本领。一个变焦距物镜一般有十几个透镜,如不采取措施则光能损失极大。不仅如此,而且这些反射光在光学系统内多次来回反射形成的杂光,会严重影响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于是在光学元件的表面,涂镀一层增透膜,就成为减少反射光损失、提高成像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薄膜干涉指出增透膜增加透射是利用了薄膜等倾干涉的反射光线干涉相消原理,指出增透是利用减少反射光的能量损来增失强透过光实现增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中学物理教学中,关于光的干涉在技术上的应用,增透膜不失为一个好的例子.对于增透膜的增透原理老师通常作这样的解释"当薄膜(增透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时,在薄膜的上、下面的反射光的路程差恰好等于半个波长,因而相互抵消.这就大大减少了光的反射损失,增强了透射光的强度".但学生往往会问:"两束光(如图1中光线 A_1和A_2)都是有能量的,为什么叠加之后能量就没有了呢?镀了一层增透膜之后又增加了一个反射面,这就增加了反射出去的能量,如此看来增透膜不但不能增加透射,反而还减少了透  相似文献   

5.
增透膜的原理及几个问题的解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秀英 《物理教师》2004,25(11):27-28
增透膜也称减反膜,即能够减少反射光、增加透射光的薄膜.在科技中应用很多,笔者在此分析光学镜头、中所用的增透膜.  相似文献   

6.
高中物理教材“薄膜干涉”一节中 ,有一个重要的实际应用例子 :在透镜和棱镜的表面涂上一层薄膜 ,当薄膜的厚度为某种色光 (一般取绿光 )的四分之一波长时 ,在薄膜的两个表面上反射的光 ,光程差恰好等于半个波长 ,因而相互抵消 ,这就大大减少了光的反射损失 ,增强了透射光的强度 ,这种薄膜就是所谓的“增透膜” .讲到这里 ,学生大多会发问 :“消除反射光 ,怎么就会增强透射光呢 ?”教师的回答一般是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光的能量是守恒的 ,反射光的能量少了 ,透射光的能量自然多了 .”这样的回答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由于过于简单 ,不能令人…  相似文献   

7.
问题一:我们常看到许多光学仪器的镜头呈现淡紫色,为什么?它能起到什么作用?照相机(或其他光学元件)所拍摄(或看到)的自然景物,应尽量接近于人眼直接看到的情况.人眼对绿光最敏感,所以照相机镜头应该使绿光透射强度大于其他单色光,由此确定了增透膜厚度应为绿光波长的1/4,使绿光在增透膜两个表面上反射光的路程差为绿光波长的1/2而相互抵消(注:发生了薄膜干涉),以达到绝大多数能量能通过透镜照到底片上的目的.而其他种类的单色光或多或少地被镜头反射,尤其是波长  相似文献   

8.
本根据光学中的薄膜干涉和色品图上颜色的变化,从理论上给出膜厚控制的目视法。用玻璃基片镀MgF2单层膜时,目视紫蓝色刚一出现即关闭蒸发源,膜厚误差小于10nm。目视法控制膜厚度的关键是确定可以避开钼舟透射光的角度,以便准确观察基片反射光。  相似文献   

9.
当光线通过光学玻璃的表面时,由于反射作用造成的損失可达4.5-9.0%。如果某些光学仪器有很多折射面,則因反射引起的損失可高达70%以上,因而大大地減低了光的透射量;这样对于造象的真实度和清晰度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困难,人們采用了透明复蓋膜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附加在薄膜上表面的透明平行板光学元件对反射光相干涉时的光程差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传输矩阵法,通过编程计算模拟双负材料光子晶体(AB)mBCB(BA)m的透射谱,研究介质光学厚度对光子晶体带宽的调制机制,结果发现:当分别增大A或B介质层的光学厚度时,光子晶体的透射能带谱均向低频方向移动,且透射峰带宽均逐渐变窄,但透射峰的透射率保持100%不变;当C介质层光学厚度按负值减小时,光子晶体的透射能带谱则向高频方向移动,而透射峰的带宽也变窄且透射率保持100%;相对而言,B介质层光学厚度对带宽的调制最灵敏,A层次之,而C层最弱。介质光学厚度对双负材料一维光子晶体透射峰带宽的调制功能,为设计不同频率或波长范围的窄带滤波器、光开关等光学器件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借鉴光学增透膜的概念,提出在辐射散热涂层和LED路灯基板之间增加一层增热层,称之为辐射增透层,从而可以提高辐射散热在LED路灯中的降温作用。文章通过对薄膜透射光谱对增热层可能选用的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选出较合适加工辐射增透层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问题为什么照相机镜头前要加一层增透膜?加多厚合适?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在界面处有反射,若反射光干涉相消,能增加透光量,减少反射量;若反射光干涉相长,能增加反射量,减少透光量,则形成灰暗背景.  相似文献   

14.
具有复介电常量对称结构一维三元光子晶体透射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传输矩阵法理论,研究含复介电常量对称结构一维三元光子晶体的光传输特性。结果表明:当各层介质的介电常量均为实数时,在较宽的禁带范围内出现一条透射率为100%的透射峰;当介质介电常量含正虚部时,禁带中的透射峰出现透射衰减现象,若含有负虚部时,透射峰则出现透射增益现象;随着复介电正虚部的增大,透射峰出现单调衰减,而随着复介电负虚部绝对值的增大,透射增益达到一极大值,随后减小;在不同介质层引入复介电常量引起透射峰的透射率衰减或增益强度不同。这些特性对设计光放大器、衰减器等新型光学器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一维无序光子晶体的光学透射特性.结果表明:大折射率层无序和小折射率层无序对光子晶体的透射特性都有影响,但前者影响比后者更显著;当晶格常数不变时,其透射特性与随机分布有关,高频禁带的边缘向波源中心频率拓展,但与涨落系数的变化几乎无关.  相似文献   

16.
<正> 本文试图介绍一种简明的光栏概念的讲解方法,以照相机的瓣形光圈为例,同时直接从一般主轴上物点成象出发,阐明孔经光栏在光学仪器中的作用。从而得出孔径光栏的确定方法。 光栏是光学仪器中常用的重要光学元件,在教学中,将在光学仪器的聚光本领以及分辨本领的讲授中都需要用到光栏的概念。然而,它又是同学中难以理解的概念,其关键在于入射光瞳与孔径光栏关系的理解。其中,孔径光栏对成象光束的控制作用及成象光束最大孔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光学元件表面超光滑加工,避免传统机械加工方法造成的亚表面损伤,将射频等离子体加工应用于石英玻璃抛光加工。分析了通过调节离子束的能量、束流密度和入射角等工艺参数对抛光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离子束能量的增加,试件的表面粗糙度RMS先减小后增大,当离子束能量为200~600 eV时试件表面粗糙度明显提高,为离子束抛光能量最佳范围。离子束流入射最佳角度范围为45°~60°,随着离子束抛光时间的增加,试样表面粗糙度先降低后增大。  相似文献   

18.
方成群 《物理教师》2010,31(8):29-29
对于薄膜干涉实验,酒精灯里的酒精中溶解一些氯化钠,灯焰就能发出明亮的黄光.把铁丝圈在肥皂水中蘸一下,让它挂上一层薄薄的液膜,竖直放置的肥皂薄膜受到重力的作用,下面厚,上面薄,形成楔形液膜.用酒精灯的黄光照射液膜,液膜足够薄时,液膜反射的光使我们看到灯焰的像.灯焰的像是液膜前后两个面反射的光形成的,这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在液膜上不同的地方,来自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所走的路程差不同,两列波叠加后能够发生干涉.灯焰的像上有亮暗相间的条纹.为了便于问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增透膜和增反膜在光学仪器有广泛应用.中学物理中也有增透膜和增反膜的相关问题出现.但是,有些问题常常容易混浠,现将几个问题明确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夫琅和费圆孔衍射”实验测量方法的一点改进李淑华夫琅和费圆孔衍射实验,是光学中的一个基本实验。通过本实验可以说明,当孔隙的大小可以与光波波长相比拟时,光将不沿直线传播,而出现衍射现象。由于大多数光学仪器的主要元件如透镜和光阑等多是圆孔形的。所以,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