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古代汉语的教学过程中,出现最多的一种语法现象就是词类活用,相当多的同学通过教师的教学以后,还是不能完全准确地区分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这—特定的语法现象。老师教完某  相似文献   

2.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这种语法现象在如今的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中有些已经不复存在了,而在开封方言中有些词类活用现象还依然存在,这可以说是开封方言对古代汉语语法的继承。开封方言中的词类活用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为动词,形容词用为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数词用为动词等。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正确认识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理解汉语语法有重要的意义。上古经典名著《左传》中有充分的论据,可以证明词类活用是有规律可寻的,据此可归纳判断词类活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汉语的教学过程中,出现最多的一种语法现象就是词类活用,相当多的同学通过教师的教学以后,还是不能完全准确地区分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这一特定的语法现象。老师教完某课后,学生对于某一课的词类活用的句子能辨别并解释出其中的意义。但同一类型的词类活用现象出现在另一课文里,学生却不能分辨出来,这就给语文老师带来了教学的难度。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教给学生辨别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很普遍的语法现象,它是古代汉语中,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环境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其它成分。词类活用不仅是一种语法现象,还是一种修辞手段。运用词类活用,具有多方面的修辞效果,可以使语言生动传神,以及使音节和谐,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鲜明的音乐美等。  相似文献   

6.
名词活用琐议□史晓川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个较突出的语法现象,是古代汉语语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古代汉语语法中争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有必要针对教材中存在的可商榷之处,以词类活用中的名词活用为对象,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以期对教材能有所补益。一所谓名词...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很普遍的语法现象,它是古代汉语中,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环境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其它成分。词类活用不仅是一种语法现象,还是一种修辞手段。运用词类活用,具有多方面的修辞效果,可以使语言生动传神,以及使音节和谐,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鲜明的音乐美等。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古代汉语词类活用和修辞的关系,指出词类活用既是一种语法现象,同时也是一种修辞现象,只有从语法角度和修辞角度两个方面去认识,去把握词类活用的作用,才可以说是全面地、实质性地认识和把握了词类活用的功能和意义。同时也阐述了语类活用的修辞效果及辞格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李国明 《甘肃教育》2002,(10):23-23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也是学习古代汉语的一大难关。因此,掌握词类活用,并了解它的一些规律,才能提高阅读文言文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较常见的语法现象,通过对词的活用,在特殊的语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使之起到不同的语法作用。但由于词类的活用,情况较为复杂,学习研究者当中有人过于宽泛地理解和诠释词类活用现象,这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11.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客观存在的常见现象,也是古代汉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语法理论。文章对这一理论重新进行了修正和规范,指出应多方位考察词类活用现象。  相似文献   

12.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而划分的词的类别。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与现代汉语基本上是一致的,各类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古今汉语也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且是相对固定的。 但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其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即是词类的活用。在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都可以活用,其中散文中词类活用现象比较常见。诗词中就相对少些。现代诗词创作中也有因袭古法活用词类的例子。 本文拟就所积累的古今诗词例句谈谈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一、名词活用…  相似文献   

13.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较常见的语法现象,通过对词的活用,在特殊的语境中监时改变它的词性,使之起到不同的语法作用。但由于词类的活用,情况较为复杂,学习研究当中有人过于宽泛地理解和诠释词类活用现象,这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正确认识它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对我们阅读古籍和理解汉语语法特点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正确认识它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对我们阅读古籍和理解汉语语法特点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正确认识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理解汉语语法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戴明珠 《文教资料》2012,(32):107-109
成语是古代汉语保留在现代汉语的活化石,古代汉语中许多特殊的语法现象在成语中均有体现,特别是词类活用的现象、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以及宾语前置等等伴随成语的袭用而保留至今。因而对成语中语法现象的研究有利于管窥古代汉语中特殊语法现象之一斑。  相似文献   

18.
活跃在现代汉语中的成语,是从古代汉语中沿袭继承下来的,深深地打上了古代汉语的烙印,遗存了许多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对成语中词类活用的语法现象进行了探析,具体分析了成语中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以及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以加深对汉语成语中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成语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9.
词类活用与转类经常被人们认为是同一现象。实际上,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包括使动、意动、名词作状语等,把这些现象归为一类在研究或教学中加以强调能更好地说明古今语法的差异。转类是汉语运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对其进行归类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运用这种手段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只有从语法和修辞两个角度去认识、把握词类活用和转类的概念和功能,才能更全面地认识、把握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20.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法概念,但这一概念的外延仍然模糊不清,不少语法著作把一些不属于词类活用的问题看成“词类活用”,如词类的兼用,动词形容词的代用、谓语宾语之间特殊的语义关系等等。本文对这三方面的语法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它们不属于“词类活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