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铭 《兰台世界》2001,(1):29-30
勘合,是由明初控制中央衙门政令、辨识公文真伪的"行移勘合"制度所派生.至清朝,沿用为证实所差遣官员身份,及动用驿站马匹的凭证性公文文种.现以清代档案中《户部勘合》一则为例,加以剖析.(说明:原件为版印件,竖写.现改为横排;并分段、标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内蒙古黑水城出土的汉文文献,对我国元代公文传递的包封、登记、检查等制度进行阐述,并对其组织管理、行移程限、牌符等方面措施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作为北周最杰出的公文大家,庾信所撰表、启、移、教等公文现存百余篇。庾信之表体公文句式上骈散间行、音韵上和谐铿锵,华实相扶,遒逸相兼,有错综变化之美、无呆板拘泥之失。清文驰丽,绮而有质,"穷南北之胜"而显典正老成之风。  相似文献   

4.
自"康德元年"起,伪满各省公署中的总务厅掌管机密事项及文书事项,系各省负责公文撰制与文书处理之中枢机构,总揽文牍,位殊权重。伪满中央政府先后颁行的《暂行公文程式令》、《公文程式令》、《关于训令及其他公文程式之件》以及地方公署实施的《锦州省文书处理规程》、《文书编纂保管规程》等公文法令,钩织了伪满各省级公署细密而殖民化的文书制度。各省使用的"省令"、"训令"、"批"等属下行文体,所用"呈"属上行文体、"公函"等属平行文体、"布告"属泛行文体,其公文文体功能复杂、体系繁密。而收受与分配、判行与发送等程序,则构成了伪满各省级公署公文处理的收发规则。  相似文献   

5.
我们从两个阶段来阐述元代的档案管理制度:一是文书处理阶段,包括文书缮写制度,文卷登记和勾销制度,行移公事程限和催办制度,圆佥文书制度,照刷磨勘文卷制度,文书立卷制度和公文邮驿制度;二为档案管理阶段,包括架阁管理制度,区分文字分别架阁制度,当面交卷制度,周年交卷制度,保密制度和档案利用制度。  相似文献   

6.
建国后"十七年"时期,是我国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期。党和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公文处理工作制度与相关政策,为公文处理工作提供了发展依据与制度保障。这一时期的公文处理工作制度,呈现出逐渐规范化的发展趋势,但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也存在公文质量低、滥发乱发公文严重、公文旅程长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实践中,一些权力部门利用手中公文,往往无视法规、滥用权力、超越权限,制发出一些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相抵触的公文.要想写出的公文合法,我们需要建立公文备案审查制度,需要对公文进行评估与责任追究,还需要依法清理以往文件.  相似文献   

8.
一、建立制度保障医院制定了《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将重大活动档案的管理纳入到了单位的档案管理体系中,并以公文的形式发到各部门贯彻执行。《管理办法》中,明确了承办重大活动的部门和兼职档案员的职责、任务;承办部门与协办部门之间如何  相似文献   

9.
从文体学视角研究《史记》所录先秦至西汉早期公文及其体制的发展演变,有利于把握古代公文和政治礼制之间的互动关系。《史记》所录公文显示先秦至西汉时期我国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公文撰写类型、程式和运作机制,从文种、程式、制度等方面为后代公文撰写提供了典范。  相似文献   

10.
"祖宗家法"作为北宋帝王尊崇不辍的治国原则,对北宋政治发展影响深刻。本文在对大量史实和宋代公文原典考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以北宋公文的机构设置、制度拟定为切入点,细析"祖宗家法"精神内涵对公文运作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