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6~58页“认识圆”。教学过程:师:今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圆,你已经知道哪些关于圆的知识?生:我知道圆周率是3.1415926。生:我知道圆有半径和直径。生:可以用圆规画圆。师:你们说的的确都和圆有密切的关系。说到画圆的工具圆规,你知道圆规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大屏幕出示:圆规的发明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夏朝,公元前15世纪的甲骨文中就有“规、矩”两个字,当时所说的“规”即现在的圆规)  相似文献   

2.
老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圆时,我发现圆规“脚”上的铁钉总在圆心处打滑,并且画圆时,圆规的半径很容易发生变化。这种教学用的普通圆规不但操作不方便,而且画出来的圆也不标准。于是,我产生了制作多功能教学圆规的想法。1.结构与原理:利用与窗户上的风撑类似的原理,把支撑架固定在  相似文献   

3.
通过观察,我发现老师用普通的教学圆规在黑板上画圆时,不好固定圆心,而且不好把握所画圆的半径的大小。因此,我发明了"带刻度尺的吸盘圆规"。一、我的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我的发明要解决现有普通教学圆规的以下4个缺点:1.圆规只能做画圆工具;  相似文献   

4.
一、知识梳理 (一)圆的认识 1.圆是曲线图形,画圆的常用工具是圆规。画圆时,固定的点叫做网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圆心可以确定圆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规,是画圆用的工具.如数学课上用的圆规、两脚规;矩,是画直角或长方形用的曲尺,如直角三角尺或丁字曲尺。画圆若无规,就会画圆而不圆;制方若无矩,就会制方而不方。“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训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规矩。这个规矩就是现实生活中约束和规范每个人言行的法律和纪律。  相似文献   

6.
错误成资源     
“圆的认识”,是我多次成功执教的公开课。这次赴浙江学习期满,即将返校,我再次就此内容上了一堂汇报课。在教学“画圆”这一环节时,我如往常一样,先让学生用圆规在练习纸上尝试画一个圆。巡视中,我发现有好几位同学还不知道画圆的方法:有的圆起始点和终点不在同一位置,有的把圆画成鸡蛋状,有的将弧线画得时隐时现、时细时粗……这可太出乎意料了。哦,原来上课之前,我都会让学生在家试着用圆规练习画几个圆,因此,几次上这堂课都没有出现过类似情况。这次因疏忽,我忘记了先让学生练习,所以出现了如此的“不测”。怎么办?我是装作没看见,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如何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首先应关注的问题。下面是甲、乙两位教师执教《圆的认识》时的教学片断,在学生自学画圆的方法和画圆的基础上,教师在黑板上用圆规示范画圆时,圆规笔脚上的粉笔突然折断,形成右图时,处理这一意外事件的过程分别如下:犤甲犦师:“同学们,对不起,我刚才画圆失误了,请大家给我一个机会,再画一次,好吗?”生:齐说:“好!”师:装好粉笔,定好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在原图上试画,结果粉笔又断了…  相似文献   

8.
[教学片断]在学生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后,课堂教学进入到第二阶段——画圆。1.圆规画圆法。师:如果让你画个圆,你会怎么画呢?(很多学生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圆规。)师:嗯,圆规是我们画圆的工具。那么你会用圆规画圆吗?(全体学生尝试画圆,在画  相似文献   

9.
前段时间,区里举办赛课活动,赛课内容是"圆的认识"。我翻阅与聆听了有关的教学设计和展示课,发觉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学生不知道为什么用圆规可以画圆学生在学习"圆的认识"之前已能用圆规在纸上熟练地画圆,因此圆规的使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节课对学生画圆的指导应该放在如何画出指定大小的圆上,而这正是基于学生对圆规画圆原理掌握的基础之上,在了解"为什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圆的认识”这一知识无论是原来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都把它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一般教学“圆的认识”时,要求学生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圆的半径与直径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圆的对称性等“特征”。而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11.
一、画“圆”与认识“圆”从小学生的认识实际出发,小学教学课本不给圆下定义,而是通过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圆。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掌握画圆的方法,并在画大小不一的圆的过程中,加深对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简析教学本单元,应根据几何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数”、“形”结合的特点,运用直观演示和观察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圆、圆心、半径、直径、圆周率、弧、圆心角、扇形等概念,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周长、圆面积和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与圆有关的组合图形面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3.
“圆的认识”是学习“圆的周长及面积”一章的基础,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并学会用工具画圆;同时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教学时要力求从直观形象引出课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积极性,将认识引向深入。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操作,解决用圆规画圆这一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4.
目前,广泛使用的教学圆规是由钢针、活动连杆、蝴蝶螺栓等构成。画圆或弧线时,将钢针对准圆心,连杆的角度控制半径长度,所夹粉笔围绕圆心转动即可画出。但是,有的黑板是玻璃砖或木质的,用圆规画圆时,圆规很容易滑动,造成画出的圆变形。现在有的黑板是塑面黑板,用圆规画圆时,钢针很容易划伤塑面,从而损坏黑板。  相似文献   

15.
那天,我看见爸爸正在切割一块小圆形钢板,不知什么原因,切了好几个都不能切割整齐,直到切割第四个时,我发现:用普通的割炬切割圆形是不稳定的,很容易报废。就好比用手画圆一样,但如果用圆规画圆,那就容易多了。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地思考,并经过多次实验调试,终于制作出了一个割炬模型。之后,爸爸也按照我的模型制作了一个,很好地解决了气割领域中切割不标准的难题。但是我同时还发现切割圆时要先测量半径,然后才能切开,还是不方便。这时,我想:如果把割炬头连接圆心的连接杆改用尺子,不就能直接测量被切圆的半径啦!就这样,“方便割炬”…  相似文献   

16.
课前说课: 圆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等活动,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一、知识梳理 1.圆的认识 (1)请你回顾画圆的方法,用圆规画一个半径为1.5cm的圆,并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相似文献   

18.
新型圆规     
众所周知,画一定半径的圆,要先度量出圆规两脚尖的距离,如果手头一时没有尺子,画圆就麻烦了。于是我设计了一种新型圆规。  相似文献   

19.
最近,应邀担任全市小学数学评优课的评委工作。在参赛教师中,有4位教师同时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一课。在指导“利用工具画圆”这一环节时,4位教师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三步走”的方式:第一步,借助圆形实物描圆;第二步,运用圆规画圆;第三步,利用钉绳画圆。特别是第三步“钉绳画圆”,都是“师生用钉绳画圆比赛”,方式惊人的相似(大概是“集体备课”而成)。然而,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和画圆的方法。2.技能目标: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熟练掌握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生动的画面、图像、演示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圆的存在与作用,感受其神奇与蕴含的文学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