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道"是《道德经》的核心概念。在《道德经》的宇宙论中,道生出了天地万物。然而,对于老子宇宙论的实质与展开,学者们却有不同的意见。本文试图通过对"有无"、"生"、"域"与"道"的内涵的探讨,来阐释《道德经》中的本体宇宙论。一、"有"与"无""有"与"无",是《道德经》中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道德经》第一章即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然而,"有"与"无"的具体含义,却难以轻易得知。我认为,  相似文献   

2.
《庄子》与《易传》在谈及言意关系时,均提出了"言不尽意"论,但看似相同的观点却有着迥乎不同的内在思想理路:作为儒家经典的《易传》之所以提出"言不尽意"论,并非是在质疑语言的达意功能,而是为了大力表彰圣人之意的广大深邃及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的伟大创造,恰恰是为了进一步强调"宗经"、"征圣"的必要性;而《庄子》的"言不尽意"论却是建立在对一切人类智慧极端怀疑的基础之上(这其中也包括对于圣贤经传之达意明道功能的强烈质疑),最终走向的是对儒家"宗经"、"征圣"思想的彻底批判。不过,虽然庄子认定,有限的人类智慧根本无法测度无限之"道",作为人类智慧衍生物的语言文字更无法触及"道"之真谛,但《庄子》却正是于不可言说之处开始了言说,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摆脱"言不尽意"的困境与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庄子》与《易传》可谓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3.
高黎 《华夏文化》2010,(3):55-56
<正> 和谐一词较早出现于汉代郑玄给《诗经》作的笺注。《后汉书》和《晋书》中也出现过。在《论语·学而》中提到"礼之用,和为贵",《国语·郑语》、《论语·子路》、《中庸》等体现了古人对于和谐的重视。《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反映出和谐思想允许有不同的见解,最终做到求同存异,实现和谐。和谐文化建设的思想是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它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  相似文献   

4.
在早期周礼乐语之教中,《周颂》被用于祭祀、太学之教、天子视学等仪式中"升歌"的素材。周礼乐语之教在升歌之后有一种针对"歌"的"既歌而语"仪式,这种仪式是用"兴、道、讽、诵、言、语"六种不同的方式("乐语"),对"歌"之义加以阐发,以体现、强化仪式的教化功能。《大雅》部分诗篇是据周礼乐语之教中的"乐语"而创作,"乐语"的性质决定了《大雅》部分诗篇与《周颂》有一种对应关系──《雅》诗是对相应的《周颂》诗义的阐发。这种对应是由礼仪决定的。周礼乐语之教在《诗》的创作方面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从西周到春秋,《周颂》的地位经历了由高到低的变化,这决定了现今《诗》文本的编排顺序和结构。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传统社会以农耕为主,因此对于时令气候格外重视。《逸周书·时训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全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每候与一物候现象相对应,称为"候应"。这些"候应"大致又分为两类,一类为生物之属,如与禽鸟虫鱼相关者有"鸿雁来""寒蝉鸣"等,与草木花果相关者有"桃始华""萍始生"等;另一类为非生物之属,如"水始冰""雷乃发声"等,其中也不乏观察有误、凭空想象、牵强附会甚至荒诞不经者,如"腐草为萤""雀入大水为蛤"等。  相似文献   

6.
<正> 重视文献资料考订,这是学术研究和文化普及的基础。更加可贵的是,前辈学人除强调实事求是,斟酌取舍,重视无征不信外,还主张"学"与"术"的结合,既重视文献资料的整理爬梳,又重视文化意义与学术精神的彰显弘扬。这就是学术史著作有关于"明道之要"(《校雠通义·原道》、《校雠通义·补校汉艺文志》)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學人寄語     
正文化是鬆散的結構,內中充滿了張力。無窮無盡、川流不息的各種力量在相互牽拉、撕扯、撞擊、會通、融合。也可以說,文化是由多種元素構成的化分化合的綜合體,因不同元素之間的交錯互動,彼此相斥相激,而産生新的令人類歡愉的生命體。《易·繫辭》說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生生"情形下的"易"之太極,不妨看做是對人類文化現象的哲學槪括。而在宋代思想家張載那裏,太極和"太和"爲同一範疇的不同名相,所揭示的則是天下大道和天人之道所籠攝的無盡含藏:"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沈、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絪緼、相蕩、勝負、屈伸之始。其來也幾微易簡,其究也廣大堅固。起知於易者乾乎,效法於簡者坤乎。散殊而可  相似文献   

8.
正在《庄子·天下篇》中,关于惠施的"道",可以一言以概之:"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庄子也有类似的言论,《齐物论》一篇中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若单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似乎庄子与惠施都秉持"万物一体"的物我观,所不同之处只在于惠施在此处强调了"泛爱万物",那么庄子对于万物,是否也有这种"泛爱"的情感呢?庄子与惠施所言的"天地一体"的内涵是否一致呢?以《〈庄子·天下篇〉注疏四种》(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为参考,顾实、高亨、钱基  相似文献   

9.
熊帅 《华夏文化》2014,(4):31-32
正"中庸"在文义上是不偏、不易的意思,程子言"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道"是一种精神追求,"理"是一种实践性的伦理方式,而能坚持这种精神追求,并且在生活世界中实践的就是《中庸》中所说的"诚"。一、"中"之"不偏"的内涵《中庸》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相似文献   

10.
正古生的原意,在白语中是放生的意思。我在村旁洱海边的游道上行走,看见一块木牌上有"放生路"三字,便知道这一片水域,就是古往今来最适合放生的地方了。放生是一种佛教思想的具体体现,含着劝诫不杀生的明确指向,与今天的环保、生态、和谐相一致。可见,佛祖释迦牟尼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真地告诫世人,与动物之间要和谐相处,才会减少灾难、天下太平。一千多年前的南诏国时期,佛教思想如甘泉般顺着喜玛拉雅山西南麓,汩汩地流向南诏国境内,滋润了这里的人民和境内生灵。  相似文献   

11.
高城 《寻根》2015,(1):121-125
"放生"现象生生不息"放生",藏语叫"次塔尔"。"次"意为"命","塔尔"意为"闯关"或者"赎出"的意思。"放生",就是善心人把即将被宰杀的动物,从屠刀下救出来,让它重获生命,以及出于平安吉祥的祈愿选择一些动物终生不役和不允宰杀,以使其自由地活着直到自然老死的一种习俗。所救的绵羊叫"次鲁",山羊叫"次热",牛叫"次雅"。"放生"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的,就是将自家的牲畜、家禽中年龄最  相似文献   

12.
揚之水 《中国文化》2010,(1):175-182
<正>《一切经音义》三种,原是诠解佛经字义的书,但时至今日它的意义已远不止此,所谓"小学之渊薮,艺林之鸿宝",近人评述慧琳《音义》之辞也适可用于三种之总评。徐时仪《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绪论》称此三部《一切经音义》"不仅是披读校  相似文献   

13.
常建华 《寻根》2022,(1):15-18
老虎凶猛无比,被人们称为动物之王,人类对其既害怕又羡慕.人类况之于己,成年健壮谓之虎背熊腰,小儿可爱称为虎头虎脑,这是羡慕;危险逼近是虎视眈眈,经历危险为虎口余生.人们还将自己的身体与虎相比,如手有虎口、口中生了虎牙等.老虎进入了人类的生活,也进入了清朝审理命案的刑科题本,我依据《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天津古...  相似文献   

14.
<正>孟浩然《春晓》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本义为"得时草生"(《说文》段注)、"出生万物"(《周礼·春官·宗伯》疏)的意思。"阳气动物,于时为春。春,蠢也。物蠢生,乃动运。"(《汉书·律历志》)"春,蠢也,万物蠢然而生也。"(《释名·释天》)春也指得时气暖,生命蠢蠢欲动,一派复苏景象。《易经》谓之蒙。蒙,即萌。意思是事物初萌,未成形状,暧昧不清,昏惑不明。世界原初的蒙昧混沌的状态,谓之鸿蒙。鸿蒙,乃生  相似文献   

15.
<正>《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梦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仅第五回便融合了四种不同的梦型:亡灵警梦、神仙助梦、预兆之梦和适志警梦。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在继承传统梦文化的同时,还加以改造和创新。以这四种梦型为参照系,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探究《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一、亡灵警梦亡灵警梦是指亡灵通过向梦者预警并指出脱困之法,从而使梦者转危为安之梦。这种梦型早在先秦典籍《左传》中就有记载:晋楚鞌之战前夕,晋将韩厥梦其亡父谓其"且辟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丧礼的语义关于丧礼的语义,也即它的产生或来源,《礼记》中说:"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复,尽爱之道也,有祷祠之心焉。"(《礼记·檀弓下》)丧礼,是对死者的哀悼和悼念,生者念及先人,心里充满了悲恸。若悲恸过度会伤及生者的身心,因此制定礼节来节制这种悲恸,使它既能顺着生者的悲恸情绪,同时又能使之适应礼节而不致生者伤害身心。对于该引文,沈宏格认为:"其义为丧事极为哀戚,但念父母生  相似文献   

17.
<正>《吕氏春秋·序意》是文信侯吕不韦本人为该书所写的提纲挈领性的文字。在《序意》篇中,明确地指出了本书的编纂动机和宗旨。"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是要"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而要知寿夭吉凶,则要"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并且书中要求天子行事制令要"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孟春纪》)。可见"天、地、人"三要素在《吕氏春秋》一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笔者将深入分析《吕氏春秋》"天、  相似文献   

18.
<正>人的生的本能,在或生或死的情况下,当然是执着生。只是人在美美地生,美美地死的时候,执着死经常觉悟到是背叛了美。人嘛,美美地死、美美地生是困难的;同样,彻底丑陋地生、丑陋地死也是困难的。——三岛由纪夫400多年过去了,每到雪花纷飞的时候,江户老幼便纷纷前往东京泉岳寺参拜,祭拜那些为主殉葬的死士的魂灵。由池宫彰一郎的小说《四十七个刺客》改编的电影《最后的忠臣藏》(2010)讲述了日本江户幕府中期发生的"赤穗事件"中两名赤穗浪士带着不同的秘密任务,在民间隐名  相似文献   

19.
正一1963年冬,陳寅恪晚年歷經十載、近八十萬言的嘔心瀝血之作《柳如是別傳》終於竣事,於是感賦二律,題目爲"十年以來繼續草《錢柳因緣詩釋證》,至癸卯冬粗告完畢,偶憶項蓮生鴻祚云:'不爲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傷哉此語,實爲寅恪言之也,感賦二律。"這裏且說第二律,原詩如次:  相似文献   

20.
<正>乌托邦想象与叙述在西方文化中可称得上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当代西方乌托邦理论研究者,常将西方乌托邦叙述追溯到《圣经》、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古希腊赫西俄德的《工作与时日》、古罗马普鲁塔克的《来科古斯传》等等。当然,众所周知,"Utopia"观念的正式定型来自16世纪莫尔的著作《乌托邦》以及康帕内的《太阳国》、培根的《新大西岛》。而这些"近代"的乌托邦叙述,与西方古代相比,神话思维与神话想象大大减弱,理论设计的性质普遍增强,而且可实践性也大大增强,似乎是人类社会即将实现的蓝图。19世纪的西方,文化的主调是乐观主义,相信人类正在向"天堂"前进,科学会帮助人类战胜困难,"伊甸园"可以甚至即将达到。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乌托邦文艺风云际会,几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