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尔斯泰虔诚地相信上帝,对老子之道非常推崇,他认为老子的"道"是指与通向上帝的"道路",多次引用老子的道论印证自己的上帝观。托尔斯泰如此认识是因为二者存在相似性:"上帝"与"道"都具有本源性,"上帝"之意志和"道"之规律都具有必然性,"上帝"之门与悟"道"之路都依赖直觉排斥知识。但是,不同文化下产生的思想是存在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2.
2020年的新冠疫情,就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它引发我们思考,同时也带给了疫情之下懵懂的幼儿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生命教育。或许对幼儿来说,"生命"这个话题显得很沉重很遥远,但经历过一场疫情的宅家之旅后,相信再与他们讨论生命、安全等问题,孩子们应该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在灾难面前,我们才会更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宝贵与脆...  相似文献   

3.
克尔凯郭尔继承发展了基督教关于人的思想,断定人是精神,而人生的目的就是去追寻上帝,追寻人生的绝对真理。在他看来,人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是一个逐渐走向上帝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成为单个个人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成为基督徒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陈诗哥 《阅读》2024,(19):18-23
<正>一古语有云:有鸟飞过的地方就是鸟国,有青草生长的地方就是青草国,有蚂蚁爬过的地方就是蚂蚁国。非常清楚,这是自有天地以来就有的规律。尽管有时两个甚至几个国家的国土会重叠,但绝不会含糊。据有关部门证实,这青草国竟是一个超级大国:国土遍及大半个地球,国民多得无法统计。呼伦贝尔大草原、科尔沁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  相似文献   

5.
我们拥有同样的名字叫做中国人;拥有同样的心灵,一颗中国心。无论是身在国内,还是旅居海外,这颗火热的中国心都将我们紧紧相连。时至今日,我们依旧相信: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相似文献   

6.
孙占军 《阅读》2011,(6):11-12
我出生在甘肃陇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姥姥就下地劳动了.只把我自己扔在家里。饿了,我就上锅里拿块大饼,渴了,就在大缸里喝瓢凉水,困了,不知道依偎在什么地方就睡一觉。那时也没有好玩的,除了追狗打就是和泥玩。  相似文献   

7.
陈重威 《阅读》2016,(Z3):64-67
生命诞生于一场"宇宙烧烤"?构建地球生命的模块是由陨石带到地球上来的上来的?"上帝创世说"不攻自破地球生命的起源一直是个未解的谜。关于生命在何时、何地、如何起源,人们提出了各种猜测和假说,并一直争论不休。在所有猜测、假说中,最无聊的就是"上帝创世说";即上帝在七天之内创造了世间之万物。还有人煞有介事地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你们知道犹太民族吗?这个民族的全球人口总数只有2000多万,还不及我国台湾省人口的总数多。但就是这个民族,却拥有马克思、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等影响当今世界精神领域的众多伟人。截至2001年,犹太人获诺贝尔奖的总数累计达129人!不仅如此,他们还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之一,福布斯财富排行榜世界前400名亿万富翁中,有60人是犹太人,占总数的15%。无疑,这是一个智慧民族!这个优秀民族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公认的一条就是他们的大阅读量。据统计,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的阅读量为65本书!许多孩子有时候一天要诵读近100页——这可是一个研究生的阅读量啊!同学们,现在,我们当中有不少人热衷于观看外国的动画片,玩电子游戏、看日本动漫和各种连环画册,而对阅读毫无兴趣。同学们,和犹太民族相比你有什么感想?其实,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对阅读也高度重视。时至今日,我们还经常用学富五车,汗牛充栋等成语来形容人的知识丰富。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传统,多读书,读好书,远离动画片、连环画等文化快餐,沉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吸取各种优秀书籍中蕴藏的丰富营养。同学们,让我们与阅读结伴同行吧!让我们与阅读结伴同行@王九红...  相似文献   

9.
《圣经》是信徒心目中无可比拟的正典。但《圣经》之基本架构仍是建立在二元对立之上的。《圣经》故事中对女人的轻视及对其角色的歪曲是对个体生命价值压制的一种极端表现。在代表着人的原欲的对立面——极端化了的人的理性——的上帝的授意下男人有幸成为上帝意志的贯彻者,而女人的形象则体现了原罪、边缘化和附属品的角色。对女人在《圣经》中角色的不同阐释是男人、宗教势力和圣经信徒的不同所在,这种二元视角即使在20世纪其他领域也不乏例证。从所谓信徒和异教徒之争等也可以看出,对待《圣经》的真正态度是以爱和宽容为根基的,《圣经》在人们心中的正典地位的确立必须走出非此即彼的二元怪圈更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犹太人是“律法的民族”,犹太人的律法观念和伦理学贯穿在基督教文化之中。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犹太人那里首先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宗教心态,成为民主的重要保障。教育是宗教,是铁律。现代西方文明的基本理念,在相当程度上应当看作是犹太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1.
人是什么,克尔凯郭尔基于基督教信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即人是精神。在他看来,精神是自我,而自我就是将自身与自身关联起来的一种关系。单个的个人是他所要建立的理想人格,其所形成的精神,乃是人自己在自我意识的参与下,在他者的主动介入下建立自身与他者的关联并保持这种关联。在克尔凯郭尔看来,他者即是上帝,而人的本质就是对上帝的信仰。  相似文献   

12.
我群意识的核心内涵是人们相互之间的共属感,也就是对本民族或国家的认同感和群体意识,具备了我群意识的民族,就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在唐代不仅汉人而且内迁的少数民族和周边的不少民族也都具有了这种意识,并且都以唐人而自居。我群意识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在大唐帝国的崛起和强盛的过程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在西北边疆实行与内地相同的正州府体制和羁縻体制的地区,我群意识的具备程度相差很大,直接影响到了唐朝在西北地区统治的稳定与否。  相似文献   

13.
李慧 《阅读》2014,(42):6-8
叮当的话今天,我们来读《会飞的爸爸》。在故事里,会出现一系列古怪的人和物,个个神气十足,让你捧腹大笑,快乐十足。在带来笑声的同时,它也鼓励孩子们学着去相信自己,相信他人,对稀奇古怪的事情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相似文献   

14.
  慧等 《阅读》2014,(11):6-8
叮当的话今天,我们来读《会飞的爸爸》。在故事里,会出现一系列古怪的人和物,个个神气十足,让你捧腹大笑,快乐十足。在带来笑声的同时,它也鼓励孩子们学着去相信自己,相信他人,对稀奇古怪的事情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伴随着沙俄在远东势力的扩张,大量的俄裔犹太人来到中国参与修建中东铁路,并一度在哈尔滨形成了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一个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社区—哈尔滨犹太社区。犹太人的到来为哈尔滨的经济开发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哈尔滨以其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为犹太人提供了一个舞台,而犹太人则在哈尔滨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在1939年,纳粹德国与苏联入侵了波兰,波兰人与犹太人均受到纳粹的压迫。虽然在战前有相当多的波兰人敌视犹太人,但这一现象在战时有了一定的改变。最终,波兰犹太人援助委员会(缩写为?egota)在波兰流亡政府的主导下形成,该援助委员会对援助犹太人逃离屠杀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因为纳粹德国太过残忍与援助的力度不足,其并没有帮助更多的犹太人逃出生天。  相似文献   

17.
计算延迟期和对数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细菌生长曲线拐点处的切线外延交细菌接种点水平线和生长速度降至零时渐近线而分别得出。本文提出用求得生长速度变化最大处的时间(最大生长加速度和最大生长减速度)计算延迟期和对数期终点的一种有趣的新方法,细菌生长曲线用Compertz模型描述,也就是获得细菌数的对数——时间函数3阶导数为零的时间,对数期为最大加速度与最大减速度的时间差,即两个零值3阶导数之间的时间。指出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计算延迟期,对数期的计算宜用导数法。  相似文献   

18.
以符号互动理论奠基人米德关于自我的阐述及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为理论依据,以体育行为中的角色模仿为切入点,探讨体育运动中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认为,通过模仿动作以及角色,个人才能够获得运动技能,促进体育行为发生。同时角色也会对体育运动产生消极影响,体育行为主体会尝试突破和脱离角色。随着体育比赛经验的增加,动作技能会明显的“去角色化”,这是自我意识中主我与客我意识的运动造成的。主我意识具有创造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也有隐蔽性和主导性的特点,客我意识具有稳定性、循规蹈矩的特点。运动技能初学者客我意识发挥主要作用,促进了运动技能的固定;而在体育竞赛中,主我意识逐渐发展与成熟,主我意识与客我意识互相融合,标志着体育意识归于理性。体育运动本质是人们在意识层面的符号互动,进而促进个人和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埃利希—阿尔特事件”是“二战”期间由于苏联当局谋杀波兰两个享有国际声望的犹太工人领袖埃利希和阿尔特而在世界上引起轩然大波的外交事件。1941年9月,苏联政府为了动员一切力量支援卫国战争,将羁押两年之久的埃利希和阿尔特释放出狱,并允诺他们组建国际性的犹太人反希特勒委员会。当发现这一计划威胁到苏联的现行体制时,又将他们打入囹圄,并用苏联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取而代之。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苏联为了维护自己在波兰的长远利益,秘密处死了阿尔特(埃利希此前已自杀)。这一事件在国际舆论界激起了强烈的抗议和反苏浪潮,为了平息事端,斯大林不得不派苏联犹太人代表团出使盟国,以修旧好。  相似文献   

20.
沃罗宁  韦苇 《阅读》2013,(30):13-14
莱希克会摹仿各种鸟兽的叫声,像得能乱真。他学母鸡一叫唤,连公鸡都上当,以为是母鸡要下蛋了。他学猫叫,结果引来了全村各种各样的猫,爷爷和奶奶用棍子用扫帚怎么赶也赶不完,而莱希克呢,躲在一边笑弯了腰。淘气的莱希克还会学狼叫,他看见有人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就藏在矮树茂密的地方学狼嚎:"噢——噢噢噢!呜——呜——噢!"把采蘑菇的人吓得抛掉篮子撒腿逃命。这时候,莱希克就笑得连眼泪都出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