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出·生命     
我爱看日出,爱看太阳那刚升起的时候,只露出一点点,但却可以染红一片天与海的那一幕.  相似文献   

2.
萧袤 《初中生之友》2008,(Z1):26-30
<正>一、我就是一名女巫也许是我太爱看关于魔法、女巫之类的卡通书,也许是我常常不自觉地许愿:"要是我能变成一名女巫该多好!"也许没有人会相信吧,有一天我真的变成了女巫。  相似文献   

3.
迷信的小妹     
我小妹很聪明却特别迷信,她不喜欢看童话和漫画,却爱看什么<解梦>,什么<星座解析>……我说她无聊,她不承认,真是岂有此理! 近几天我发现她老是偷拿我的漫画杂志看,奇怪?难道她开窍啦!明白漫画的有趣啦?“姐,你  相似文献   

4.
在长期的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很多学生爱好政治.但却不爱上政治课.爱看政治课外读物.却不爱看政治教科书.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政治课太死板太僵化.我们的政治教科书不够丰富生动。由于教材内容的干瘪.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课堂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正> 叔叔、阿姨: 你们好! 我一见到《素质教育博览》就像蝴蝶见了花,高兴极了。以前,我不爱看《素质教育博览》,一发下来就放在床头“睡觉”。可是,有一期,同学们说十分精彩,以后,我越看越爱看,就迷上了。有一期,里面的内容引起了我们班同学的关注,就是讲“李洪志  相似文献   

6.
可爱的我     
46我叫高艺博,今年八岁了,我的名字是奶奶给起的,她希望我将来多才多艺。我在河南驻马店实验小学上学。我扎着两只马尾辫,一张瓜子脸,一双不大不小、明亮有神的眼睛上长着两道宽宽的弯眉,眼睛下是俊俏笔挺的鼻子,一张樱桃似的小嘴儿,总有说不完的话。我是个性格开朗、活泼可爱的女孩子,但有时候胆子却很小。有一次妈妈让我向老师要电话号码,我都不敢问。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胆大了。我的爱好是画画和看书,特别爱看故事书,尤其爱看《小故事大道理》。这本书可以让我一边看故事,一边领悟故事中的道理。我也非常喜欢跳舞,练…  相似文献   

7.
平时,老爸老妈是一对恩恩爱爱的夫妻,但一碰上电视这家伙,事情就糟了,两个人准闹矛盾。因为老爸老妈虽然都爱看电视,可爱好截然不同。老爸只爱看军事节目和足球比赛,而老妈却爱看那些虚构的电视剧。平常,老爸老妈之间是战争不断。为什么呢?还不都是“世界杯”给闹的。  相似文献   

8.
升入初二,我感觉自己悄悄地变了。变化主要集中在两点:从前喜欢的东西,现在不喜欢了;从前不喜欢的东西,现在喜欢了。以前,我是个不爱看小说的人,现在却超级爱看,尤其是喜欢看《聊斋》。我是上课看下课看,回到宿舍还要看,《聊斋》里的狐仙鬼怪把我带到了一个虚幻的世界,让我忘记了生活中的烦恼。  相似文献   

9.
郭玮 《家教世界》2014,(Z2):115-116
<正>在我的班级中,有这样两对母女,她们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个家庭背景相似,在这个城市都是属于中等偏上的经济条件;两个孩子都是由妈妈一手带大;两个母亲都很重视教育,都爱看有关孩子教育的书籍;两个孩子刚入园时都表现出胆小、不愿与人交往,但都擅长画画。这就是刚入园时的雨和露。但半个学期之后,两个孩子的表现却有着显著的差别最初见到的那个干什  相似文献   

10.
在长期的历史教育实践当中 ,我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许多学生爱好历史却不爱上历史 ,爱看历史课外读物却不爱看历史教科书。思想再三 ,我认为原因在于我们的授课方式有点与时代、学生的生理、心理不合拍 ,再加上所授的内容有点教条、僵化 ,缺乏再现历史真面目的活化性 ,不能使学生真正走进历史 ,去体验感悟历史。针对这种现状 ,笔者认为 ,历史教学也需与时俱进——师、生、教材 (主、客体 )之间应在交流中互动 ,在互动中交流。第一 ,转变对学科目的的认识。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 :课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这似乎有点“…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说,初中学生不爱看教材,特别不爱看理科教材,为了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和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我认为,首先应该从初中开始,在教学方法上加强阅读指导这一环节。阅读指导有一些方法,但又没有固定的方法;执教者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处理。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实践中指导阅读物理教材常常采用下列方法:一、用词(或字)分析物理教材中,对用词(或字)的科学性、严密性有一定要求。具体体现在用词(或字)相当鲜明和准确。为了引导学生注意这  相似文献   

12.
写文章离不开材料,就像建屋盖房离不开砖瓦基石一样。但材料好像是不容易有的,许多同学在写文章时愁眉苦脸,抓耳挠腮,就是苦于没有材料——观点有了,情感有了,中心有了,却没有表达展示它们的载体。于是,要么这文章写不出来,要么写出来也是干巴巴的,空话连篇。写文章到底怎样才能拥有足够用的材料?人们常开出的药方是博览群书,就是大量地阅读课外读物,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这样材料自然就丰富了。我赞成这个观点,但对于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如高三学生)或者是不大爱看课外读物(这不是个好习惯)的同学,我还想提醒大家:用好课文中的材料,照样能写…  相似文献   

13.
我家的故事     
周末,我家的"遥控器争夺赛"又上演了。因为妈妈只允许我周末看电视,所以每个周末我都鼓足了劲要看个天昏地暗。但电视只有一台,而爱看电视的人却有两个——我和爷爷。于是我手里一直  相似文献   

14.
听说很多台湾人都是看一本名叫《亚森罗苹》的书长大的。起初我在小时候也好爱看这本书的。不仅爱看,而且还因为太爱亚森罗苹这位怪盗绅士,竟莫名其妙地讨厌他的对手福尔摩斯。尽管我的一位好朋友拼命跟我推销《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多好看,可是为了表示对亚森罗苹的忠心,我无论如何都不理他。后来才知道,亚森罗苹和福尔摩斯都不是真人,而且人家福尔摩斯还比亚森罗苹早出道,写亚森罗苹的卢布朗就是为了沾福尔摩斯的光,才把他写成对手,在福尔摩斯原作者柯南·道尔的记载中,福尔摩斯根本不认识亚森罗苹嘛。好玩的是,我长大了以后却比较喜欢看《…  相似文献   

15.
我的妈妈今年30多岁了,干什么事都井井有条,而且干脆利索,但就是爱撒谎。小时候,妈妈总是吓唬我,说爱看电视的孩子会被大灰狼吃掉;喜欢趴在地上的孩子,屁股上  相似文献   

16.
这就是我     
正我,一个熟悉的字眼。虽是这样,却仍不知从何说起……我,一个开朗而安静的女孩;爱好阅读,爱看小说,却有时连书都不想碰;有时非常勤奋,却又容易半途而废。说了这么多看似矛盾的词,你也许十分疑惑,一个人身上怎么会有这么多"双重性"?那就请听我仔细道来。先说我的性格吧。记得辅导老师第一次来我家时,问我妈:"你家孩子性格怎么样?""有一点不爱说话。"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个爱看落叶的女孩 ,什么原因我无法用言语表达。总之 ,我爱看那风中飘舞的枯黄的落叶 ,爱看那地上静静躺着的蜷缩的落叶 ,也许是因为我觉得落叶演奏的是一首略带伤感却又美丽不凡的生命的赞歌。我爱看落叶 ,于是 ,我想起了落叶的一生 :春天 ,当枝头冒出了点点新绿的时候 ,嫩叶便在阳光的普照下、雨露的滋润下 ,演奏着生命的赞歌的开端。随后 ,它渐渐的成长 ,静静的、悄悄的续奏着这首歌。夏天 ,当绿叶在烈日的炙烤下呈出浓绿的时候 ,它的生命赞歌到了最高潮的部分 :它翠绿欲滴 ,它用自己的身躯为世界撑起一片绿荫 ,用自己生命的色彩为这…  相似文献   

18.
迷信的小妹     
我家小妹很聪明却特别迷信,她不喜欢看童话和漫画,却爱看什么《解梦》、什么《星座解析》……我说她无聊,她不承认……真是岂有此理! 近几天我发现她老是偷拿我的漫画杂志看,奇怪?难道她开窍啦?感受到漫画的趣味啦?  相似文献   

19.
最近,班上出现了图书被撕毁的现象,于是,我组织了情境教学《小图书哭了》的教育活动,并与幼儿开展了讨论。“小图书为什么会哭?”“小朋友不爱护。”“为什么小朋友不爱护小图书呢?”“因为小朋友不爱看这本书。”“小朋友年纪小,不懂得要爱护。”老师这才了解到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原来他们对图书也有喜欢与不喜欢之分。老师提出“对不爱看的书该怎么办?”让幼儿讨论。回答有三:给别人看;交给老师;放回原来的地方再重拿一本。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第三种方法最好,同时明确对不爱看的书也要爱护。老师继续启发幼儿讨论“对爱看的书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是一位名人对爱情的感想。我已经忘记这句话出自哪里,但这句话的确说得很经典。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无非就是它在你面前你却不懂得去珍惜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