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高三总复习阶段,许多老师都要求学生建立错题库,但是对如何建立和使用错题库,老师们往往缺乏指导,下面谈谈个人的体会。如何建立错题库?一是注意量度。有的同学凡是遇到不会做的题目,都一古脑儿记入错题库;而有的同学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在请教同学、老师后,认为都会了,于是很少收入错题库。错题库容量太大,费时费力;容量太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那么,怎么把握错题库的内容呢?就选择题而言,  相似文献   

2.
本期“我的摘抄本”栏目为大家奉上的是张玲和焦美琦同学的“摘抄本”。他们或摘抄名人名言,或摘抄精美文段.表达自己对才学、美丽、人生、母爱等的感悟。同学们在读了这些“摘抄本”以后,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吧?不妨将你的“摘抄本”也展示出来和大家一同欣赏吧。欢迎集体投稿;对于单独投稿的同学,我们也不会忽视哟!你们的作品将在被整理后分专题刊登。  相似文献   

3.
摘抄是积累语言的一种方式。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摘抄目的不够明确,认为摘抄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因而,只是一抄了之。笔者认为,摘抄绝不能一抄了之,要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摘抄与运用相结合,检查与激励相结合,切实提高摘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摘抄,早已被众多语文老师视为让学生积累佳句,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从教二十年,我发现学生盲目地摘抄作用不大,能把好词佳句恰当地引用到自己写作中的学生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5.
欲抑先扬     
一些学生为了完成一周一次的习作,或是照抄照搬老师讲的例文,或是抄优秀作文选上的“对口”文章,或是大段摘抄同学写的习作,如何才能既不伤学生自尊心,又有效地避免学生抄袭作文呢?笔者认为在批改时如发现某学生抄袭的文章与本次习作要求基本符合时,可采用欲抑先扬法,其具体步骤是:①读一读,即老师故意将该同学抄袭的作文作为优秀习作范读,②传一传,范读后让学生互相传阅互相学习。  相似文献   

6.
教育趣话     
《辽宁教育》2009,(9):9-9
老师的评语 每到期末考试完毕,学校都要为每个学生写评语.学习成绩排在前几名的同学的评语就不必说了.什么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成绩优异等等。可对于成绩总是排在最后一名的学生的评语.总是让老师费一番脑筋,最后,老师终于想出了一句评语.对其进行了恰当的评价:“该同学学习成绩稳定。”  相似文献   

7.
李彩红 《山东教育》2004,(32):29-30
地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之一是:“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但对于初一的新生来说,他们面对的是全新的老师,全新的课程,全新的学习方法,他们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和信心走来.他们对每一位老师都充满了竭望,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谊,渴望在同学、老师面前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应该说.对于转变期的学生来说.教师的作用很关键,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自身修养、教师的授课方式等都对学生起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下是我授课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接手这个4(一)班,还不到一个月来,就陆续听见一些同学来汇报:报告老师,我放在抽屉的转式铅笔不见了,老师我放在抽屉的牛奶没了老师,我的早餐钱做完操后不见了。唉!班里总有学生丢东西,开学时间不久,可已经发生十多起了。我觉得这个问题等待解决,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戴雪琴 《教师》2011,(31):72-74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作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唉!”有的嘴里嚷着“又不请我!”便不再听课:有的迫不及待地马上与别的同学交流.根本不听发言同学在讲什么;还有的同学呢,发言的同学还没有讲完,就一边高高地举起了手,一边大声喊:“老师,我来.我来……”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整个处于游离状态,老师或者发言的同学讲得眉飞色舞,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10.
汤乐玲 《教师》2008,(13):123-123
接手这个4(一)班,还不到一个月来,就陆续听见一些同学来汇报:“报告老师,我放在抽屉的转式铅笔不见了,”“老师我放在抽屉的牛奶没了”“老师,我的早餐钱做完操后不见了。”唉!班里总有学生丢东西,开学时间不久,可已经发生十多起了。我觉得这个问题等待解决,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有些小学生在上课时常常有一种难熬的感觉,40分钟的时间对他们来说显得特别漫长、痛苦,在老师组织的教学过程中,他们似乎是一个旁观者,无法真正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一方面老师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他们即使懂了也不举手,不发言,就像上课时没有这些人一样;另一方面,他们感觉不到老师、同学对自己的需要,似乎老师不关心、同学也不关心,老师提问从来不请他们回答,他们成了课堂中“多余的人”。这表明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有了一种孤独感。  相似文献   

12.
近来,一些班级流行起了戴罪立功式的处罚制度:课堂上,老师看见有学生违反纪律,就让该同学站起来,直到他找到另外一个违反纪律的同学才能坐下;有同学在教室里丢了一片废纸,老师就让他捡起来十片;有同学迟到,老师就让他擦一天黑板;有同学给班级抹黑,老师则会让他打扫一周卫生……  相似文献   

13.
摘抄,早已被众多语文教师视为让学生积累佳句、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但从教20年,我发现能把好词佳句恰当地引用到自己写作中的学生还是凤毛麟角。因为真正自觉地、主动地在日常阅读中有摘抄习惯的学生极少,大部分学生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摘抄,所以他们对好词佳句的理解不深,甚至根本不动脑子闭着眼睛抄,尤如道道山脊水汇成的深潭,成了死水。因此,我有了训练学生采用评论性摘抄的念头。  相似文献   

14.
正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反映在作文之中。习作教学中,只要教师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敢于让学生亲自尝试,让每个同学都有成功的体验,再加上必要的启发诱导,扎扎实实,坚持训练。渐渐地,学生写起作文来就再不是难事了。几年来笔者努力在习作教学中下功夫,对所教年级的教学进行了大胆地探索与尝试,下面就谈几点体会。一、培养兴趣,学会摘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一提到习作,学生就表情木讷,甚至有的小声说:  相似文献   

15.
李媚 《教师》2012,(9):62-63
批改作文对于小学老师来讲,可谓是一件眼花缭乱的工作。有时候老师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有些学生看过老师批改过的作文以后,直接把批改后的作文放在了一边。导致老师批改的作文起不到让学生发现自己写作中的问题,进而提升写作水平的作用。互批作文有利于让学生学习同伴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的作业检查中,有时会发现学生抄袭别人的作业,初中教师对抄袭作业的同学再三惩罚,甚至有的教师是磨破了舌头也无济于事;老师想了很多办法就是杜绝不了.当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抄袭作业,细细地思考一翻,其实学生的这些行为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这部分同学上课大多不喜欢听课或者说听不懂老师讲的课,激发不起他们的听课兴趣,因而学不到知识,不会做就产生抄袭;二是为了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腾出更多的时间玩,他们就选择了复制;三是由于各科的作业太多,学生为了按时完成,就想到了节省时间的"copy".  相似文献   

17.
李建玲 《小学语文》2012,(11):29-30
给学生习作写评语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是老师看完学生作文后,从取材、立意、结构等方面人手,面面俱到地说些正确的废话,写上真切的评语,以激励学生。然而老师的辛勤良苦学生往往并不领情,大多数学生对老师的评语一看了之,并不深究评语的含义,评语有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怎样才能让评语促进学生习作呢?精心设计评语是一种好做法。  相似文献   

18.
汇报过程:  一、(由两名学生主持)汇报听记和摘抄内容。  (学生依次读4段)  二、请一组同学背5段自己摘抄的名人名言。  三、汇报同学们自己写的内容。  1.看图写话。(多媒体出示学生的看图写话17幅,学生自己读。)  2.观察日记。(多媒体出示学生的观察日记12篇,学生自己读。)  四、请现场的领导、老师从准备的10幅图中选4幅,4名学生现场说话。  看图写话:  ①夜晚,月亮挂在天上在给小星星讲故事。大树yéye也在听,它们听着听着睡着了。  ②晚上9点了。小红和小明在数星星。suī然爷爷tí醒他们星星是数不完的。…  相似文献   

19.
正"摘抄"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学生喜欢摘抄吗?几年级的学生适合开始采用摘抄的读书方法?他们知道如何进行摘抄吗?下面就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一、摘抄,所有年级都适  相似文献   

20.
[活动背景] 班级中部分同学给别人起外号,外号“风靡”全班。有些外号中充满了辛辣的讽刺和对别人自尊心的侮辱,严重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团结,经常有人为这些事情请老师处理……针对给别人起外号取乐这一种比较普遍的不良现象,如何从正面给以引导,让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真、善、美,发现周围同学的积极因素,挖掘每一位同学的“闪光点”,处理好学生间的外号“纠纷”,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