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道是"习惯养成好,终生受其益"。学业成绩高低只是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方面,行为习惯才是更重要的方面。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因此,以培养良好习惯为目的的养成教育被认为是德育的根基。  相似文献   

3.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目的,促进其终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人手。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尤为重要。我校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养成教育,其中诵读经典国学《弟子规》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受益终生。因此,行为习惯养成是小学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审视当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却不令人满意。教育方法单调、教育内容浮躁空泛就是普遍存在的一个弊端。我校在实践中.以具体化、生活化、儿童化、持久化的德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提升孩子的道德水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仅包括学习习惯,还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及道德品质等等,而这些习惯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加强孩子的道德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对养成教育的培训。结合教学工作经验,就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培养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陈晓丽 《陕西教育》2011,(11):30-31
养成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它着眼于学生基本做人的道理,以社会公德、基本道德、青淡举止、待人接物、品行能力的基本规范为主要内容,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思维。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义是一种点滴教育,它陵学生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只有重视习惯养成教育.从人生启蒙阶段的小学教育开始实施习惯养成教育,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一生奠基.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是新一代的接班人,应该从小就接受良好教育。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在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培养: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的文明礼仪日益受到重视,开展文明习惯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尤为重要。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因此,研究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从小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吕旭升 《成才之路》2010,(6):I0019-I0020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涵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  相似文献   

11.
宋绿叶 《新疆教育》2013,(10):126-127
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校的养成教育是育人的基础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一个人有良好的习惯,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结果,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乾坤"。大量的社会事实也告诉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使人终生受益;沾染上不良习惯会在青少年时期就埋下隐患。中小学这个阶段,正是学生行为习惯、道德情操、思想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抓住教育的良机,进行文明行为的训练与养成是至关重要的。就如何在班级中开展养成教育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可以毁掉一个人。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毁掉孩子的一生。如何做好孩子的养成教育呢?孩子的养成教育要从小抓起,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协调起来才能更好地做好孩子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4.
养成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是创建良好学风、班风、校风的基础。叶圣陶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对良好行为习惯也有过一个绝妙的比喻:"良好习惯乃是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  相似文献   

15.
都来重视养成教育平罗县城关一小王立世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德育...  相似文献   

16.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重视良好习惯培养,是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的重要工程。福建省三明市三明学院附属小学是全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联系点。  相似文献   

17.
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和内容。本文从教育教学实践出发,重点阐述养成教育可从五方面着手,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达到培养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切切实实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及行为习惯是小学德育工作主要内容,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因此,我在学校提出了“育人为本,养成为先”的办学思想,并在学校挂出了“养成良好习惯,奠定人生基础”巨幅口号。怎样搞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呢?我的深切体会是强化学校管理,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周传华 《师道》2015,(3):17
学生在学校并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养成良好习惯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好习惯伴随人的一生,也让人受益一生。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方式。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是加速器,是助人腾飞的双翼;坏习惯是枷锁,是难以挣脱的羁绊。因此,探索科学有效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  相似文献   

20.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特别是小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身,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人手。那么怎样才能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