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的中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建设者 ,从现在起就应认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人类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 ,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 ,从小事做起 ,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所谓环境保护 ,就是防止人类生存的环境受到破坏和污染 ,使其更好的适于人类劳动、生活和自然界生物的生存 ,也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保持生态平衡 ,防止环境污染 ,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不断提高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和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首先…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教材第六册第9、10两课是指导学生认识水域的污染和保护,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其中,第9课《考察自然水域》是考察当地的自然水域是否受到污染及污染程度如何。第10课《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是继第9课后,进一步指导学生认识水域污染的危害和原因,保护水域的意义和方法。教学这两课必须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当地水域污染的情况。在考察前可与学生讨论水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然环境受到破坏,人类就要受到惩罚。请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吧,因为地球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4.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人口激增和非绿色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臭氧层破坏、热带雨林消失、温室效应和酸雨等全球环境问题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地理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也在持续提高,这大大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但如果忽略了由此产生的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会逐渐被破坏,全民的身体健康就会受到威胁。因此,从长远着想,从学生教育入手,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源头消除污染,保护好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自然遭到人类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大自然在遭到破坏的同时人类也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环境污染和保护已成社会问题。生物学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物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之情、感恩之情和危机之情。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也在持续提高,这大大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但如果忽略了由此产生的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会逐渐被破坏,全民的身体健康就会受到威胁.因此,从长远着想,从学生教育入手,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源头消除污染,保护好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经成为当前全球性的严重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了解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的严重程度,意识到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危及人类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最突出的实例是,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经济学教科书、甚至发展经济学教科书都没有讨论这个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一、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相对于“人”这一主体而言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环境”。它包括围绕着人群的充满各种有生命和无生命物质的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相互联系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也就是说,环境是包括人类以外的自然界以及人类自己创造的周围一切事物。对于我们所说的环境,必须强调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9.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现在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人们对大自然的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这种污染和破坏是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是保护物质生产和活动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在中学地理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行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从自身做起,为环境的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人类生活离不开阳光、空气、水。由于现代工业生产中排放出来的废气、废水、废渣,以及其他人为的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了污染。因此,保护环境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紧迫任务。联合国向世界各国提出要求,一定要保护人类生存的地球,并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保日”。同时,我们国家也在1989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目前环境危机的表现形式主要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谓环境污染是指人为的活动,人们向环境排入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资或能量,导致环境发生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事实。它通常包括大气污染、陆地水污染、海洋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等等而生态破坏,则指人类不适当地开发利用环境,致使环境效能受到破坏或降低,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事实。通常包括土地资源的破坏、草原资源的破坏、森林资源的破坏、水资源的破坏、物种资源的破坏、矿产资源的破坏、自然景观的破坏、风景名胜地和文化遗迹地的破坏,等等。  相似文献   

12.
生物多样性是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是所有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然而.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作为人类生存最重要的基础——生物多样性也日益受到严重威胁。我国是《生物多样性公约》首批签署国之一,对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负有重大责任。为使广大中学生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十分必要。笔者拟就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一、教育学生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地球上…  相似文献   

13.
曹蕾 《成才之路》2012,(29):73-74
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和生物界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但同时,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也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保护自然的意识决定着人类能否与自然和平共处。幼儿是自然保护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认识水平将决定他们将来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由于全球环境受到不同程度地破坏,到处出现火山喷发、冰雪天气、干旱天气,究其原因,这都是由于我们人类没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到处乱建化工厂,到处乱丢垃圾,没有重视环保,使得土壤受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从而殃及到人类生活.那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通过地理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产生环境意识,利用科学的方法来保护环境,从而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呢?本文从组织环保社团人手,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环保社团活动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利用环保社团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具体活动形式,这对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光磊 《红领巾》2005,(5):126-127,134
道家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思想,其主要包括: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自然界产生不良影响,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等.对道家经典中环境伦理思想的探讨,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看待环境问题,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环境保护观和利用观,启发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方法论的思考,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人类的自身环境在不断地为日益严重的污染所吞噬,人类健康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影响。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伟大的思想家,如孔子、苟子、管仲等都曾提出过尊重自然规律和继续利用的主张。我们的祖先也从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到通过休养生息才能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理。尽管一些有识之士大力呼吁“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还是日益恶化。  相似文献   

17.
一、设计意图 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因素之一,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植物既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又每时每刻在悄悄地保护和改善着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成为人类忠实的绿色卫士。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由于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薄弱,自然环境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坏,因此,环境教育应从幼儿抓起。设计这一教育活动,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的道理。 二、活动目标 (一)认识一些常见的植物,了  相似文献   

18.
正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和生物界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但同时,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也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保护自然的意识决定着人类能否与自然和平共处。幼儿是自然保护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认识水平将决定他们将来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游戏是孩子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怎样将环保与孩子们的生活联系到一起呢?我们想到,餐具是幼儿  相似文献   

19.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人类在饱尝生态环境恶化遭到的肆虐后,开始直面现实,注意到保护生存的环境,同时注意到要开展环境教育。作为现代中学生,既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环境知识教育的自觉宣传者、执行者,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而中学生物学教学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中学环境教育中担负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教材说明:《保护大自然》是人教版自然教材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环境》的最后一课。本课是这一单元内容的后续和总结。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破坏;大自然被破坏将使人受到惩罚等等,使学生体会到各种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增强自觉保护和美化环保意识,知道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由此向学生进行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