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每课后均设有"思考·练习"。它制题精,扣文准,充分体现语文训练的意图,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地选用"思考·练习"导学,有助于克服课堂教学常常偏离"重心"的现象,使学生读得畅、议得深、练得精、记得牢。  相似文献   

2.
刘博洲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4):208+210-208,210
在中职散打教学中,发现很多中职生都喜欢武术散打,但在散打实战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有怕打怕受伤的心理,甚至不敢上场练习。本文通过运用心理训练法、安全保护法、"喂引"动作练习、模拟训练法、抗击打训练法和合理配对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克服害怕恐惧心理,提高散打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学习英语,需要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也需要通过练习测试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如何将新学的知识点与对应练习有关地结合起来,以巩固所学知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语言知识的保持与遗忘之间的矛盾是经常存在的,要解决这个矛盾,便要帮助学生克服遗忘现象,而要克服遗忘,首先要巩固知识点和熟练运用知识点。科学地设计课堂练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学生反映,许多知识在课堂上听得明白,但过后又觉得模模糊糊。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上没有给学生相对应的练习加…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克服立定跳远项目动作形式过于简单,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对九年级参加中考体育加试的两个班级学生采用观察法和实验对比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与手段来进行立定跳远教学与训练,实验组采用"分段递增教学法"来进行立定跳远教学与训练,结果表明"分段递增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调动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练习对学生机体作用的实效性,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优化练习教学减轻学生负担朱红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我国的基础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首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克服"唯知识"、"唯分数"的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致力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力求...  相似文献   

6.
陆志乔 《考试周刊》2012,(32):73-73
练习课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地运用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改错练习、开放性练习等,让学生从"会"过渡到"熟",通过综合练习提高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由"熟"过渡到"活"。如果教师能精心设计每一节练习课的练习题,那么练习课的教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的探讨,以提高教学实效和学生的能力。历史课必须克服以讲为主的模式,倡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导学式教学模式,它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指导,练习提升四个环节,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刚 《考试周刊》2010,(52):226-227
学习包括"学"和"习"两个部分,"学"是指获得的认识,而"习"是指练习、实践。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说明了练习在学习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双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更是检查了解与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良好途径。我们现在提倡新的学习方式,但绝不应该削弱练习的作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必须重新认识练习的作用,努力改进练习教学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受片面追求考试分数的影响,数学练习产生了不少弊端: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没有很好的研究学生心理、理解数学教材,把全体学生置于同一起跑线上,让发展水平并不相同的所有学生去完成整齐划一的训练任务,造成有能力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在练习设计的安排上存在着只注重练习的"量",而忽略了练习的"质",在练习目的安排上重视基本概念和定理的掌握,忽视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造成练习份量过多、出题过细、答案过死的现象,而使学生常常在被动的状态下做无效或者低效的练习。  相似文献   

10.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练习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因此,课堂练习实效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我们都知道,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如今,我们老师觉得教书越来越辛苦,上课很难把握,总觉得课堂时间太少,恨不得在一节课内把各种类型的题都讲给学生听,有时甚至"加班加点",而学生学得也很痛苦,整天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作业,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一些问题,最终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还被校长戏称为"最笨的老师"。面对这一现状,不得不要求我们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课堂的练习"过多过繁"或是"太多太易"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致使有些学生"吃得太撑",有些学生"很饿",学生在课堂上还经常出现"听的懂,自己不会做"的现象。练习的无效很容易导致学生厌学。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数学课堂练习是否科学合理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从学生"学"的角度,正确把握练习的"量"与"度",合理组织练习,才能使学生的练习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总复习是对整个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旨在巩固、加深、拓宽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积累知识,发展思维。科学地复习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我们的复习课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顺着课本走一遍,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有的采用"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复习,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往往收效甚微。由于小学毕业总复习不同于单元复习,对学生来说,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所学的知识遗忘率高;对教师来说则感到时间紧、内容多、知识的综合性强,再加上进入总复习阶段后,学生数学学习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这样往往会使教师、学生在复习时陷入种种误区,若不克服,将会严重影响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朱建琴 《河南教育》2010,(7):118-118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的练习质量做基础.为此,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十分重视数学练习,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对数学练习功能的认识上往往出现两种偏差:一是盲目追求练习的量,认为熟能生巧,搞题海战术,这样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又往往使练习的实效不佳;二是过分强求练习的难,认为"难"才出水平,忽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巩固,这样既超越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又不利于"双基"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练习中,我们发现对类似于看图写乘法算式和用口诀来计算的问题,学生是非常熟练的。但是到解决问题时,特别是乘法和加法的对比练习中,许多学生又会模糊不清了。那么怎样的练习能帮助老师正确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而不是出现大问题之后,再"亡羊补牢"呢?一变式练习,丰富乘法意义的内涵知识的形成有一个"立"的过程,在经历多个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之后,我们还需要"破"的过程,即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理念中,倡导的是:"人人参与有价值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练习,不同的人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数学课堂中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练习,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不拘一格地敲开学生智慧的大门,  相似文献   

15.
卓小永 《考试周刊》2011,(4):128-130
如何更好地设计阅读课文练习,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所学内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更好地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师最常研究的问题。本文把阅读文章分为四大类,即"整体感知"类、"课文导读"类、"拓展积累"类、"课外实践"类,根据每类课文特点设计不同的练习题目。  相似文献   

16.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挖掘潜能的有效手段。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既不能走单调重复的老套路,又不能一味求新哗众取宠偏离学科中心,要确保练习设计为有效教学服务,让学生通过练习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石文秀 《考试周刊》2011,(79):77-78
课堂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阶段,不仅要考虑到练习的"质",而且要考虑练习的"量"。"质"就是本质,即练习需要体现出所学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重点,"量"就是数量,"质"与"量"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味追求练习的"质",而没有一定的"量",就达不到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目的;反之,如果一味增加练习的"量",而不追求"质",光搞"题海战术",就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相似文献   

18.
姜广运 《成才之路》2010,(36):88-88,I0014
1.教育目标 通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育,使学生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相似文献   

19.
马长青 《广西教育》2013,(33):58-5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集现实性和挑战性于一体的数学内容,其中包括练习。有效练习是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有效"组织练习,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围绕重点,设计实质性练习课堂练习的目的在于落实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从学习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学习新知识前的铺垫练习,  相似文献   

20.
书面表达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手段之一。可以采取"扩句练习""、转化练习""、修辞训练"、"要点罗列""、情感激发"等有效措施,对学生书面表达进行有层次、有策略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