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工荒”代替“民工潮”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社会现象。“民工荒”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表象因素,又存在着深层次体制因素。消除“民工荒”现象,一要积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利;二要促进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加强人性化管理;三要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四要建立信息交流机制,解决劳动力市场不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2.
【背景材料】2010年春节过后,我国沿海各地企业普遍遭遇招工难问题。当前在沿海地区,正遭遇新一轮民工荒。一年又一年,民工荒就像连续剧一样在农民工输入地上演。民工荒是指民工短缺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南方一些主要城市,在春节期间尤为明显。民工荒既包括普工荒,也包括技工荒,但无论哪种类型,其所反映出的民工荒的特征都可以概括为一种结构性短缺。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工荒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历了多年"民工潮"后,如今却出现了大逆转,产生了"民工荒",这种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其中既有国家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原因,也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还有企业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应多方面采取措施,解决这一"民工荒"问题。  相似文献   

4.
“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结构荒”、“质量荒”.从“民工荒”反映出的现实情况来看,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必须确立新生代农民工是重要人力资本的共识,破除阻碍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制度障碍,健全促进劳动力自身发展的社会保障,增大以培养现代产业工人和新市民为目标的教育投入,加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技术培训,使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新世纪高素质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阶段持续出现的"民工荒"有悖于经济学常理。"民工荒"与我国劳动力依然过剩现象并存,折射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同时,这种"民工荒"的现实悖论,也预示着我国多年来以低福利的廉价劳动力为支撑的经济增长时代即将结束。因此,必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后危机时期的民工荒,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农民工就业观念的变化,但主要还是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护造成的。解决民工荒,要从大处和长远着眼,通过制定合理的经济社会政策和相关的法律加以引导,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合力。同时,民工荒的出现,也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契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甚至有“技能人才大本营”之称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相继出现了中小企业招工难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时间“民工荒”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笔认为,“民工荒”现象,其实透露出一种“结构荒”、“教育荒”、“技工荒”。通过对发生“民工荒”地区的调查表明,缺少的主要是初、中、高级技工,并非是普通农民工。此“民工荒”,显现了我国技能型高素质岗位人才的缺乏,凸现了我国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养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记者:(以下用口)“民工荒”频繁地出现在各类媒体上,“民工荒”这一说法能否成立? 莫荣(以下用■):尽管局部地区存在民工短缺的现象,但“民工荒”这一说法还是不能够成立,因为我国劳动力总体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我认为,与其说是“民工荒”,更不如说是企业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不足。因为企业支付民工的工资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特定情况下,被压到很低的水平并且长期保持不变,导致民工不愿意到这类企业就业。  相似文献   

9.
英国技能短缺问题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能短缺一直是困扰英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英国政府认为技能短缺是技能劳动力的供给不足造成的,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改革职业教育和训练以增加技能的供给.然而,技能短缺并没有得到解决.实际上,造成技能短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对影响技能短缺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民工荒:中国职教发展的危与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荒从年初以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民工荒"呈现三大特点,一是来势更猛,缺口更大;二是"民工荒"从东南沿海向中西内陆呈蔓延之势,四川、安徽、河南等历年劳动力输出大省今年也大叫缺工;三是农民工大军以"85后、90后"的新生代为主,学历由原来的初中为主普遍提升到高中。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农民工的休息权、劳动报酬权、安全卫生权社会保险和福利、农民工自身和子女的教育等方面分析论述了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并分析了影响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我们从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农民工维权组织和提高农民工就业素质及法律意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农民工的休息权、劳动报酬权、安全卫生权社会保险和福利、农民工自身和子女的教育等方面分析论述了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并分析了影响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我们从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农民工维权组织和提高农民工就业素质及法律意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在我国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现象。这一现象造就了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一特殊群体也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外出务工的现象越发普遍,外出务工人员也不断增多,劳动人口的转移与流动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当地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因此,研究外出务工影响下当地传统文化的发展变迁对于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民族团结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正日渐成为一支庞大、特殊、不可小阙的社会群体,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在乡村和城市都处于边缘化,政治权益空壳化,究其原因,既受本身文化素质的限制,也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后者的影响更为突出。为了有效的维护农民工的政治权益,我们应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提供土壤,这就需要社会、基层政府、社区等多管齐下,群策群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四川省6个行政村的204位返乡农民工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发现,驱动农民工主动返乡创业的因素包括思乡情结、个人成就动机、国家政策和其他创业者的示范作用;迫使农民工被动返乡创业的因素有家庭照料压力、务工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对城市工作与生活的不适;阻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因素有社会资本对比性损耗、创业环境不佳、市场信息获取渠道不畅通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弱等因素。最后,针对以上分析为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体制和制度等原因,新生代农民工不满情绪压抑在内心深处,形成怨恨。造成新生代农民工怨恨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分层理论看,新生代农民工属于社会下层;从社会身份理论看,新生代农民工属于"边缘人";从社会交往理论看,新生代农民工仍是初级交往为主;从受教育程度看,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怨恨感的压抑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危害:伤害农民工自我心灵,阻碍社会进步;引起农民工思想混乱,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降低政府公信力,削弱社会的整合能力和动员能力。在此提出化解农民工怨恨感的对策建议:提升农民工的社会政治地位,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完善农民工就业培训,增强其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游离于城市与乡村两大区域之外,成为双重"边缘人"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新生代农民工扎根城市,成为市民,有利于破解城乡统筹发展的难题。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实现身份的转变在目前面临着制度、社会和个人等一系列消极因素的困扰。各级政府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积极采取诸多措施,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完成从乡村到城市的真正过渡。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民生之本,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也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城乡二元户籍、城市社会排斥、市场竞争激烈、素质技能不足、培训体系不健全、就业途径不畅、就业保障受歧视、维权难等。当前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对策主要有:消除就业二元化制度壁垒、优化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环境、扩大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渠道、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择业水准、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和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归属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里涌现的"民工潮"现象是流动着的"农民工"群体关于生存方式选择的权宜之计,也关系着整个中国的发展命运。随父母迁移的流动儿童在社会融入进程中"边缘化"的困境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通过对Y市弱势家庭流动儿童小洁在流入城市生活的全貌展开质化研究,分析探讨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中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弱势的家庭环境、城市社交的拒斥和代际传递的局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