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坤玲 《体育师友》2012,35(2):50-51
运动技能教学设计,一方面必须依托学生的"学"有序展开,另一方面,设计的目标、内容与过程又要引领着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学"。从这个角度讲,二者之间,如何根据学生学情,最有效的匹配性,将是教学设计过程中所要面对的课题。本文以教学实案为例,试对技能教学设计过程中某些与学生学情不相匹配的现象进行分析,以期为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达成有效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学情分析如何走出现实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的计划制定和教学设计的撰写需要了解与分析学生,我们称之为“学情分析”,其中的学情包括学生的兴趣、身体素质、运动基础、特殊群体等方面内容。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我们的许多体育教师没有在乎或者曲解了“学情分析”这个重要常识,致使这个程序成为架空的文字,严重地制约了实际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按个体差异的各需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确定教学对象学习起点的问题,是教学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过程的前提。因此,在备课之前,教师首先必须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要认真地、充分地分析学情和钻研教材。具体地讲,要确定学生的学情,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晁恒  姚仁军 《体育教学》2011,31(1):46-47
一、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主要着眼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与交往。教学中以"问题串"的形式将教学重、难点逐层分解教学。  相似文献   

5.
学情分析为何成为"现实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设计的撰写需要了解与分析学生,我们称为"学情分析",其中的学情包括学生的兴趣、身体素质、运动基础、特殊群体等方面内容。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我们的体育教师根本没有在乎,或者曲解了"学情分析"这个重要常识,致使这个程序成为架空的文字,严  相似文献   

6.
钱娃 《体育教学》2012,(3):47-48
篮球投篮是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的一项运动技能,也是获得成功体验和乐趣的重要内容。一般在常态课中,学生在教学比赛中往往追求投篮的结果,而忽视投篮的手法和动作,导致投篮的命中率不是很高。编者认为,教师选择指导投篮的时机很重要,提高投篮的兴趣,改善命中率也是教学上策。时机是运用于实战的时机,学生在实战中,教师发现问题,跟进指导,这样学生更容易倾听和模仿;提高命中率是获得参与学习动机的最好策略,降低投蓝的难度,可通过缩短投篮的距离,降低篮圈的高度,增大篮圈等方法,提高学生投蓝的命中率,激发练习的兴趣。本期选择的教学设计从学生接触投篮基本技能开始,设计步骤层层递进,中规中矩,符合纯篮球课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说课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本学科相应的教学规律,向教学同行系统阐明个人对某一章节内容的把握,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对教学策略的设想的一种创造性劳动。通俗的讲就是要说清: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说课以说为主,是一种口头叙述为主的教案分析。良好的说课能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学习、研究和评价一节课,对于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以“肝脏”为例,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设计。  相似文献   

8.
马庆兰 《精武》2012,(7):1-2
高职体育课学生的学习评价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体育学习的价值和效果的评定,对学生个体和教学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文章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设计出"自主考试"的体育选项课学习评价方法,并将其在体育选项课教学中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主考试"的体育学习评价方法在体育选项课教学中的运用是可行并富有成效的,教学质量的提高较为显著。期望为高职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舒丽娟 《体育教学》2011,(12):49-50
在最后一期,给大家展示的是常态课的教学设计。说到"常态课",很多人把它理解成"日常的课""家常菜",虽然没有太多的精致,却可能拥有大快朵颐的畅快淋漓,前提是"家常菜"在口味上要有特色。这也提示我们"常态课"在形式可以简约,但是在内涵与特色上还是需要追求的。本期教案选择一些教学设计(或教学片断),意在让大家体味常态课设计中的不平常,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0.
用一节课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时间说出一节教学环节齐全的课,考量的是说课者的教育教学综合素养;作为一种动态便捷而又易操作的教研评课方式,说课被广泛应用于教师招聘、教学竞赛、学科备课等教研活动中。何为说课?遍阅不同人给出的不同定义,依据自己的实践体会,就我个人看,说课可以简单表述为“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把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对学情的把握、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对教学过程的设想及其理论依据,向同行或者专家学者表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谢霞 《精武》2012,(31):38-39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上是改革后新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2.
唐善计 《体育教学》2011,31(4):75-75
教学方法是实现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教学的基本要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和功能,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但教学方法的选择也需要慎重,在满足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教学价值取向的有效性,否则教学方法即使合理也不合"情"、不合"法"。  相似文献   

13.
潘雪峰 《体育教学》2011,(11):74-75
一、设计思路 "常见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这个内容更多的应该是学以致用。本节课的目标应定位于学生在了解应急处理原则的基础上,能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采取哪些合适的方式进行应急处理。所以在教学形式上宜采用演示、体验等直观经验、体验比较充分的方法,以达到一看就懂,一做就会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因材施教"不是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原则,它对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出的要求是:教学预设需要了解学生的前期学习基础;教学过程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法与手段、策略与评价,并时刻关注学生当下的学习行为表现;教学课后要经常总结与反思学生的学习结果。本文结合体育教学特点,分析了"因材施教"的含义、体育教师实施运动技术教学"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与落实"因材施教"教学原则过程中应规避的几种现象。  相似文献   

15.
排球垫球技术教学中运用“元学习理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元学习理论"研究分析,结合新课标的指导思想,笔者将"元学习理论"运用到排球垫球技术教学中,实验统计分析表明:"元学习理论"在体育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学生体育技术学习能力,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系统,提高体育技术教学水平,优化体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本课是东北三省第八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研讨会上的一节初中展示课,本课以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创新灵活的教法运用、客观高效的教学效果,荣获本次大会评比一等奖。在此,作为授课教师,笔者将对本课的教学思路和设计作如下介绍。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将教、学、想、练相结合,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17.
<正>案例:新学年开学不久,就要录制一堂优质课。按照教学进度,课的内容是比较枯燥的耐久跑,教材处理并不占优势。由于是刚接手的班级,对学生情况也不熟悉。因此,摸清学情、进行课的设计、实堂录课,就成为了笔者的现实选择。一、摸清学情,为课的设计找准基点  相似文献   

18.
<正>一、问题的提出一堂好的体育课应当从教学设计开始,一个好的教学设计重要的是教学目标的设置。从实施《课标》以来,课程改革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教学理念的变化,关注学生主体作  相似文献   

19.
张红 《体育教学》2012,(5):34-35
耐久跑途中跑、轻物投掷和实心球三个内容是常态课的基本教材之一,小学投掷、投准出现在公开课的频率也很高,实心球和耐久跑途中跑作为体育升学考试的必考(选项)项目,在一般的课当中也引起教师们的普遍关注。因此,本期内容针对性地刊出此类教学设计,目的是引导教师如何上好常态课,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特别是一些基本的教学辅助方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期实心球教学设计教法和学法均没有突破和创新,只是一般的方法,这其中透露出一些应试训练的痕迹;耐久跑途中跑的教学设计,基本部分过多地运用了一些活动,以活动来渗透途中跑的方法,细节上还需要深入,比如对学生的暗示、心理的支持等,这些都要在设计中得以体现。一份教学设计可以反映设计教师的教学风格,其中更多的蕴含艺术和思想,单纯的"设计步骤和环节"是浅层次,应该用心去看待设计、用心去看待课堂!  相似文献   

20.
<正>一、统计与分析本节课是一节技能学习新授课。设计理念来源于对学情的分析:初二学生年龄在12岁和13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乐于动手动脑,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为更好地观测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摆放器材的参与兴趣,课前教研组经过集体备课设计了一个"基于学生自主设计摆放器材的参与兴趣"的观课量表(见下表)。课后,对量表观测到的信息做了统计和分析。尝试从中寻找本节课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