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化博览》2007,(12):65-67
岩葬在中国南方分布的地域十分广阔,延续的时间也很长。因而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代,这些岩葬的安葬场所、它们的形制、它们的丧葬礼仪习俗、以及使用这些葬俗的民族集团本身的文  相似文献   

2.
大石盖墓在我国东北、东南地区均有分布,其族群、时间、空间和考古遗物均不同,但墓葬形制本身相似。我国东南地区的大石盖墓在浙江一带较为集中,而东北地区的大石盖墓多与石棚墓共出,分布在辽东半岛与吉林省中南部。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东北、东南大石盖墓的主要类型及渊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石盖墓文化在我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有很多学者都对辽东半岛石棚墓与大石盖墓做过调查研究,但比较其年代关系者却很少。一部分学者认为石棚墓是由大石盖墓发展而来的,而另一部分学者却认为大石盖墓是石棚墓发展的结果。笔者认为,判定两种墓葬形制的年代关系不能只依据形态,将石棚墓与大石盖墓和辽东地区的石板墓放在一起进行交叉断代研究才可知大石盖墓确乎晚于石棚墓。  相似文献   

4.
曲哲 《文化学刊》2012,(2):131-139
历代流传下来吟咏辽宁的竹枝词虽然不如江浙、西北和中原地区数量众多,但也属于记述辽宁地方社会风情的重要历史文献。清代著名诗人缪润绂所著《沈阳百咏》,反映和记述清末沈阳的名胜古迹、风习民俗、历史变革和人情世态,而且几乎每首诗都有按语,详述所咏风物的源流。虽然是风土诗集,却堪称沈阳史料的珍品。本文以清末民初才子缪润绂的《沈阳百咏》为主,其他与辽宁相关竹枝词为辅,试对这些竹枝词从内容及其特点两方面依据相关文献进行类析。  相似文献   

5.
《百苗图》是清代嘉庆年间贵州八寨理苗同知陈浩所作,原书名为《八十二种苗图并说》,是记录明清贵州境内少数民族概况的民族志著作。《百苗图》以彝族作为全书开头,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贵州彝族的分布概况、政治制度、经济社会及民风民俗,是了解明清贵州彝族社会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6.
汉画像石中共有"嫦娥奔月"图四幅,皆出土于河南南阳汉画像石墓。四图在构图内容与造型艺术上呈现出各自的风格和特征;但通过对其在墓葬中出土位置及与其它画像石组合关系的考察,则四图又具有着相同的现实功用与宗教品质。  相似文献   

7.
清代陵寝在继承和发扬明代“陵制与山水相称”经营理念的基础上,营造出与山川形胜完美结合的皇家陵寝建筑群,作为清代皇家陵寝的重要组成部分,宗室、公主园寝从陵寝制度中逐渐独立出来,专指皇室宗族内有一定爵位的贵族墓葬。清代宗室、公主园寝实物庞大,京津冀地区爱新觉罗支下亲王、郡王有迹可循的宗室园寝计81座,公主园寝27座,是清代官式建筑的重要实例,明晰清代园寝制度的历史沿革是对皇家陵寝制度有益的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8.
在先秦时期,石楼县曾是黄河河畔最璀璨的珍珠,有3处新石器遗址,7处商代墓葬,还有周代墓葬。此外还有零星出土的文物如陶器、陶棺、罐葬棺等近300件。所以,研究石楼先秦文物很有科研价值。本文利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将考古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拟在对史前文物分布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石楼史前遗迹的分布状况,探讨早期人类的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得知早期人类开发所依赖的地理环境是位于气候温暖湿润,地形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苏小小考     
苏小小既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著名题材,也是西湖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美丽因子。但长期以来,关于苏小小生活的时代、身世及墓冢等流传着各种说法,笔者通过对现存诸多史料的梳理、考察认为:苏小小更可能是晋人,而非南齐人;明清以来两个苏小小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宋代并无另一个苏小小,只有歌妓苏小娟;苏小小真实的墓冢应在嘉兴,修筑于元代的杭州苏小小墓很可能是南宋苏小娟之墓,而嘉兴的苏小小墓亦直至清代才逐渐湮灭。  相似文献   

10.
傅圣泽(Jean-FranCois Foucquet,1663—1739)清代法国入华传教士,“圣泽甫莅中国,即传教福建,然无所定所。1702年诸道长谴之至江西之南昌、抚州。圣泽初至抚州,仅有教民百人,逾年其数倍增。考试年士子集州城,多有访问圣泽者,圣泽常集士子多人为之讲说教义,并以前辈教师所撰之书籍赠之。”①他在华的活动时间并不长,1699年来华,1720年返回欧洲,在中国生活了21年。如果同那些在中国生活几十年,最后又葬于中国的传教士相比,他并不太突出。但在清代的入华传教士中,他仍是一个很有特点,值得研究的人物。美国汉学家魏若望先生的《欧洲与中国思想…  相似文献   

11.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这是袁枚在《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中的名句。他在诗中热烈地歌颂了岳飞、于谦的崇高气节,对伟人为湖山添彩、为江山增光的英雄业绩表达了无比的敬仰之情。袁枚生于杭州、长于杭州,是清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也是一位颇有贤名的县令。1716年他出生于杭州艮山门的大树巷,7岁那年,全家搬迁到葵巷。袁枚在葵巷住了整整10年,后又搬到杭州别处。  相似文献   

12.
竹枝词是文学性的语言艺术,风俗画是视觉的绘画艺术语言,宋元时期的竹枝词与风俗画是长足发展的"并蒂莲"。"竹枝词"与"风俗画"史的平行"双轨",以其共同而且相通的题材与题旨情趣的珠联璧合,创造了中华文化史上景致独到的语言民俗景观风景线。今存蕴藏深厚、资源丰富的"竹枝词"与"风俗画"的历史积淀,为发掘构建"竹枝词与风俗画"文化景观,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空间和实践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正>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发现了战国时期至清代墓葬千余座,以及汉代城址、汉唐窑址等遗迹,将通州繁盛历史时间节点从隋唐大运河开通时期推溯到战国时期。这一发现备受世界瞩目,引发境内外媒体持续关注。北京市新闻办抓住时机,传播北京文物保护和城市副中心建设与历史文化交融成果,展示首都文化中心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艾珺  曲哲 《文化学刊》2012,(2):140-155
《辽宁历代竹枝词选辑》所选辑300馀首竹枝词,主要是明清和民国时期辽宁籍作者以及部分外籍作者吟咏今辽宁地区人物、事物的竹枝词作品。大体按今所属行政地域顺序和年代编次,并于每组竹枝词之后简要介绍作者生平和所涉地名、事件等项。原注,皆以楷体附印原位置。其中,雅俗轩校订《沈阳百咏》已于本刊2006年第1、2期分两期全文刊出,为节省篇幅于此从略仅录其细目。  相似文献   

15.
都匀市位于贵州南部偏东的剑江河畔,境内生活着布依、苗、水、侗、瑶、畲等33个民族,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早年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但自从2004年10月1日至5日在都匀举办“第六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暨第二届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后,知名度日益提升。而都匀市又恰当地利用了这个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6.
一个民族的文明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家园,而文化则是一个民族文明的外在体现。贵州布依族"招魂"习俗,既体现了布依族"二元论"的生死哲学思想,在实际生活中也闪耀着增强家庭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具有精神慰藉的心理保健作用、有效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等现代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女侠是我国古代武侠小说中一个特殊的存在,清代以后,武侠小说中的女侠形象集中了以前女侠形象的大成,超越了之前的女侠形象,是继唐代女侠形象之后武侠小说中又一个鼎盛时期。本章对清代女侠形象做出一定的总结,清代女侠形象在唯美中透着霸气,既有非常明显的女性特征,又有行侠仗义的行为,对我国后来的武侠小说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地处中国的东部,处于南北文化交汇的中间地带。浙江的墓葬形制与中原墓葬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在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地区,以馒头坟及目前存在的小房子坟等为主,钱塘江流域则与瓯江流域等有着鲜明的差异,大约有九类不同的墓葬形制。同时,浙江的墓葬形制有一个可以描述的大致分布,但各种墓葬形制之间,却并不是绝对不相容,一些不同的墓葬形制甚至在同一个区域交错地出现。这些墓葬同时被赋予不同的文化意义或象征。  相似文献   

19.
汉王朝是中国社会发展、民族统一的一个鼎盛时期,汉文化对后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融合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这一论断在三燕故都、北魏营州辖境的朝阳发现的诸多三燕、北魏遗存中找到了充分的依据。朝阳是三燕、北魏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的主要聚居地。鲜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吸纳先进文明成果的民族。朝阳出土的三燕、北魏大量墓存,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充分印证了汉文化对后来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清代乡试闱官的回避与关防,是通过防止考场作弊、减少考试随机误差以保证考试结果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论述清代乡试闱官回避与关防内容、作用的基础上,提炼出该制度的特点及其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