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徐訏深受西方文化的浸染,基督教与西方现代主义对徐訏产生了很大影响。中西文化对比是徐訏文化反思的中心,他虽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但他十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落后腐化的一面与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更崇尚西方现代文化中的科学、民主、自由。徐訏小说的文化反思明显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为他的小说创作增添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所没有的文化因子,研究这一影响对徐訏的文化反思来说,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徐訏的传统情结相当深厚,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等传统文化观念与传统文学文本对徐訏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徐訏对传统文化并未全盘接受,而是接纳从传统文化肌体上剥离出来的带有民间色彩与世俗气息的思想信念。中西文化对比是徐訏文化反思的中心,他虽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但他十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落后腐化的一面与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更崇尚西方现代文化中的科学、民主、自由。徐訏小说受到中西文化两方面的影响,传统与现代性交织并向现代性倾斜是其小说明显的文化反思特征。  相似文献   

3.
徐訏的传统文化情结相当深厚,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等传统文化观念与传统文学文本对徐訏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徐訏对传统文化并未全盘接受,而是接纳从传统文化肌体上剥离出来的带有民间色彩与世俗气息的思想信念.徐訏深受西方文化的浸染,马克思主义、理性与非理性人文主义、基督教、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等都对徐訏产生了很大影响.中西文化对比是徐訏文化观照的中心,他虽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但他十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落后腐化的一面与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更崇尚西方现代文化中的科学、民主、自由.传统与现代性交织并向现代性倾斜是徐訏小说明显的文化观照特征.  相似文献   

4.
徐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学者,其作品以充满浪漫传奇色彩和娴熟运用西方文艺理论而著称。徐訏曾赴法留学并获哲学博士学位,在法期间,他创作了成名作《鬼恋》。徐訏的作品中既浸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笔墨,又融合了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独特技法,最终形成了他创作上中西方和谐共生的独特美感。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涯对徐訏小说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讠于的留学生活对小说创作的影响非常深刻。因抗战爆发没有完成的留学生涯和时局一起促使他走上全力进行文学创作的道路,成就了一个著作等身的小说家。在赴法留学之前,徐讠于大量涉猎了中国古典文学,尽情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蕴和小说的表现形式。留学法国之后,由于受到法国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文学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浸润,他的文艺思想、文学主张以及政治信仰随之发生了变化。异域的思想特质和艺术表达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小说中弥漫着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味道。徐讠于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西方众多的文艺思潮、文学理念有机地融合起来,二者以互补的方式在小说中散发出无限的活力。其小说综合了现代和传统的价值观念与审美风范,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并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家。其小说体现了文学本源的复归和清醒的市场意识,实现了古今、中外、雅俗文化的相融相通,客观上具有文化批判的价值和意义。上述多重文化意义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西方文化的影响、孤岛殖民文化的浸染、独特的生命体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并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家.其小说体现了文学本源的复归和清醒的市场意识,实现了古今、中外、雅俗文化的相融相通,客观上具有文化批判的价值和意义.上述多重文化意义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西方文化的影响、孤岛殖民文化的浸染、独特的生命体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徐訏,这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国现代文坛的巨擘”,一生写作达二千万言,出版文学作品六十部,称得上著作等身.他的小说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相当杰出的成就.仅就浪漫主义而言,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徐(言于)的小说是最接近西方浪漫主义的艺术本质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管理文化的渊源、体系、要素、本质和精华的阐述 ,从古典与现代一融合 ,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两方面 ,初步探讨了如何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西方精华和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现代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简要论述了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女权主义思潮和精神分析学说等西方现代文化思潮对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的影响,指出:托妮.莫里森在小说创作中把西方现代主流文化思潮与黑人民族文化传统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将黑人文学推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为当代美国文学增添了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的小说构成了一幅全息的上海地景图,其所呈现的文化图景和空间政治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国族认同、阶级构成和现代性想象,并体现了不同阶层以及不同地域在这个地缘政治空间中的立场和处境。王安忆1990年以来的底层小说与其说是反映了当代中国急剧阶层化的现实,不如说是在编织着一个以中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主体的文化秩序与表意机制。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大碰撞和大融合时期,是现代小说的黄金期。鲁迅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为我们掀开了中国现代历史小说新的一页。他的历史小说创作以现代视野审视历史、融贯古今,解构人物,艺术手法别具一格,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历史厚度,又立足于现实的生活思索,独成一体,成为20世纪现代历史小说创作范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徐志摩在诗歌语言的艺术化、诗歌体式的多样化、诗歌结构的规范化和诗歌技巧的纯粹化等方面所作的创造性努力,是其他中国诗人所不能替代的。徐志摩的诗是中国新诗由粗劣的语言到艺术的语言的转折性标志。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在当时就具有形式美建构上的现代性意义。徐志摩对新诗发展理论的探索、对新格律诗创作的尝试以及对新诗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徐志摩的诗创作是对"五四"新诗和新文学传统的一种发展,并使之达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五四”新文化运动从实质上说是一场“人的解放”运动,正是出于这一精神的要求,周作人对西方文化人类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为中心构建了他独特的知识体系。他对中国国民性的富于穿透力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受到的文化人类学的学科滋养,正是文化人类学使周作人突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本位主义”,跟整个20世纪的“人”的觉醒与解放运动完成了精神呼应,它同时也垫高了周作人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民性的观照视点,使他在中国现代文化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徐志摩作为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闪耀之星,其创作涵盖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诸多领域,并在诗歌创作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与学界对徐志摩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文学史意义等多方面的研究和突破相比,将浙西文化与徐志摩诗歌相结合进行研究的还是少之又少,试图从浙西文化的“女性”特质出发。将地域与文学相结合,重新审视徐志摩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16.
徐枕亚在《玉梨魂》的写作中多次点出对宝黛爱情的赞赏及叹息,何梦霞与白梨影的爱情与宝黛爱情也颇有相似之处。将两部小说中的主人公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徐枕亚对宝黛爱情的理解并不是全面的,一方面徐枕亚吸取了宝黛二人的人物形象特点以及二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但是在更重要的命题也就是小说整体情感的抒发上,徐枕亚对《红楼梦》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的"悲凉"上,并未思考这种悲凉的深层原因,也未能将它成功地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出来。观照《玉梨魂》对《红楼梦》的借鉴关系,我们可以对《玉梨魂》的价值有更加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许辉的创作经历了整个新时期小说的发展历程。“行走”是其小说的基本叙述模式。特殊的人称修辞昭示了其文化身份的双重性,以及创作主体自我的倾向性选择。直观化的呈现方式,则造就了其简单微涩的风格,也传达了他道法自然的生命哲学。寂寞而超脱的“我”化感受,传达的是一种神思和空灵。许辉的小说与新时期众多的小说思潮中的创作具有相似性,但它从来就行走在思潮的边缘。  相似文献   

18.
成长小说是描写少年在13至18周岁这一阶段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所经历的成长故事的小说类型。黑塞的成长小说中充溢着很多中国影像,对此进行扫描可以发现中国的老庄之道对黑塞的影响及黑塞的中国文化情结。而黑塞创作的成长小说在得到中国文化滋养的同时,又反哺了中国的成长小说创作,尤其是立极的《龙金》,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很多黑塞《德米安》的影子。  相似文献   

19.
李陆史是韩国著名的现代诗人,他十分欣赏现代新诗创作的代表人物徐志摩的诗歌,并予以高度评价。他认为徐志摩的诗歌近乎完美,所以他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竭力模仿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风格,追求词藻的华丽和形式的完美,而在内容上,克服了徐志摩诗歌的局限性,促进了韩国现代诗歌的创作。文章通过比较研究李陆史与徐志摩的诗歌,探讨了汉文化对韩国诗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在新经济时代表现出许多创新特征。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文化传统是创新之基。从东西方文化比较及企业文化应用实践看,中华文化的精髓成为企业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现代企业文化创新可供借鉴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中国古代孔子的儒家思想: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孙子的兵家思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