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吴红阳 《中学文科》2009,(13):87-87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常常一唱到底。而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课堂充满活力。然而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已成为热门话题。但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呢?这是一线语文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和谐的课堂教学",是课堂充满活力的先决条件,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将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永恒主题。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真正主人,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积极探究,才能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3.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把新课程理念带进课堂,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新突破,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充满生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4.
刘宝义 《考试》2009,(3):17-17
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探讨了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和途径。认为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师教学方式“活起来”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学生的阵地,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大胆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语文课堂才能活起来,才能迎来语文课的碧海蓝天。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教师要积极迎接新课改的挑战,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成为"活水之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生活化课堂。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指导我们,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我们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充满生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教学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教学方式要活起来。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的前提条件,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调控课堂教学的关键,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活力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指导我们,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把新课程理念带进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充满生机,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新突破,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本文从课堂教学入手,探讨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0.
课改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活力.课改使语文课堂百花齐放,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让我们的课堂生态化,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课堂充满阳光.首先教师要充满“阳光”,要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不仅我们教师要阳光,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每个学生都“阳光”起来,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让学生变得更“阳光”.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应是开放式的,在交际中、活动中、情境中学习语文,能激起学生的表现欲、讲话欲、表演欲、特长展示欲,让学生有自信力、成就感、快乐感。语文教师要构建语文高效课堂,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堂中飞扬,一定要让课堂活跃起来。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从教师要"活"起来和要让学生"活"起来这两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僵死的语文课堂要想"活"过来,需要教师用智慧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师个人唱独角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把沉睡在课堂中的学生唤醒,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僵死的语文课堂因学生"醒"而"活"起来。第一,要精心营造"活"的课堂气氛;第二,让课堂上书声琅琅;第三,善于制造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变"宾"为"主";第四,要有"活"的教学法;第五,利用现代化教学,激活课堂。  相似文献   

13.
课堂的本真是关注人,这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充满知识性、趣味性的课堂,对学生要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必须充分发挥个性化的教学艺术,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和做起来,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一句话概括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文本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课堂教学观告诉我们.在课堂上要确立“学生主体”的思想,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而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它需要教师的灵活引导,学生的鲜活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获得快乐的学习呢?  相似文献   

15.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能够借助多媒体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让课堂成为活动的乐园,变得快乐而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16.
叶澜教授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数学课程标准》呼唤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认为“活起来”的数学课堂,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参与、观察、讨论、操作,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表现创造成功的机会,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让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7.
语文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学得好、学得活、学得乐,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通过师生互动、自我主动,营造轻松、活泼、快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独立、合作中学习、探究,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8.
情境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其成为优化语文课堂的催化剂。①语文课堂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②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动机。③发挥教师情感作用,提高教学效益。有效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与教学主题内容十分贴切的生活情境,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相似文献   

19.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每一节课都能感受到课堂新鲜,收获多多。这就需要教师调控和掌握,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优质的语文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形成“互动”的课堂.让教师、学生“动”起来,语文课才能“活”起来。这就需要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牵动课堂“互动”情结。如何能够实现这种愿望.达到互动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