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鹰子  陶世君 《垂钓》2010,(6):43-45
鱼饵添加剂是指为弥补鱼饵的缺陷和某些特殊需要,向鱼饵中人工另行添加物质的总称。鱼饵添加剂种类很多,其作用和机能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张忠江 《钓鱼》2014,(15):17-17
二、使用鱼饵添加剂的时机和时节 鱼饵添加剂不能盲目滥用,只有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季节使用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1.使用鱼饵添加剂的时机。一般来说很多鱼饵在生产时都会适量的加入添加剂。在正常垂钓的情况下不需要另外添加,但在以下情况可以考虑使用并适量添加鱼饵添加剂。竞技比赛中的特殊鱼情:如病态鱼、竞技池猾鱼、老头鱼等。  相似文献   

3.
郅辽 《钓鱼》2012,(9):16-17
数千年来,钓鱼用什么饵应该是见仁见智,可是从90年代中期起,先是推广"台钓",继而以"台钓"为核心的竞技钓鱼禁止用虫饵了,理由是虫饵破坏生态,不文明、不卫生。在此背景下,国产鱼饵起步,经过20年发展,除了在破解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鱼饵的基础上,走模仿性创新之路外,还形成了以多种添加剂为代表的"小药"市场。从此剥去标签,故隐其名或改一个名称的袋装、瓶装、罐装"小药"成了竞技必备。  相似文献   

4.
蓝水 《垂钓》2007,7(6):6-9
近年来一些鱼饵厂商出于增强饵料诱鱼性、进而创造口碑促进鱼饵销量的目的,在鱼饵研制过程中添加了多种不明添加剂,而许多添加剂的安全性并未经过国家相关部门验证,正是这些不明添加剂。造成诸多钓友被鱼饵“烧”手的情况。[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六合香     
张炎冰 《钓鱼》2014,(15):12-12
六合香又名陆克香,俗称"老鼠药",淡黄或亚白色水果味合成香精,具体味型很难认定,能辨别的主要是樱桃和杏仁味,是一种广谱型添加剂。始于两岸钓鱼交流,是台湾钓手常用的鱼饵添加剂。2000年前后被河南钓手接受,多用于竞技钓快鱼,起改善鱼口作用。  相似文献   

6.
牟淑荣 《钓鱼》2012,(11):16-18
众多鱼饵添加剂的出现,为钓鱼人特别是竞技钓手提供了制饵时增香、改味、着色、调整状态的最佳“伴侣”,也为应对各种复杂的垂钓环境和鱼情丰富了手段,提供了新的制胜“武器”,甚至成了一些参赛钓手摘金夺银秘而不宣的“制胜秘笈”。但同时也给鱼饵添加剂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加上一些钓友对鱼饵添加剂了解不够,盲目滥用而产生不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拉丝粉     
《钓鱼》2010,(22):23-23
1990年代后期出现的上饵新技术—拉饵,是在破解日产鱼饵溶而不散,以堆积在钩口的残饵吸引鱼咬钩的特性后被我们认识的。在此之前,拉丝粉作为食品添加剂和制作面筋的原料已经很久了,在食品行业它的名称是"骨元粉"。骨元粉的特点是遇水黏结,粘手,  相似文献   

8.
赵巍 《钓鱼》2010,(17):44-44
用酒来作鱼饵添加剂由来已久,在没有商品饵的年代,人们多用酒作添加剂来制作钓饵或诱饵,如果使用合理得当的话,会起到较好的诱鱼和垂钓效果。当然也有人怀疑酒的添加剂作用,认为酒味辛辣刺鼻,鱼会“嗅”而生畏。其实,关键在于所使用酒的类型、炮制方法以及使用量。用酒来作鱼饵添加剂,  相似文献   

9.
本味饵     
张炎冰 《钓鱼》2012,(5):19-19
鱼饵非腥即香,腥是动物鱼饵本身的气味,香除了植物本身,主要是炒、蒸、煮、榨、烹过程中产生的。区别于添加剂形成挥发性的香味,钓鱼人把鱼饵本身具有的气味和制作过程产生的气味称为本味。如经文火炒制的麦麸、榨过油的芝麻饼豆饼、煮熟的红薯等等都是本味。原塘颗粒是指池塘经常喂的颗粒饲料,也可称本味饵。  相似文献   

10.
自调商品饵     
近年来,随着各种商品饵、香精、添加剂的出现,许多钓友喜欢自己搭配鱼饵来垂钓:我就见过许多钓友为使自己配的饵料钓效明显,不加选择地掺加各种商品饵、香精及添加剂,自以为多多益善,孰不知使自己的饵料变成了一盘“杂烩菜”,没有任何特点又破坏了饵料的性质,结果垂钓效果甚  相似文献   

11.
范宁 《钓鱼》2012,(12):12-13
鱼饵添加剂及使用技巧 随着钓手们对悬坠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越来越全面,他们已不满足于鱼饵厂家生产什么配方的饵料就机械地使用某种饵料的被动式消费,而是头脑更清晰,思路更开阔,开始追求个性化了。他们在正常使用市售的大众化广谱鱼饵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鱼鹰子 《垂钓》2010,(9):44-46
物质的挥发度和蒸汽压差异很大,所以有许多物质不能产生气味。但在鱼饵中使用的原料或添加剂等物质均能产生出一定气味。由于每款鱼饵选用的原料物质不同,致使每款鱼饵产生的气味也有差异,包括气味的浓度和种类,而气味上的区别决定了使用鱼饵时要有所选择,这种选择一定程度上也受垂钓水体呈味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宁 《钓鱼》2010,(5):46-47
当前市场上各类鱼饵添加剂琳琅满目,从食品添加剂乙基麦芽酚(香虎),到饲料添加剂猪母乳、甜菜碱,复合香精陆克香,甚至台湾呆农种植榴莲的肥料乌鸡膏,都被钓鱼人拿来作为鱼饵添加剂使用。各个厂商生产的添加剂质量良莠不齐,某些化工合成的产品甚至对人体健康、鱼类生存和环境有严重的危害。同时,这些添加剂的实际使用效果也因为缺乏量化检验指标和质量标准而存在争议,这还牵涉其作用在不同水情鱼情下的通用性缺陷。且人工合成香精类产品,由于浓度较高,在钓鱼活动中因为缺乏精确的计量方式,添加剂量不易掌握,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死窝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我从《中国钓鱼》杂志获悉“促饿鱼饵”的作用,去年7月从安徽省安庆市德鑫渔具厂将鱼饵购回来,在休闲垂钓中试用。效果确实不错。9月下旬我参加市委老干部钓鱼比赛获钓鲫第一名。在这次比赛前,我考虑垂钓方案时,决定使用“促饿鱼饵”来碰碰运气。然后精心准备,用自配饵加“消食精”做窝,采用商品饵加“抢吞”做搓饵,使用4.5米双钩手竿。比赛一开始,我先做好窝,采取边钓边调漂的方法。这时窝子里的鱼星不停地向上涌来,形势喜人。可好景不长,当钓到第二条鲫鱼后,忽然相邻钓友钓到一条大草鱼,窜到我的窝子里狂遛了几下,我的…  相似文献   

15.
牟淑荣 《钓鱼》2012,(12):20-21
随着“台钓”在祖国大陆的迅速普及和竞技钓鱼比赛在我国如火如荼地频繁开展,以及鱼饵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个新的名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钓鱼人的视野中,这就是“鱼饵添加剂”或“小药”。  相似文献   

16.
牟淑荣 《钓鱼》2012,(14):20-21
随着“台钓”在祖国大陆的迅速普及和竞技钓鱼比赛在我国如火如荼地频繁开展,以及鱼饵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个新的名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钓鱼人的视野中,这就是“鱼饵添加剂”或“小药”。  相似文献   

17.
牟淑荣 《钓鱼》2012,(13):24-25
随着“台钓”在祖国大陆的迅速普及和竞技钓鱼比赛在我国如火如荼地频繁开展,以及鱼饵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个新的名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钓鱼人的视野中,这就是“鱼饵添加剂”或“小药”。  相似文献   

18.
赵巍 《钓鱼》2004,(5):16-16
在鱼饵的配制和使用中,许多人喜欢使用添加剂来增强饵的味、色、形。添加剂使用的合理恰当,可大大改善饵的适口性和适水性,显著提高上鱼率。  相似文献   

19.
张忠江 《钓鱼》2014,(16):15-17
三、鱼饵添加剂的使用方法 我们在前面介绍过,添加剂的种类很多,用途也不一样。钓友们对在使用添加剂的具体用法和添加量都会感到很困惑,这主要是因为添加剂的品种太多,而且有些添加剂的性能并不稳定,同类产品其效果也不尽相同。诸如提纯萃取方式、加工工艺、规格要求以及产地和纯度含量等等,在以上这些方面上的区别导致了添加剂产品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李江 《钓鱼》2011,(15):56-57
2011年6月18日晚8时,第30届欧洲钓具展览会的最佳产品颁奖大会隆重举行。 老鬼鱼饵公司获得了最佳产品奖,这项奖项的中文称谓是"软面团/天然钓钩用饵类"(Soft Dough/Natural Hookbait),海外对其评价是在保鲜钩用饵上的成功产品。老鬼鱼饵公司的获奖实现了中国大陆渔具企业在海外获奖的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