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中国文化修辞学研究之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化修辞学产生的原因是基于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反思和20世纪80 年代的化热、化语言学热潮。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修辞学会、江苏修辞学会、《修辞学习》等重视化与修辞关系的研究。对中国化修辞学研究之展望是:进一步探索中国化修辞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从更深更广的化层面观察汉语修辞现象,进一步继承古代修辞学的优良传统,探讨化修辞学的方法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回顾由陈望道思想所主导的中国20世纪修辞学的研究,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修辞学的积极拓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西方视觉修辞研究及相关领域的译介,以及晚近以来中国视觉修辞研究的现状,明确中国的视觉修辞研究发展的瓶颈和理论方向。通过"使用"中国古代的和西方的理论要素,深入中国现实和问题的内在肌理,逐步建构中国的视觉修辞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0世纪与时俱进的汉语文言修辞学的发展轨迹作了重点描述。首先,揭示了百年来文言修辞学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其次,文言修辞研究者从一、二十年代的反对学习外国,到三、四十年代重视向西方和日本学习修辞学蔚然成风,变化很大。再次,指出文言修辞研究的最大特色是系统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修辞研究传统。最后,对文言修辞百年演进的规律,从理论上进行了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4.
宗廷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修辞学家,多年来一直在修辞学领域辛勤耕耘,在修辞学史和修辞史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文章从宗先生在修辞学性质与范围、修辞研究途径与方法、白话修辞与文言修辞以及20世纪中国修辞学起源等方面卓有建树的成就来阐释宗先生对现代修辞学研究的不断创新与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中国修辞研究可分四个历史阶段:创建期、缓慢发展期、普及期、革新期。其主要成绩是:构建了修辞学理论体系,修辞观念不断更新,学术争论不断深化,重视修辞学史研究。存在问题是:继承古代修辞学传统不够,对方法与方法论不够重视,修辞学领域有向外扩展趋势。展望二十一世纪中国修辞学,建议:重视修辞学理论建设,创建修辞学流派,建立或完善各分支学科,扩大修辞学刊物阵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流行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文化事实和文化存在。流行文化通过各种文本修辞和运作修辞的选择,创造并维持一种基本的修辞关系,修辞关系各方以一种互相填平的方式成全对方;流行文化不仅是一种商品,一项工艺,一种社会力量,而且还是当代社会的一种文化修辞学,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特殊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中国修辞研究可分四个历史阶段 :创建期、缓慢发展期、普及期、革新期。其主要成绩是 :构建了修辞学理论体系 ,修辞观念不断更新 ,学术争论不断深化 ,重视修辞学史研究。存在问题是 :继承古代修辞学传统不够 ,对方法与方法论不够重视 ,修辞学领域有向外扩展趋势。展望二十一世纪中国修辞学 ,建议 :重视修辞学理论建设 ,创建修辞学流派 ,建立或完善各分支学科 ,扩大修辞学刊物阵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修辞学>是一部以20世纪为时间界限的断代修辞学史研究著作,其主要特点表现在:框架新颖,历时与共时纵横交错;重视理论建设,关注广义的修辞研究;重视与社会、其他学科及学者问的联系;研究上的唯物辩证法贯穿始终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对21世纪中国修辞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中国现代修辞学的情况,对21世纪的中国修辞学作了思考,并提出几点看法:一是要继承中国古代修辞学的优良传统;二是提倡建立中国文化修辞学;三是加大修辞学理论研究的力度;四是提倡不同流派、不同观点的学术争论。  相似文献   

10.
钟玖英 《唐山学院学报》2003,16(4):25-27,50
20世纪的江苏修辞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中国修辞学的发展繁荣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的江苏修辞学研究可以分为五个大的时段:前50年,建国后的17年、文革过渡时期,80年代和90年代。每一时期江苏修辞学研究都有突出的成就。总结江苏修辞学的研究成果是为了满怀信心地开创江苏乃至中国修辞学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汉语修辞学》是八十年代最受欢迎的一部修辞著作,它的魅力不仅在于独具特色的修辞品位,更在于内在的科学结构。《汉语修辞学》对语言本体研究所做的贡献,应该引起修辞学史研究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宗廷虎对中国修辞学史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贡献突出地表现在清理了众多的修辞观点 ,提出了独到的分期方法 ,发掘了沃腴的滋长土壤 ,运用了鲜明的系统论方法等方面 ,并在此前提下构建了完备的科学的汉语修辞学史体系。  相似文献   

13.
修辞是一种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构建言语的表达行为。修辞学是研究构建言语、实现交际目的的言语表达行为规律的科学。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修辞过程,其次有修辞作品和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14.
修辞学学科定位,即确定修辞学的性质,确定其研究对象。正确而科学的学科定位,有助于建立具有特色的修辞学体系或理论框架。修辞学只研究表达效果,不研究接受效果。修辞学不是边缘学科,把修辞学视为边缘学科而产生的麻烦是:如何与文艺修辞学等边缘学科加以区别?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表达效果修辞学的传统。修辞学不是美辞学。美辞学可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修辞学是结构语言学走向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由著名修辞学史专家宗廷虎教授主编,并与高万云、吴礼权教授共同撰著的《20世纪中国修辞学》,真正做到了实事求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一部客观反映20世纪中国修辞学全貌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6.
《圣经》的修辞观,在本质上属于伦理修辞,不属于言辩修辞.《圣经》的修辞观表现为,追求“诚言”,力求“善言”,讲求“慎言”.《圣经》修辞观的价值在于,能够反映人类文化的共通性和伦理修辞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王希杰先生的<模糊理论和修辞>最早倡立模糊修辞学.他深入阐述了准确和模糊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模糊修辞学的建立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明确辨析了模糊修辞学中易混淆的两个重要概念及其关系,为模糊修辞学的学科形成奠定了学科术语的基础;初步构拟模糊修辞学的理论框架,积极有力地促成了模糊修辞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修辞学需要重视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更新研究方法。但是应当告诉新的修辞现象的发现、收集与研究。修辞学的对象可以、也可能是模糊的。但是修辞学不能是模糊的,修辞学的研究方法不能是模糊的。而模糊的修辞现象,修辞学研究者应当采取精密化的方法。修辞学是大有可为的,也是需要花大气力。修辞学的发展和繁荣需要埋头苦干,潜心研究的人。  相似文献   

19.
字谜和汉字修辞都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特色。字谜中的汉字修辞表现形式主要有:字形修辞、字音修辞、字义修辞。字谜在字形、字音、字义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修辞性能,对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具有神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