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建林简介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4):F0002-F0002
张建林,男,1947年生,高级讲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书画学会开封分会副主席,开封书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擅篆书篆刻,师从著名学者、书法家于安澜、桑凡先生。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及省市展出,并刻入翰园碑林。曾多次在《中国书法》、《书法》等专业报刊发表作品,  相似文献   

2.
<正>作品一:《法眼看世界》获全国摄影家"开封采风"摄影大赛铜质收藏奖。作品二:《开封夜市新去处》获全国摄影家"开封采风"摄影大赛金质收藏奖。作品三:《演出之前》获"菊香水韵,大宋皇城"中国开封全国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奖。作品四:《攀》入选全国教师美术、书法、摄影展。作品五:《初绽》全国教师美术、书法、摄影大奖赛三等奖。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新春伊始,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先生走进央视,在央视公开课《开讲啦》特别策划"传承·创新"系列节目中,谈到当前的青少年书法教育时认为:不少书法老师、书法课堂,都在培养书法的仇恨者。其原因在于,教师更多的是从书写技能的角度在训练学生写字,机械重复,忽略了书法审美教育,学生自然不可能爱上书法。"培养书法的仇恨者"一说可能略有夸张,但不少书法课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确  相似文献   

4.
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刘三民先生为“《教育科研论坛》中原书法院”题写牌匾,又为《教育科研论坛》创刊九周年题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育科研论坛》中原书法院院长郭善云先生、郑州市教育局高占清先生,受《教育科研论坛》编辑部委托,首先向刘三民先生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并高兴地接收牌匾和题词。  相似文献   

5.
《语文知识》2009,(2):F0002-F0002
齐冲天男,1930年生,江苏常州人。郑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教授。195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导师王力先生。先后在内蒙古大学及郑州大学各工作了二十余年,中间也曾回北京大学教学一年。著作有:《声韵语源字典》、《训诂学教程》、《汉语史简论》、《论语新注》、《说文解字与小篆》、《书法文字学》、《书法论》、《书法指南》、《简明文字学》(长篇连载)等。  相似文献   

6.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马国俊先生历时四年撰写的《书法散论》一书,已由甘肃教育出版社近日出版发行。业界人称该书的出版是马国俊先生为拓展中国书法新的研究思路所做的认真而切实的努力。全书20万字。著者独辟蹊径,站在教育培养新型的书法理论人才高度来统观书法,分别从书法认识论、书法语言论、书法史论、书法美学论、书法教育论、书法研究论等十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书法体系的构成。通过对这些不同面、不同点的深入浅出的疏理和归纳,总结出适应时代形势发展的中国书法的新途径和新趋势。全书史论…  相似文献   

7.
读了李明阳先生在2008年11期《教育文汇》上发表的《书法感悟点滴》,不由生发出许多感慨。  相似文献   

8.
开封一赐乐业教钩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爱国学者时经训和他的《河南挑筋教源流考》近代中外学者谈开封一赐乐业教者,多推崇陈垣先生的《开封一赐乐业教考》为近代中国人首先研究该教源流,和犹太人进入开封诸有关问题的第一篇著作。为了尊重历史,让笔者把早于陈氏研究此问题的河南通许县时经训老先生的《河南挑筋教源流考》介绍出来,使这篇  相似文献   

9.
何频 《河南教育》2014,(11):98-99
<正>日前,河南美术馆馆长化建国先生,就省美术馆特意收藏开封青年女书法家杨国桢临摹古人对联的响搨作品,谈及其学术意义时指出:响搨又曰向搨(注:此搨字不可以简化),即所谓的"双钩临摹",是中国古代艺术家的一项发明。系由当世书法家亲自执笔,用心传摹前辈书法大家的经典作品,如唐代的名家褚遂良摹写"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等。很长时间里,这是我国古代书法复制的独门绝技。响搨艺术助推了经典书法墨迹的普及和传承,方便更多的人参与欣赏和学习。  相似文献   

10.
赵莹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185+187-185,187
自古以来书法教育与文化教育是同步结合的,童蒙在私塾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的同时,也盛行描红与临帖的书法训练.这种传统教育模式的延续,似乎使人产生一种误解,即书法训练仅为语文课的附属,从而削弱和淡化了书法艺术的独立品格.  相似文献   

11.
梁永超 《现代语文》2013,(10):41-42
2013年4月13—14日,在书法圣地兰亭,由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语文学习》编辑部联合主办了"场景课堂——在兰亭上《兰亭集序》"主题研讨活动。13日下午是名师课堂,分别由三位名师执教《兰亭集序》,其中第三堂课由特级教师黄玉峰先生执教。  相似文献   

12.
正记得那是一九八六年的一天,我在朋友的引见下,拜访了获得一九八五年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的殷农先生。欣赏了殷农先生的钢笔书法作品,聆听了殷农先生的学书经历,我既敬佩殷农先生漂亮的钢笔书法作品,更为殷农先生追求书法艺术的执著精神所折服,从此我便走上了追求书法艺术的道路。在殷农先生的指点下,我楷书临习了王羲之的《黄庭经》、钟绍京的《灵飞经》,行书临习了《圣教序》《蜀素帖》,日夕观读,细  相似文献   

13.
开封方言话剧《宣和画院》充分发挥话剧的舞台艺术综合能力,从生活出发,从人物性格出发,从心理出发,广泛吸收现代舞台表现手段,以书法文化的奥妙和精髓为载体,以方言话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原汁原味地呈现了开封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中国文化和文化人面临世界经济大潮时的困惑和抉择,向观众展示出一幅古都汴梁的现代风情长卷,进一步诠释了厚重的开封文化,弘扬了开封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4.
张学鹏教授主编的《大学书法训练教程》内容全面丰富,章节设置合理,可操作性、实用性、针对性强,注重书法的文化内涵,强调提高艺术修养和品味,是目前教育界最权威的大学书法教材。  相似文献   

15.
<正>为贯彻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加强我市中小学书法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我市中小学书法教育进一步发展,2014年12月9日至10日,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法教师培训活动,邀请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郭振有教授和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秘书长白景峰先生担任主讲。  相似文献   

16.
g画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1):F0002-F0002,F0003
李楠,1966年11月生,1990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开封市书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师从王之廉先生,从颜真卿的多宝塔入手,打下坚实的楷书基础。后为启功先生渊博的学识、谦和的为人、独特的神韵所倾倒,心摹手追,由人而字,因字思人。徜徉于启功先生的法书之间,读书、做人、写字,三者合一。学启功的字,更学启功虽九折而不挠的幽默旷达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正《戏成呈司谏台坐帖》,为翰牍九帖之九,乃米芾追述壮岁长沙之事。《书法大辞典》称为《岳麓诗帖》,吴其贞《书画记》称为《戏成帖》,《书法鉴赏大辞典》称为《戏成呈司谏台坐诗札》,蔡舜宁《米芾之书学思想与书法艺术研究》称为《呈司谏台坐诗》。1106年,米芾于汴京(今河南开封)担任书画学博士,荣宠优渥的仕宦生涯使他结交到一些中央层级的官员,陈瓘或许就是其中一位。陈瓘时任司谏官职。米芾在诗中提及30年前于长沙浸泡泉水之事,对比今日因病困顿之况,  相似文献   

18.
丁亥初秋,王友谊先生到泰山有活动。于是,笔者便有机会向王先生问字和采访。王先生不仅是著名书法家,也是书法教育家和书学理论家,于书法谈古论今,思维敏捷,往往语惊四座。他说:学习小篆,《泰山刻石》、《峄山刻石》都是临习的最好范本。如果写《泰山刻石》,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书法自学丛帖》中有165字本,可以由  相似文献   

19.
朱关田,字曼倬,浙江绍兴人,1944年生,书法篆刻专业研究生。现为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出版有《朱关田书历代咏物诗帖》、《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等。朱关田先生是蜚声书坛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却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在一次全国书协集会上,笔者没有按常规预约,见先生餐前正在休息室小憩,便径直去采访他,先生操一口江浙方言竟愉快地接受了。当我说明来意后,朱关田先生一语破的,另有新说。他说老  相似文献   

20.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于2011年下发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并于2013年下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中小学书法教育"进教材、进课表、进课堂、进活动"。目前,书法教师队伍是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其教学教研专业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本刊开辟"书法教育"专栏,旨在设立一个讲解书法理论与书法教学经验交流的平台,辟一角介绍书法家及其书法特点的空间,为广大教研员和教师更好地进行书法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士澍先生多年来在"两会"上呼吁国家应该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本期,我们连线苏士澍先生,来感受苏先生对书法教育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