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斐  陈玲霖 《青年记者》2009,(24):97-98
长期以来,“新闻自戈公而有史”的.论断奠定了戈公振在中国新闻史学界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一本洋洋洒洒的《中国报学史》成为戈公振一生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实际上,“戈公振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不可多得的全才”,除了对新闻史学的研究,戈公振在新闻教育、媒介经营、新闻实务等诸多方面都颇有见地和建树。  相似文献   

2.
戈公振先生长期从事新闻报业工作,是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学研究的第一个开拓者。一本30万字的新闻学论著《中国报学史》的出版,不仅决定了戈公振在中国新闻史学研究中的先驱地位,而且揭开了我国新闻史研究的新的一页。《中国报学史》的重要价值首先是在于她的系统性。该书按照时间顺序把我国从古到今的新闻事业作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戈公振为我们所勾勒的中国新闻事业史轮廓清晰明了,这正是由于其资料浩瀚,有史有论,内涵丰富殷实。  相似文献   

3.
吴翔 《传媒观察》2012,(3):36-37
正一、戈公振——开启中国新闻法制研究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不惟是中国新闻史系统研究的开始,同时也是系统研究新闻法制的开山之作。书中开宗明义指出:"报律一名词,见于光绪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日之上谕,至三十三年十二月始行颁布的《大清报律》"①;尤其是第六章《报界之现状》中第十七节《关于报纸之法律》,对于中国新闻法制进程,进行专门的总体记述和讨论。戈  相似文献   

4.
“空气中充满了新闻”.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戈公振先生说的。戈公振先生是新闻学先驱,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和我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家。关于新闻,他有许多精辟见解,其中一段话是这样说的:“空气中充满了新闻.到处都在等候新闻采访人。家家屋里藏着新闻,处处交易的地方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我国早期著名记者戈公振先生诞辰100周年,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政府在戈公振故居内举办了戈公振生平事迹展览,参观者络绎不绝。戈公振是我国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进步记者,又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人和我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家,他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我  相似文献   

6.
民国初年是中国社会政治局势动荡,政权频繁交替并立的时期,中国新闻事业因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促成了我国新闻教育的产生。在民初的新闻教育中,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所发挥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在新闻教育实践中提出的新闻教育思想,促进了当时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以后的新闻教育也有启示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民初新闻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结合当前我国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民初新闻教育思想对如今新闻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由东台市人民政府、江苏电视艺术家协会、江苏电视台联合拍摄的上下集电视剧《戈公振》日前在南京开机。戈公振(1890—1935),江苏东台人,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和我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工作者,曾先后任上海《时报》和《申报》的主笔。该剧以戈公振1914年进入上海新闻界至1935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年四月十五日下午,新闻研究所和北京新闻学会新闻史组就如何编写中国新闻业史举行了一次座谈会。新闻界老前辈萨空了同志、人民大学新闻系方汉奇同志、广播学院赵玉明同志、新闻所的负责人戴邦、谢冰岩同志以及新闻所的其他同志参加了座谈。座谈会着重讨论了有关编写中国新闻业史的一些问题。现将大家的发言综合归纳整理如下: 我国新闻业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报刊史作为一门学科,从戈公振算起,三十年代就开始研究了。戈公振的《中国  相似文献   

9.
戈公振先生是旧中国一位杰出的爱国新闻工作者;又是一位流芳后世的新闻学学者,对我国新闻业史作出了开创性研究;同时,他还是一位在我国早期从事新闻教育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人。戈公振先生集名记者、学者和教授于一身,三位一体,相互促进。今天,我只就他如何把三者密切地结  相似文献   

10.
戈公振是新闻事业的卓然实践者和新闻学研究大家。他从资产阶级新闻思想出发。坚持以“自由为体、西学为用”的现代价值取向,倡导新闻自由,把西方的新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当时最高水平的新闻实践相结合,第一个从平民角度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报刊在推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85年11月27日是我国著名爱国进步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和我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工作者戈公振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1890—1935),10月22日是他逝世五十周年的忌辰。为了纪念戈先生对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贡献,缅怀他献身新闻事业的美好品德,由全国政协文化组、文化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共同发起,于11月27日下午三时在全国政协礼堂三楼大厅举行“戈公振诞辰九十五周年纪念会”。在京的新闻界、文化界、出版界的知名人士及其亲属和新闻学研宄者、教育工作者共三百余人出席了纪念会。纪念会由戈公振先生的生前友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愈之主持并在讲话中介绍了戈公振的生平事迹。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会长胡绩伟,著名女作家陈学昭(书面发言,由戈扬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顾问谢冰岩,著名翻译家戈宝权,戈公振之子、美籍华人戈宝树博士,戈公振家乡的代表吴廷青等都在纪念会上讲了话。胡绳、周绍铮、周巍峙、王揖、姜椿芳、周而复、王子野、赵复三、萨空了、张友渔、邓季惺等出席了纪念会。现将这次纪念会上的发言刊载如下,作为本刊对戈公振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12.
戈公振先生是我国著名新闻学家,对新闻摄影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曾多次出国考察,寄回大量新闻图片.本文以《良友》为中心,系统考察了第22期至111期相关图像,论述了《良友》对戈公振国外行踪的图片报道,分国际联盟情况、苏俄情况、艺术情况三部分阐述戈先生从国外寄给《良友》的图片,并在此基础上解析了戈公振国外新闻图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蔡斐 《今传媒》2016,(10):22-22
蔡斐,男,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新闻与法律交叉领域。出版专著有:《新闻传播经典文献导读》《1903年: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戈公振新闻思想研究》《近代重庆新闻传播史稿(1897~1949)》《二十世纪影响中国的20大案》,并在《国际新闻界》《当代传播》《新闻记者》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由传媒智库研究基地推荐担任今传媒杂志2016年度“传媒与法”栏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4.
著名学者戈公振在其力作《中国报学史》一书中,曾指明:“米怜创《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其内容有言论、有新闻之记载,是为我国有现代报纸之始。”戈公振的这个观点为后来的新闻史研究者们所接受和沿袭。然而,我在阅读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后,觉得这个观点似乎是难以成立的,它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史学会首届学术研讨会,1992年6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广播学院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7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50多篇。会议期间,举行了三次大型学术报告会。先后有40多人次作了专题发言,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对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回顾与总结。主持这次会议的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方汉奇教授在题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的报告中,全面回顾了1927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发表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历程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他说,中国新闻史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27年到1949年,是其奠基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先后出版的各种类型的中国新闻史著作不下50种。其中,戈公振的  相似文献   

16.
当历史回到1815年8月5日,<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在马六甲创刊之时,这份当时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期刊就掀开了中国海外华文传媒的崭新一页.著名中国新闻史学家戈公振就在其<中国报学史>一书中高度评价它为"华文报纸第一种"、"我国有现代报纸之始".  相似文献   

17.
吕凌婧 《新闻世界》2008,(12):65-66
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新闻史专著。不论是在新闻学理和新闻史实的选择与评析上还是在编排体例上,该书在新闻史学领域的研究都是具有开创性的。不论是在当时还是今日,对该书的阅读和领悟对新闻专业的学生和新闻从业人员而言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蔡斐 《青年记者》2007,(20):91-91
戈公振在新闻学教育方面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他不仅先后被国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大夏大学等沪上名校争相聘为教授,主讲《访事学》和《中国报学史》,就连时任北大校长的胡适先生也亲自来函,意欲邀请他前往北京大学讲学。在大学讲课的同时,戈公振还亲自发起成立上海报学社,从事新闻学术探讨,组织短期新闻培训班等活动,使之成为旧中国时期上海地区存在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新闻学术团体。另外,他还先后两次出国考  相似文献   

19.
今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是新闻界老前辈戈公振先生诞生九十周年。在旧中国,戈公振是为新闻界进步人士所称道的新闻名将,一个思想上不断追求进步的严谨学者,又是中国新闻业史的先躯研究者。正确评价其人,承继他的学术遗产,对于尽快改变我国目前新闻学研究的薄弱状况,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这也是对他的诞辰的最好纪念。生平简略戈公振(一八九○——一九三五),江苏东台人。幼年时,曾在伯祖母办的庵学塾读书,后来入了东台高等学堂。他学习非常用功,差不多每门功课都考第一名。凡是读过的书,他都要求自己能默诵。  相似文献   

20.
戈公振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卓有建树的记者和新闻学者.他先后在旧中国有名的大报——《时报》和《申报》工作将近二十年,同时潜心进行新闻学和报刊史的研究,撰写有《中国报学史》、《新闻学撮要》等著作.一九二七年初至一九二八年底,他用自己的积蓄,游历了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考察并研究了这些国家的新闻事业.回国以后怀着爱国热枕,为改进我国的新闻事业奔走呼号.本篇介绍他回国以后不久,在上海复旦大学、大夏大学的演讲.这个演讲稿原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