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就是以普通百姓的视角,采访制作电视新闻,让普通百姓能参与和接受。当前,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报道视角平民化、报道语言平民化、报道者和参与者平民化及电视新闻写作和制作流程的平民化等。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要让受众爱看,让受众接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树立平民意识,采写的新闻要平民化. 所谓平民意识,就是指记者要抛弃因职业优势带来的优越感,改变高高在上和俯视一切的思维方式,自觉地关注平民并和他们进行平等交流的意识.所谓新闻平民化,是指在树立平民意识的基础上,以普通百姓耳熟能详的视角来采制新闻.  相似文献   

3.
潘宁 《传媒观察》2008,(4):40-41
走“平民化”路线是指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是其根本和核心。经济新闻报道“平民化”,就是要求,经济新闻报道能及时反映与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并能以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报道。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的最大特点就是新闻和内容贴近生活,选题平民化,以平民视角,从广大普通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以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生活的一种新闻形式。随着民生新闻发展,其弊端和问题也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化的表现方式关注和表现与普通百姓生存和发展相关内容的一种新闻。作为一种全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近年来民生新闻风生水起并成为平面媒体体现民生视角与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平台。各新闻媒体在民生新闻的报道上投入重兵,在民生新闻的挖掘和表  相似文献   

6.
所谓民生新闻,就是媒体利用平民化的视角、平民化的语言、关注民众生计的一种报道方式.民生新闻是近年来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普遍关注的报道重点.打开电视,翻开报纸,进入网络,民生报道随处可见,令人眼花缭乱.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呢?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媒体对经济报道的形式、内容会有不同的取向和选择,但无论怎样选择,把经济新闻写得普通百姓爱看、看得懂、看了有用,是做好经济新闻的“最高境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变换经济报道的“切入”视角,走“平民化”路线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志进 《新闻窗》2012,(4):109-109
一、在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框架下实现价值提升《现代汉语词典》中,“平民”的解释是“泛指普通老百姓”,而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是指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将报道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落实于普通百姓的身上。在新闻内容的报道上,新闻的选材应围绕老百姓所关心的话题,报道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的平民化就是以平民的视觉发现和报道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以百姓的角度来确定新闻的价值标准,以百姓的认知兴趣、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作为传播内容和中心,力求把普通百姓的工作生活、学习及喜怒哀乐等作为报  相似文献   

10.
李广义 《青年记者》2009,(18):79-79
所谓民生新闻,就是媒体利用平民化的视角、平民化的语言、关注民众生计的一种报道方式。民生新闻是近年来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普遍关注的报道重点。打开电视,翻开报纸,进入网络,民生报道随处可见,令人眼花缭乱。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呢?  相似文献   

11.
平民化代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从精美启蒙向大众化的转型,也是新闻运动中的一次革命。近年来,我们讲三贴近,讲民生、民意、民情,就是靠近百姓。平民视角就是要以普通百姓的视角.采访制作新闻.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社会民主进程的日益推进,平民视角已成为各媒体争取受众、扩大影响的利器,也是当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杨安 《传媒》2017,(2):42-43
以平民的视角去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这是民生新闻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民生新闻节目广受电视观众青睐的根源所在,而“以服务创造认可”“好新闻,凭良心”“您的事就是我的事”等节目理念决定了民生新闻独有的“平民化”“本土化”和“亲民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民生新闻历来是电视媒体的优势节目,自诞生之日起,由于其平民化选题、平民化视角和平民化诉求的报道方式,迅速圈粉,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但是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在改变传统媒体格局的同时,也使得受众的新闻接收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处不在的海量化新媒体新闻在民生新闻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分流着电视民生新闻的观众群体,使其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不断下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电视民生新闻要在新媒体语境下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必须创新改变,积极融入新媒体,实现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反映着时代 ,同时 ,它的报道形式和报道意识也深受特定时代文化心理结构的影响。在跨世纪的历史时刻 ,信息化、商业化、个性化的潮流更为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电视新闻紧随着这三大潮流 ,也显露出了新的发展态势。新闻报道平民化、新闻事件直播化、新闻主持个性化形成中国电视新闻的新风。一、新闻报道平民化“平民化”就是要改变以往自上而下向观众进行单向灌输的传播方式 ,代之以用平民的视角选取题材 ,用平民化的表现方式进行报道 ,用平等交流的心态达到信息的有效传播。这不仅是新闻报道方式和制作技巧的转变 ,更代表着…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简单地说,就是关注人民群众生活的新闻,反映普通百姓的衣、食、住、用、行,关注和表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与其他新闻不同,民生新闻以其平民化特色和内容的贴近性,更受读者欢迎。因此,民生新闻也逐渐成为各类媒体体现人文关怀和民生视角的主要平台,成为争相竞逐的焦点,在媒体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平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普通的人民”。电视新闻报道的“平民化”就是以平民的视觉发现和报道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以百姓的角度来确定新闻的价值标准,以百姓的认知兴趣、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点作为传播内容和中心,力求把普通百姓的工作、生活、学习及喜怒哀乐等作为  相似文献   

17.
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化的报道方式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生活生产状态的民生新闻,成为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的重要内容.济宁日报作为地市级党报,坚持服务党委政府与基层群众并重的原则,在做好民生新闻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平民化新闻与记者作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娥 《新闻前哨》2004,(1):36-37
平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普通的人民”。新闻传播中的“平民化新闻”就是指普通人民的新闻。这种新闻报道的主体是普通老百姓,报道的内容是普通百姓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喜怒哀乐等等。 平民化新闻是近几年才出现的。1992年从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开始,到现在遍布全国各个地方电视台形成的固定的“说新闻”阵地,可以看出平民化新闻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9.
新闻(广义)平民化是市场经济和新闻改革催生的必然结果,反映了新闻界传播观念的可贵转变。它以百姓的视角、亲和的姿态,报道百姓日常的酸甜苦辣,讲述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传递他们的声音和感受,评说社会中林林总总的现象和问题,同时,它为普通百姓打开了一条倾吐心声和参与传播的通道,使他们可以大胆地站起来,说自己想说的话,实现自己参政议事、体现自身价值的愿望,满足受人注目、被人尊重的心理。新闻平民化已在业界形成广泛共识,同时在业外深受百姓的欢迎。应该说,新闻平民化是整个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正>民生新闻以大众为收视对象,采用平民化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体现媒体对百姓的人文关怀。县级媒体距离百姓最近,开办民生新闻栏目具有独特的优势。以时效性为特征,加强对民生的关注民生新闻宣传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来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生计、生存,做好这类节目应该抓住新闻的时效性特征,准确及时地反映新闻事件,通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