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7日,由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与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实施的国家“十一五”重点文化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羌族卷》和全国少数民族古籍重点出版项目《羌族释比经典》两部书隆重出版问世,并举行首发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领导有: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四川省人大副主任张东升,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晏永和,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编委会主任李冬生、副主任李晓东。  相似文献   

2.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羌族卷》现在与读者见面了。在庄重厚实的红棕色封面上,印着“羌族卷”几个闪闪发光的金色大字。这一成果是近10年来四川省民委古籍办和全体编撰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协同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它抢救、汇集、保存了羌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文化成果,展示了羌族人民的无穷创造力和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是对羌族历史的客观、忠实的记录。  相似文献   

3.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羌族卷》现在与读者见面了。在庄重厚实的红棕色封面上,印着“羌族卷”几个闪闪发光的金色大字。这一成果是近10年来四川省民委古籍办和全体编撰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协同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它抢救、汇集、保存了羌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文化成果,展示了羌族人民的无穷创造力和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是对羌族历史的客观、忠实的记录。  相似文献   

4.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是《四库全书总目》之后,又一部规模巨大的古籍提要目录,也是现存最大的古代文献解题目录。该书是古籍研究工作者案头必备的查考工具书。笔者在参加国家清史项目《清人著述总目》的过程中,经常借助《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解决疑难问题,同时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在此针对其中所存在的失误之处进行辨证,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羌族阴阳观念历史悠久,贯穿于羌族古代思想文化中。文章以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的《羌族释比经典》为蓝本,对《羌族释比经典》中蕴含的阴阳学说的哲学观进行了剖析,阐释了在《羌族释比经典》中诸多反映世间万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阴阳相对的哲学思想。羌族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二分的,表现出明显的阴阳学说,由此产生的哲学思想阐明大自然中的一切都阴阳相配而生,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总规律。指出羌族传统文化的灵魂在羌族哲学,羌族哲学的主干在释比,释比的阴阳哲学观在《羌族释比经典》,《羌族释比经典》的哲学思想精髓在阴阳和谐。阴阳和谐贯通天地人三界,人与人和谐、人与鬼神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并使之达到万事万物和谐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2011年5月19日,记者对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家清史主体工程项目《清人著述总目》和《清史·艺文志》主持人杜泽逊教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7.
撰写古籍提要,关键是撰写者必须精读原书,审定者必须详核有关资料,才能保证精确无误.清乾隆时撰成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广泛地评价了我国流传的古籍,可为读者阅读古籍的入门必读.但是《提要》的撰写人和审定人彼此脱节,撰写人良莠不齐,审定人仅就表面文字而不详核原始资料,因此多有技术性的失误.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羌族学者耿少将撰写的首部全面梳理羌族发展历史的巨著——《羌族通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6月19日四川省羌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汶川县召开之期,同期举行了该书首发式。该书出版后得到学术界和媒体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评价,毛志辉、余传诗等学者曾专门撰文在《解放日报》、《中华读书报》等报刊上评价此书。  相似文献   

9.
清朝中叶,乾隆皇帝下令纪昀等纂修《四库全书》,并将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所撰写的古籍提要汇编成《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这部《总目》共200卷,著录收入《四库全书》的古籍3461种,73909巷以及未收入《四库全书》的存目6793种,93550卷。卷帙浩博,为亘古所无,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最后而且最巨大的一部官修目录,对后世学术思想影响巨大。因此,研究它的目录体系,对继承与发展我国古典目录学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萧建新、杨国宜教授校著的《〈新安志〉整理与研究》一书,30万字,竖排繁体,精装塑封,2008年1月由黄山书社出版。该书为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成果,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古籍整理项目,并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安徽师范大学出版基金等的资助。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规模庞大的一部丛书,是中国历史上丛书之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的编纂是对我国乾隆以前古籍的一次大清理,既是一件学术史上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桩影响久远的大事,对清代乃至后人的目录、校勘、辑佚、丛书的编纂、刻书事业的兴盛与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四库全书》在编纂过程中以及在成书以后,围绕全书产生了一系列著作。《全库全书总目》是在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所产生的一部目录巨著,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提要书目,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纪昀等编纂。在编纂…  相似文献   

12.
宋迪 《文教资料》2008,(20):70-7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采用的四部分类法是中国古代目录的典范,我国古籍的分类大多沿用此法,而这种分类法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本文试图从目录学的角度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分类作一个粗略的研究,以求能找到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古籍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3.
顾怡 《文教资料》2014,(31):41-43
本文以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出版的浙江杭州刻本《四库全书总目》为底本,并参考武英殿本《总目》,通过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所收版本的存目书的比较研究,找出《总目》清代别集存目提要中存在的书名、卷数、作者及内容方面的讹误和疏漏之处几则。  相似文献   

14.
由李灵年、杨忠主编 ,陆林、陈敏杰、王欲祥、李灵年编著的《清人别集总目》 ,2 0 0 0年 7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此书已获江苏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第三届全国古籍整理图书一等奖、国家图书提名奖 (二等奖 )、安徽图书一等奖 (省政府级 )。此书第一次印刷已销售一空 ,第二次印刷正在进行中。《清人别集总目》获多项大奖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典目录之集大成者,但由于时代条件、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限制,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讹误之处.以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对《四库全书总目》中《唐子西集》提要多处讹误的辨证为例,梳理馆臣在编写提要时出现的知识性和观念性两类舛误,并对馆臣评价唐庚与苏轼关系失实的原因进行探究,帮助进一步了解《四库全书总目...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一批研究者共同努力,九十年代初诞生了一部研究中国通俗小说的巨著《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这部巨型学术著作,涉及到目录学、版本学以及小说史论等各个领域。中国通俗小说浩如烟海,半个多世纪以来从事中国通俗小说研究者,一直期待有一部系统全面的工具书,《总目提要》的问世在国内外影响很大。本文仅从目录学的角度,对《总目提要》作一扼要评价。一、目录体系完备精当中国通俗小说目录学方面的著作,影响最大的有两部:一部是孙楷第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另一部是阿英的《晚清小说目》。比之孙楷第和阿英著作,《总目提要》的目录体系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17.
《丽水畲族古籍总目提要》于2011年1月出版,作为区域畲族历史文献资料的集成,文本内容体现了区域畲族的历史状况和独特魅力。从外部因素分析,此书还有以下四个方面值得肯定,即编纂艰辛但成果斐然、区域民族文化的传承、丰富完整的资料体系和为畲族文化的研究开辟了更广阔的门径。  相似文献   

18.
古籍保护与利用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古籍普查登记、古籍保护与修复、古籍整理出版与研究利用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力争建立《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和中国古籍数据资源库,使我国古籍得到全面、科学、规范地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四库全书总目》,原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全书二百卷,另卷首一卷。它是清代最大的一部解题书目。爱新觉罗弘历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借“稽(考也)古右(崇尚也)文之名,设立四库全书馆,广征古今图书,通过严密审查,挑出三千四百余种,编成我国古代篇幅最人的一部类书——《四库全书》。在编选过程中,每当一部书籍校订完毕,就由馆臣拟写一篇提要,放在书的前面。把这些提要汇成一书,称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此书虽由乾隆第六子永熔领衔主修,但整理加工和总其成的去口是纪昀。本书初稿完成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在此后大约七、八年的时间内,随着《四库全书》的不断补充和抽换,内容有过几次增减。至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式写定,并在这年由武英殿刻版。本书著录收入《四库全书》的古籍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同时,将被认为“词意抵  相似文献   

20.
省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等单位主办的,由省古籍整理编审委员会主任、省教育学院教授吴孟复主编的《古籍研究》季刊,从去年秋季创刊以来,至今已出版了五期,第六期亦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