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知道"谷雨"这个节气,源于母亲的"谷雨前茶"。每到三四月间,万物吐绿,母亲就会去村子西边的山坡上采茶。满山坡的茶树,分到一户农家,也就四五畦。我们家的茶树就在渠道的边上。水渠经常没有水,倒是那几棵大大的栗树,总会不知不觉地吸引我们的目光。谷雨前的茶叶,很嫩很嫩,那淡黄的绿色从深绿色的茶丛中探出来,像孩子调皮的眼睛。那茶叶,小小的,窄窄的,一个梗上就长一两片。  相似文献   

2.
茶趣     
茶,是世界上不含咖啡因的饮料之一,与咖啡、可可齐名,是解渴、提神之佳品。今天,我准备泡一杯茶尝尝滋味。我打开茶盒,只见满盒的茶叶有粗有细,散发着幽幽的清香。我用手指轻轻捏了一小把茶叶放入杯中,再用沸水一冲,它们个个像淘气的小孩儿,上下翻滚着,有的两片叶子交错在一起,像在跳圆圈舞,怪有意思的!渐渐地,这些茶叶才像被驯服了的小兽,静静地浮在水面上,像是睡着了!过了好一会儿,茶叶又摇摇欲坠了。有的像小蝌蚪,摆着尾巴;有的像被秋风吹落的树叶,轻轻地沉落到杯底;还有的像一个个“流浪儿”,东奔西跑,不知该定居何处……该品茶喽!我迫…  相似文献   

3.
就像每一种茶叶都有她自己曲折离奇的故事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从高考前品味父亲送来的那杯暖心茶,到成为传授茶知识的教师,再到成为梧州茶厂党支部书记、副厂长,乃至成为高级农艺师、"广西劳动模范""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创新企业家",如歌岁月充满了值得回味的隽永旋律。1缘分:源自"一杯茶"1961年3月我出生于广西藤县藤城镇。1978年毕业于广西藤县高中,正赶上国家恢复高考。要说我与茶叶的缘分,就始于高考前夕父亲送给我的那包"提神醒脑"茶。  相似文献   

4.
米茶     
童年清苦的生活不乏温暖的情节,"米茶"的香气一直弥漫着我的回忆,并时时提醒着我:一粒都不能剩下。城里人喝茶,那茶当然是指茶叶茶,不放茶叶是不能叫做茶的。乡下就不同了,白开水也叫茶,若是在水里加进少许的大米,再烧开,那就不是白开水了,乡下人叫做米茶。  相似文献   

5.
揉茶的母亲记忆中,没有机械设备来把茶叶制作成品。妹妹采摘的茶叶把阳光与雨水都带到灶头,等着母亲搓揉。茶叶是不能隔夜处置的,因此,这一天晚上,母亲再累也得在料理清楚灶头上的事情后,烧起铁锅,揉制茶叶。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一组简单的动作:把鲜叶放到铁锅中,让柴火升腾出一种热度,母亲卷起衣袖,手伸进滚烫的铁锅中,对经过升温的茶叶使劲地搓揉。  相似文献   

6.
作为班主任,每当与学生谈心到口干舌燥之时,或亲切有加或心绪难平地送走学生之后,我首先想到的是倒上一杯水,滋润干渴的喉咙。每到心情畅顺的时候,也会沏上一杯茶,慢慢品尝。然而这时的我,大都是眼睛盯着茶杯,脑中全是学生的影子。至于茶叶在沸水冲泡之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却常常熟视无睹,不太在意的。偶然一次,难得身心清闲,忽然有了茶兴。神闲气定地取杯,放茶,倒水。习惯地先洗一洗茶,把那些浮在水面的杂质(包括一些茶叶)毫不吝惜地倒掉,只剩下那些沉在杯底的。我想,浮在水面的茶叶或许品质不是很好罢。再次往杯中倒入沸水,留在杯底的那…  相似文献   

7.
行一世清香     
正我的朋友聂勒是个佤族人,黑脸,写诗。他在冬天开始的时候送我一盒茶叶和一百多个核桃,他交代说,核桃是他家种的,茶是佤山产的。我闻闻茶叶,摸摸核桃,看看聂勒,他的眼球很白,因为皮肤黑的关系。他的眼睛里有一种遥远的东西,虽然他已经来到昆明十多年,读了大学,在出版社工作,但还是很遥远。我把他送我的茶放些在茶杯里,倒上开水,少顷,  相似文献   

8.
1.算式=2001,确定数和。 2.小商贩从批发市场进了一批笔。他出售给顾客的价格要么是每支5元,要么就是每3支10元。而这商贩用这两种方式出售所获利润都是相等的,则笔的批发价是多少? 3.娜塔莎和茵娜各买茶叶一盒,盒内装有同样多的小袋茶,而每小袋茶叶可冲2或3杯茶。结果娜塔莎的一盒茶叶冲了41杯,茵娜  相似文献   

9.
妈妈爱喝茶     
我的妈妈平时喜欢喝绿茶,她能一口气说出喝绿茶的种种好处,我一直以为她的茶知识很丰富。有一天,妈妈的朋友从太湖回来,送给妈妈一盒“太湖碧螺春”,妈妈十分喜爱它,把它放得很好。休假日,妈妈找了几个“茶友”到家中品茶。只见妈妈拿出茶具,用温水浇一遍杯子,说是“温好了杯子”。然后,妈妈在杯中放入少许茶叶,再用虎跑水冲茶,一杯杯清香飘逸的茶放在了茶几上。看着妈妈这么郑重其事地沏茶,大家也好像都沉浸在茶的文化中了。大家优雅地端起茶杯,细细地闻着茶香,啧啧称赞:“很香很香!”“好茶好茶!”突然,一位阿姨说:“啊!俞国娣,茶叶长毛了…  相似文献   

10.
纯真年代     
笔尖轻轻停滞,一丝笑容滑过唇间,用手指拨动那纯真的一瞬,她还会抱着一卷书香来街亭等我吗?可莹病了没来上学,可她也该打电话来向我问问学校的情况啊。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电话铃响了。那一阵清脆的铃声敲散了我不安的情绪,我跑去接电话,母亲却先接了。“哦,哦。他不在,没回家,好,再见。”母亲生硬地回应了几句,便挂了。我想问问找谁的,却又打住了,因为母亲端着茶向我走来。她把茶放在我桌上:“电话是找你哥子腾的。”我不作声,点了点头。茶还冒着白烟,我大大啜了一口,想了会儿,就跑下楼去了。临走时母亲的话飘进我耳中:“小家伙又跑了,一…  相似文献   

11.
校刊采珠     
平凡,真的可怕吗?一壶茶给人的清香是茶叶赐予的。少了一片茶叶,看似不影响茶的味道,其实不然,丢进这一片,整壶茶便有了它的芳香。品茶之士赞茶之清香,并不会单独提及一片茶叶,可它却平凡地继续创造着价值。人生也像这一片茶叶,在平凡中努力创造着自身价值。那关于伟大的梦还是留给美好的想像吧!——钱柳健(摘自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海韵文学社《海平线》)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老是对自己没信心,无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是这样。总是很在意别人的看法,这使我很懊恼,为什么我会这么没主见。可有时我也爱一意孤行,我行我素。这是不是少…  相似文献   

12.
三峡物产丰富 ,“绿茶”就是特产之一。听长者说 :“三峡绿茶可分为 :珍眉、剑毫、碧峰几大类 ,又以云雾中采摘的毛尖茶为佳口。”品茶可以明目、清脑、提神 ,还可陶冶人的品质和情操。我喜欢深绿尖尖的茶叶 ,用沸水一冲 ,冒出片片小丫。喜欢那缭绕的丝丝蒸气 ,芳香扑鼻。我记不清何时开始迷恋沏茶。只知道 ,每逢闲暇 ,便取出一盒沏茶用的工具。望着那翠绿欲滴的茶叶 ,心中不由地升起一丝喜爱之情。闻着那弥漫于屋内的阵阵清香 ,便会被那浓郁的味儿吸引。抚摸着那把雅致的紫砂壶 ,就仿佛回到多年前 ,自己摇身一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 ,欣赏壶…  相似文献   

13.
茶·水     
泡了一怀茶水,看到那漂浮的茶叶一片一片地沉落,而水也由清澈变得青绿并且散发出一缕缕清香。突然联想到那泡水之前一粒粒坚硬的茶叶不就是年轻的我么,那么不服世事,顽固不化。或许茶叶嚼起来也香,但是我从未泡了一怀茶水,看到那漂浮的茶叶一片一片地沉落,而水也由清澈变得青绿并且散发出一缕缕清香。突然联想到那泡水之前一粒粒坚硬的茶叶不就是年轻的我么,那么不服世事,顽固不化。或许茶叶嚼起来也香,但是我从未听说古人把嚼茶叶作为品茶的一种方式。我想因为那种行为粗鲁无知,难以品味出内涵,就如酒没有经过长时间酝酿是不会香的一样。刚刚泡好的茶叶,浮于水面,显现出那骨子里的自傲,而它下面的水还是原来的水,惨淡无味,感觉两者有仇,或是互不相干的陌生人。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叶渐渐被水融化,变得温顺自然,而水似乎也渐渐受到感染,变得青绿,开始飘散清香。展开的茶叶变得低调,开始下沉,直到所有的茶叶都沉淀杯底,而此时水的色香却达到最佳,茶与水看上去如此协调融洽,勾勒出一幅天水相接的完美画面。年轻,正如此茶,充满韧劲,却易孤芳自赏;勇于拼搏,却也顽固不化。正因为年轻,觉得一切都有可能,满脑子理想主义,听不进父母保守的经验,看不惯世态炎凉,颇有一些愤世嫉俗。面对生活的种种现实,处处碰壁,却因为固执保持着毫无理性的作为。终于熬不住了,慢慢地,开始总结,开始反思,渐渐地敞开胸怀,承认生活中不好的一面,接受自己的缺点不足,学会勇敢面对困难挫折。现在的我,是那些尚在敞开怀抱的茶叶,依然有些青涩,有些懵懂。但是我想,我希望,我也知道,以后的我会像茶叶那样随着时间慢慢沉淀,把清香融于水中。沉淀不代表被埋没,而是以宽阔的胸怀接受一切,却只用积极的一面去面对生活。成长如茶,之初轻浮于世,而末沉淀于心;生活如水,之始平淡寡味,而终清香自然。没有什么一开始就是完美,耐人品味的,总需要时间的雕刻修整,无论是你的生活,还是你的梦想。  相似文献   

14.
真实的谎言     
我是个乡下孩子。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己。一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的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囔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  相似文献   

15.
<正>记得那一次考试失利,失落的我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闲逛,眼前的一切似乎都引不起我的兴趣。一次一次的失利,似乎已经使我麻木了,但是内心又无法摆脱种种无名的烦恼和无奈。回到家里,母亲正坐在沙发上等我,她泡了一杯茶给我,叫我仔细观察。看那点点茶叶,在滚烫的水中舒展嫩蕊,上下浮沉,自有一种从容、安静却不沉沦的积极。呷上一口,立刻舌底生津,涩中带甘,余香满口,而且流经血脉,暖彻心肺。我突然有所领悟,其实人生何不似这茶?一次一次地被沸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个乡下孩子。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地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囔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  相似文献   

17.
半盒将军烟     
周末回家看望母亲,和母亲闲聊些陈年旧事,午后的阳光射进屋内,暖暖地照着屋内的一切,让人觉得懒洋洋的温馨。我无意中被角落里一处亮光吸引过去,那是阳光照耀下的一个烟盒,拿起一看,是半盒未抽完的将军牌香烟。母亲见了,叹口气,说:“那是你爹剩下的……”我的心底最深处突地被什么东西重击了一下,不禁回忆起了所有父亲与烟的往事。  相似文献   

18.
行一世清香     
我的朋友聂勒是个佤族人,黑脸,写诗.他在冬天开始的时候送我一盒茶叶和一百多个核桃,他交代说,核桃是他家种的,茶是佤山产的.我闻闻茶叶,摸摸核桃,看看聂勒,他的眼球很白,因为皮肤黑的关系.他的眼睛里有一种遥远的东西,虽然他已经来到昆明十多年,读了大学,在出版社工作,但还是很遥远. 我把他送我的茶放些在茶杯里,倒上开水,少顷,水变成了深秋的颜色,褐黄.重些的茶叶,已经沉到了底,轻些的浮在水面,降落伞一样缓慢地一片片打开,然后旋转着落下去,很慢,仿佛水里面有微微的风,并不是直线下落,而是飘摇着,叶子就是在水里也保持着应有的风度,它们没有像炸弹那样落下去.看着表面的茶叶一片片松掉,散开,沉下去,直到最后一片落定,水色变深沉,心也就静了.  相似文献   

19.
编者推荐:此文出彩处是"邻居老王头说他家里没茶叶了,我把你送来的那盒‘大红茶’送给他了"——曲径通幽!  相似文献   

20.
茶话人生     
<正>我素来不怎么喝茶,即使喝茶,也仅仅是为了解渴,从来也没有什么讲究。但今日忽然想去细细品味一下那苦巾带甜的滋味。我泡出了两杯茶,用的是同样的茶叶、同样的水,唯一不同的是水的温度。沏出的两杯茶却截然不同:茶香袅袅与平淡无味,苦中带甜与略有茶香,色泽碧绿与几乎透明。同样的茶,甚至连杯子都是相同的,只是温度的不同,就使两杯本应相同的茶产生了如此差异。用沸水冲沏的茶叶在杯底完全舒展开来,似乎这一杯茶不仅仅是饮品,更是变为了一件艺术品。而那杯温水冲过的茶,茶叶僵硬地漂浮在水上,只是有气无力地散发着它若有若无的香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