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这一论断,指出了价格体系改革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紧迫性。不改革现行的价格体系,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便无法进行。我国目前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是在改革旧中国极不合理的价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历史上,它对于保证我国计划经济制度的建立、稳定市场物价,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们长期忽视价值规律和其他历史原因,致使不少商品的价格既不反映价  相似文献   

2.
价格体系的改革已经拉开序幕,我们的目标是要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适应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价格体系。要实现这个目标,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对社会主义社会价格形成基础进行深入的讨论,这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生产价格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价格改革是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环节。我国原有的价格体系是在产品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的产物。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比价关系极不合理,特别是农副产品与原材料价格偏低。这种在历史上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的价格体系不符合商品经济的要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它的弊端日益暴露和明显了,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已起不到促进作用,非改不可。而价格改革又是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重要条件,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按照中央的部署,我国现在正在进行价格体系的改革。从前段改革的实践来看,传统的稳定物价观念,还在严重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妨碍着人们对价格体系改革的正确认识和价格体系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试就传统的稳定物价观念的主要内容和错误及其危害,科学的稳定物价概念的主要含义以及如何按照科学的稳定物价的要求,搞好价格体系的改革,稳定物价,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价格体系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各项经济体制的改革,包括计划体制和工资制度的改革,它们的成效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格体系的改革.其中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重要条件,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按照中央的部署,我国现在正在进行价格体系的改革.从前段改革的实践来看,传统的稳定物价观念,还在严重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妨碍着人们对价格体系改革的正确认识和价格体系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试就传统的稳定物价观念的主要内容和错误及其危害,科学的稳定物价概念的主要含义以及如何按照科学的稳定物价的要求,搞好价格体系的改革,稳定物价,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价格,是市场调节最深刻,最有效的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经济改革日趋深入的今天,价格体系的改革已经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马克思的价格理论认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价值或价值的规律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必然要借助其外在的价格形式,并通过价格的波动来实现。因此,要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合理的价格体系,就必须认真研究价格在市场上的波动类型,科学把握引起市场价格波动的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种商品经济要求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的调节作用,而价值规律和市场对生产与流通的调节作用是通过价格变动来实现的.因此,“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重要条件,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略就价格体系改革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对价格体系正在进行改革。改革的性质,是对不合理的价格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实践表明,这种调整对于理顺原来不合理的价格体系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也不可否认,对于价格体系结构性调整的模式,以及其中的许多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改革以来通货膨胀的若干认识林俊国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价格体系极不合理,但由于长期采用计划配给,冻结物价,使本该出现的物价上涨隐蔽下来。改革以来,我们引进了市场机制,改革了不合理的价格体系,使价格成为反映市场变化的信号...  相似文献   

11.
物价问题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尖锐问题。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的决定指出:“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合理的价格是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重要条件,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这就充分说明了全面改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价格改革起自七十年代末,是一系列改革中起步较早的一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无不受价格的制约,合理的价格体系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剂,且价格改革本身又有很大难度,所以它又倍受重视,成为一系列改革中的“重点工程”。国家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需要,打破了计划价格传统观念,对现行价格不断进行调整并适当参与市场机制,给价格体制在经济运行中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几年来,价格改革在没有现成模式可循的条件下,边探索、边实践,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以搞活企业为巾心的城市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同时,也为了改革多年来形成的不合理价格体系创造条件,国家允许企业在完成国家计划后所超产的生产资料,可以在国家定价的基础上,在规定的幅度内实行加价自销。因而,目前我国同一生产资料有两种价格,即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从三年多实践来看,计划外开放部分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面简称《决定》),为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绘制了清晰的、令人振奋的蓝图。《决定》的内容很丰富,本文仅就价格体系改革的规定谈谈学习的体会。一、价格体系改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过程中,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使之符合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由此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六年,八年中国家逐步对价格进行的调整主要有:提高了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各种粮食价格平均提高了1.2倍。采掘工业产品提价55%,原材料工业产品提价45%。城镇居民供应的粮油除外,食品价格提高了59.8%,副食品价格提高了86.2%.轻工业产品做了有升有降的调整,升降相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的价格改革,物价总水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价格改革措施的出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否说明价格改革必然会导致物价总水平较大幅度的上涨呢? 众所周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的20多年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忽视了价值规律的作用,使得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人们所面对的市场价格,处于一种极不合理的状况:一方面  相似文献   

17.
改革与发展中的经济平衡问题──学习陈云同志的有关思想卫兴华陈云同志是搞经济工作的行家、高手。他的有关经济思想和理论,对我国目前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陈云同志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他常从改革与发展统一的角度,从不同...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中学校和后勤实体之间必然存在对服务价格的认定和结算问题,此问题不解决,改革难以进行。 1.后勤系统价格机制的现状与问题就高校整体而言,传统价格体系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服务无偿化,价格信号的引导与后勤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时 ,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 :“不改革政治体制 ,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 ,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 ,我国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要求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而行政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改革就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 ,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 ,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政府职能、政府机构、人事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它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而且这些改革是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在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同时.也明确提出:“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把它规定为必须努力实现的关系全局的十项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正确认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