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力学作为一门科学,对于人类的发展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力学改变了人类生活的现状,也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历史.力学的发展历史,经历了萌芽时期,静力学发展时期,动力学发展时期,刚体力学和应用力学发展时期,近代力学发展时期和现代力学发展时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力学有着自己的特征和表现.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力学在创新和学科交融方面,又展现出了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荒漠是指覆盖在地表的沙漠化土地。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所造成。它生成于地质时期,发展在人类各个历史时期。人类必须吸取历史教训,尊重自然规律,才能遏止荒漠化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是人类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教育,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且关键的时期。笔者通过创新语言环境、创新教师语言、创新故事创编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正好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始初步形成时期,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时期。那么什么是美育呢?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莆田学院学报》2015,(3):68-71
从艺术所代表的是人类对审美的追求,科学则代表了人类对真理的探索为切入点,以古希腊艺术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及现代艺术时期这三个时期西方美术发展历程为研究视角,探索艺术审美与科学求真之间的互动与融合规律,为美术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叫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出现以后,各个历史时期自然和经济、政治地理现象的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及其规律的学科。地理环境是人类生活的自然基础,它对人类社会的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学前教育时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关键的时期,人在幼儿时期是敏感的,在这个时候学习语言是最好的,在幼儿时期应该注重幼儿语言思维的培养,拓展幼儿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信心。  相似文献   

8.
<正>中学生正好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始初步形成时期,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时期。那么什么是美育呢?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  相似文献   

9.
时代的进步离不开人类的创造,创新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主旋律。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在幼儿时期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思维、性格以及人格的黄金时期。如何在美术的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应该探索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从中国猿人到山顶洞人) 甲、人类发展的三个阶段社会发展史上告诉我们:人类是劳动创造的,人类是类人猿不断用双手劳动获取生活资料渐渐演进而来的。从猿到人主要的关键,在於手的本身由猿的手变成了人的手,能够使用和制造最简单的工具。从这时开始就到了人类发展史的时期。这个时期内人类的演进过程是现代人和类人猿之间的链索。就现在的知识可以把这个链索分成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清代,人类开发干预与转为干冷及温干的气候相共轭。清末为维护统治,实行的“放垦蒙地”、“移民实边”政策,是破坏鄂尔多斯生态脆弱地区的植被、诱使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土地沙化的主要社会趋动因素。然清末放垦并不是造成鄂尔多斯草原沙化的主要原因,而是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生态脆弱的覆沙地区人类过度利用,或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诱发引起。第三、四纪以来,青藏高原隆升造成该地区生态脆弱性,是易于发生土地沙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开发利用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的地上咸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开展了不同灌溉周期试验.在流动风沙土和荒漠林土两种类型的土壤上,各设计5d、10d、15d、30d 4个灌溉周期,灌溉水均为28 g/L的地下水,灌水定额相同,均为1250 m3/hm2,研究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灌溉周期对土壤水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周期的增长,土壤水分明显减少;不同的灌溉周期,灌溉周期短的样地表层土壤电导率高于其它样地,但土体中层电导率低于其它样地,原因是较多的灌水把盐分向下层淋洗.  相似文献   

13.
哲学视域中的土地资源与资本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资源 ,土地和资本都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建构起来的。尽管土地具有社会特征 ,但它主要作为自然资源起作用 ,对人类的经济活动及其他存在方式的影响主要是自然维度的。相反 ,资本虽然最初来自对自然资源的改变 ,但它主要是一种社会资源 ,对人类发展的塑造主要是社会性的。资本代替土地成为主导资源 ,是人类历史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4.
从公元前200年左右匈奴冒顿单于首次统一大漠游牧区、公元前100年左右汉武帝首次统一农耕区到1820年"中国"疆域最终底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此期间,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先后建立了若干个汗朝,它们或与中原王朝遥遥相对,或进入中原立国,或一统天下,既开创了古代中国长达一千数百年南北朝格局,亦肇始统一大漠与泛农耕地带或一统整个中国陆疆的伟业。"大漠游牧文明板块"在中国疆域形成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和巴尔扎克的《沙漠里的爱情》,是两个个人历险故事,有着相似的情节模式和共同的以热爱生命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但在《热爱生命》中人与兽对立,表现出人类中心的思想,是人道主义思想的局限;在《沙漠里的爱情》中,人与兽和谐相处,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是人道主义博爱思想的拓展。这充分表现了美国文化与法国文化的不同民族特色,表现了两位作者所处的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锡林郭勒草原受自然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草原退化、沙化、沙漠化严重,草地植被受到破坏,草地生产力下降.草地利用性能降低,土壤受到侵蚀,土质变粗沙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加剧,鼠、虫害和毒草繁衍发生。受害面积不断扩大,引起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研究锡林郭勒盟草原退化、沙化草地现状和建设措施,对于牧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阐述锡林郭勒盟草原退化、沙化、沙漠化草地入手,针对性地提出了5项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7.
西汉王朝十分重视统计事业,在户籍、土地、税收、图书典籍征集与整理、军事、建筑以及山川、河流、天文星象的确认和统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史籍资料,丰富了中国古代统计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界对千人类职官存在一些片面的理解和错误的论述。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充分占有和全面梳理后认为,千人类职官的出任人员没有民族成分的限定,官级与司马平级;千人有时作地名用,指千人部众的屯驻地;千人类职官如"左千人、左骑千人"中的"左",当取"副"之义,即"副职"。  相似文献   

19.
辽阳,自战国时期开始,直到后金政权的建立,一直是东北地区乃至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中心。中原地区的汉文化通过陆路与海路,经辽阳城而远达东北各地。辽阳成为中国北方各族融合、交流的聚合点,也是中原王朝在东北地区设置行政机构最早的城市,它的建制沿革与编年体系是东北地区最完整的历史序列。弄清辽阳城历史的建制沿革,对于我们揭示东北地区的历史编年和分期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检索与考古发现相结合,对辽阳城的历史建制沿革及其地名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相似文献   

20.
北京南苑地区在元明清三代都是皇家苑囿,清末民国年间被垦为农田。各个时期的国家制度与政策对此发挥了关键作用,显示出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对于环境变迁的影响。本文讨论制度与政策刻意保护之下的南苑历史自然面貌、制度与政策被迫松动后的南苑土地开垦、清末全面招垦后南苑土地功能的急剧转换与聚落的迅速增长等问题,由此探讨制度与政策因素对区域环境变迁的影响,并为认识当代社会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