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庞金殿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5):80-82,86
志怪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式形成并兴盛繁荣,它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有重要地位和价值。而一些中国文学史教材中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艺术特征却重视不够,论述有失偏颇。本文结合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作品,从三方面简要论述了志怪小说的主要艺术特征,并对其进行辨证,说明志怪小说的艺术特征标志着我国古代文言笔记体小说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方面已臻成熟,它在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志怪小说发展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数量繁多、作者队伍庞大、题材广泛、内容多样、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的繁荣局面。究其原因,首先当赖魏晋南北朝昌炽的宗教迷信;其次是时“谈风”盛行;第三此期历史著述和文学创作的兴旺、发达对志怪小说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此三个方面原因,使魏晋南北朝成为我国志怪小说发展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自觉之后,小说迎来了一个发展的转折点。魏晋南北朝的小说总体上呈现出篇幅短、受"实录精神"影响大的特点,而志怪小说则更为明显的表现出真实性与虚构性的统一。干宝的《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突出表现了这一文体特征并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佛教因果报应观念的传入,对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不仅影响了我国古代小说家的思维模式,还影响了我国古代小说的结构模式,成为我国古代小说创作的一种最常见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先秦两汉志怪小说的深厚底蕴和深刻的社会原因,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发展进入成熟时期。唐传奇在此基础上的崛起,有其深刻的学渊源、学环境和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蒲松龄又化腐朽为神奇,使《聊斋志异》拔地而起,把言小说推向历史最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独特形式。魏晋南北朝时以《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和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就是它的滥觞。志人(或称轶事)和志怪是笔记小说的两大主题。明清轶事小说,是《世说新语》一类志人小说的余波。明清时期轶事小说的发展有三个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中存在着诸多的以相同或相近事件为原型的“同题故事”,并且这些故事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呈现出迥异的面貌。文章从故事情节、文学趣味、细节描写三方面对魏晋南北朝小说集中先后出现的这类故事进行比较研究,从微观角度进一步分析出其中存在的细微差别.透视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在艺术效果提升方面的逐步发展和可喜进步,进而探究造成这一文学现象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宗教迷信思想弥漫的时期,在这一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传统儒学意识形态控制力受到冲击,原属"子不语"范畴的神怪传说和街谈巷语开始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端,志怪小说由此产生并逐渐繁荣。在众多的志怪小说作者中,陇右人王嘉就是最著名的志怪小说作家之一。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今甘肃秦安县境内)  相似文献   

9.
说起我国小说,总会想起悠悠古源头上的瑰丽神话,它们以深刻隽永的思想性和大胆奇异的虚拟性而经久不衰。魏晋南北朝时期,荒诞怪异、曲折离奇的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更引人注目。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始于内容上现实性很强,艺术上结构、情节、语言、  相似文献   

10.
庄子—中国短篇小说之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文学史家的研究,我国的小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之后,才始具雏形。北大中文系《中国小说史》说:“在艺术上,这个时期的小说虽然还不成熟,但开始有了较完整的结构,也注意到人物性格的刻画,出现了一些较精彩的篇章。”又说:“唐传奇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次大飞跃,它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了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使得生命意识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典型音调,最具特色的是志怪小说,在各种玄妙莫测的奇幻虚构中,表达了魏晋人对生命理想的追求。文章以《搜神记》为主要参考对象,以当时艰难的生存状态为出发点,从小说中剖析魏晋士人对自在自为的生命方式的向往,对圆满的生命现状的渴求以及对长生的终极期盼,以此来解读魏晋志怪小说中人的生命追求。  相似文献   

12.
志怪小说酝酿于先秦,成熟于西汉,到魏晋南北朝进入了繁荣时期,此时的志怪小说在艺术上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思想:崇尚世俗人性美、崇尚道德人格美、崇尚智慧滑稽美、崇尚古朴自然美。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篇从文学史角度勾勒我国古代幽默微型小说发展轮廓的研究论文。古代幽默微型小说滥觞于先秦寓言,生长于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说,受传奇影响,唐代更进一步,至明清进入成熟期。文章对每一时期幽默微型小说的发展状况、形成原因和艺术特色,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将动物人性化是保存下来的早期志怪小说的主要内容。对这些动物故事的描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当时社会思想发展的一个最有力证明。文章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中有代表性的“蛇”故事文本的阅读分析,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些志怪故事的产生及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内容,在报恩观念和幻化观念中寻求人性化故事的合理解释,获得对中国民俗信仰的深层理念和中国文学生命移植原理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韩婷 《文教资料》2006,(35):88-90
鬼崇拜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在魏晋南北朝这一中国历史上特定的历史时期,鬼作为志怪小说中的一种意象,有着丰富的人性内涵。  相似文献   

16.
讽刺小说是按形象性质和题材领域划分的一种小说类型。明清讽刺小说之所以走向成熟它主要受先秦寓言故事,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唐宋话本的影响。无论从题材类型、结构模式,还是创作手法、艺术风格,都为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除了形态上开始独立成篇,创作理念上走向自觉的虚构以外,还以其对现实人生的关注,片断式的表现形态,限知叙述视角的广泛运用和戏谑化的艺术效果,展示了微篇小说基本成熟时期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全人型”阶段的蛇故事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再现,反映原始图腾崇拜在民间信仰中的流传过程,揭示早期志怪小说与民间信仰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在艺术上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思想 :崇尚世俗人性美 ,崇尚道德人格美 ,崇尚幻想神秘美 ,崇尚智慧滑稽美 ,崇尚古朴自然美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除了形态上开始独立成篇,创作理念上走向自觉的虚构以外,还以其对现实人生的关注,片断式的表现形态,限知叙述视角的广泛运用和戏谑化的艺术效果,展示了微篇小说基本成熟时期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