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习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我在长期的教学探究实践中,获得了一些经验和感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惧怕作文成了习作教学的最大障碍。如何消除学生习作的惧怕心理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育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让学生提高作文写作兴趣,以及对作文书写的探索欲望,这是教育工作者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何让学生乐于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在教学中就要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作为习作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再结合习作技巧教学,辅以适当的习作练习,相信这个难题就会迎刃而解。本文就如何让学生乐于作文提出自己的想法,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小学习作教学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打好学生作文的基础,使学生愉快、主动地去习作,是值得教师探究的.教师不仅要明确教学目标,更要在方法上做作具体的指导,努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迈出习作的第一步.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一、点燃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作文没有了兴趣,那么写作文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习作的现状是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时无话可说或是空话连篇,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少创意与想象……如何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习作面向学生生活"活水"呢?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习作的素材。2.通过阅读积累,让学生领悟写想象作文的方法。3.通过谈话交流,先引后放,进一步培养学生学写想象作文的能力。4.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想象,编故事。5.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小学生习作教学也不例外.多年来,小学生都是被动作文,“教师要我写,我不得不写”,以致每次作文都是紧锁眉头,备受煎熬,作文写完,如释重负.这种被动的写作,学生的兴趣何在?感情何在?那么,如何做才能改变这一作文教学困状,真正夯实小学习作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明了航向.学生作文是一个自我积累、自我感悟、自我探究、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指导学生作文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生活,还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创新及修改习作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这个内因才能通过外因起作用,以达到不断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直接体现.如何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在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认识到,学生作文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我们要反思作文教学,开放作文教学视野,让作文教学有更丰富、更创新的内涵与外延,从而使教学突破课堂,走进多彩的生活,寻找到更多的写作源泉,不断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习作教学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习作教学的难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写作动机不强。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试图使习作和生活融为一体,让习作改变学生的生活,并通过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实践证明,恰当地激发写作动机,能使学生习作由教师的一厢情愿,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从而使作文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目前,一些学生作文胡编乱造,假话连篇;东拼西凑,苍白无力,毫无生趣.教师草草修改,匆匆评讲.长此下去,学生的习作水平不仅不能够得到提高,还扼杀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导致“谈文色变”、“畏文如虎”心理的产生.如何让作文教学扎实有效,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探索、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习作教学必须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网络,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广泛积累,做好习作的准备,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重视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习作前的指导,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快速地完成作文。重视利用电脑、投影点评作文,在课堂上指导修改,及时反馈习作效果。重视让学生在课外利用电脑写作文,电子供稿,自编作文,感受快乐就在习作之中。  相似文献   

11.
唐黎 《教书育人》2014,(10):23-24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起步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重点。三年级的起步作文重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信心,让学生在习作与分享中获得快乐。下面,笔者就以三年级习作《文具》为例,谈谈起步作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这重头戏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习作内容空洞乏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应该激发学生的习作自信心,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为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应当抓好以下四  相似文献   

13.
著名作家巴金曾说:写作,就是无技巧地再现生活.教师就是要无技巧地教给学生生活,告诉他们生活就是作文.新课程标准也倡导基础教育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让教育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把生活与习作紧密地联系起来,让生活成为习作的活源头,即充分开放生活,让学生自由习作.  相似文献   

14.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疼。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的人文性使然。因此教师在实践中要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人文性,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从而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小学习作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指的是习作教学注重人的个性的发展、情感的和谐、内心的体验,在整个习作教学过程中关注着人的成长。教师要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要引导学生体会情感,发展思维,用"心"行文,写出情真意切、打动人心的习作来。首先,人文化的习作指导要突破时空,走进学生生活。小学现行课程安排一周仅有两节习作课,于是一篇作文往往分两课时教学,学生要在八十分钟内完成拟稿、修改、誊写等任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展示个人魅力和引领个性发展的主渠道.对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谈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通过评选"作文之星",使更多的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提高作文的兴趣。2.通过欣赏佳作,修改病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状物的基本方法,提高习作的水平。3.通过习作,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兴趣,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曾说过:学生兴趣是学生成长的直接动力。而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从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普遍的现象是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时刻困扰着学生。一到习作训练,学生就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作文成了他们的课业负担,变成了他们的精神压力。写作,实际上是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的表述,是学生心理的表达,学生一旦产生了习作心理障碍,将会对表达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我们在研究作文教法和学法的同时,还对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习作心理障碍、提高学生习作兴趣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然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作前指导,轻作后评改,就是在作文评价中,也是重成绩评定,轻讲评修改。习作评改的缺失或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积极习作心理的形成和小学作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19.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习作教学的综合功能,运用能实现评价综合功能的"发展性评价",让作文评改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以此来发现学生的习作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习作水平上的发展.本文通过"书信传递心扉"来代替传统呆板的作文评改,真心地赞赏学生的生活和文章,令每一名学生都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感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欣赏和被欣赏"的愉悦情感充盈整个作文评改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讲评是连接教师批阅与学生修改的桥梁,能提高学生习作兴趣,促进学生改进习作,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就自己的阅读经历与作文教学实践经历,谈谈在习作讲评上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