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如图1所示,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500cm2,其中盛有水,水的深度为8 cm.现将一质量为1.8 kg,底面积为100cm2的长方体木块放入容器中,液面上升了2 cm.求:  相似文献   

2.
1 借题发挥,提出疑问 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思考,如图1所示,玻璃杯中装有重为3N的水,杯子的底面积为20cm2,杯内水面高度是10cm,求水对杯底的压力. 学生答案中有两种:  相似文献   

3.
题如图1,一个柱形薄容器的底面积S1=200cm2,高H=10cm,内盛有m水=0.9kg的水.现将一个长l=15cm,横截面积S2=100cm2,密度为p=0.8 ×103kg/m3的柱形木块,慢慢地竖直放入容器中(木块不会图1  相似文献   

4.
原理 如图1柱形容器中盛有水,水面上漂浮着一木块,容器底上受到的向下的压力F压,施力物体是水,其大小等于水对底的压力,即F压=pS底=ρ水ghS底=ρ水g(V水+V排)=G水+G水.  相似文献   

5.
题 如下面左图所示,一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20N,从0~20N间的长度为20cm,把一个底面积是S=50cm^2的圆柱体木块的上底面挂在该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得它的重力是10N,再把它的下底面漫入一个底面积为S'=100cm^2的圆柱形盛水容嚣中。该未块下表面浸入水中5cm深.求若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不变,缱缓地向圆柱形盛水容器中加水,需加多少kg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恰好为零.  相似文献   

6.
郑永玲 《甘肃教育》2011,(16):82-82
我们先看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所示,有一截面为梯形的小水池,长为1米,梯形上底宽是0.4米,下底宽是0.2米,高是0.2米.求:当盛满水时,水池中的水重和池底所受水的压力.解:水池的容积为V=[(a+b)/2]hl=[(0.4m+0.2m)/2]×0.2m×1m=0.06m3.  相似文献   

7.
题目如图1所示,将面积为S1=100 cm2的圆柱形均匀木块, 放入底面积为S2=400 cm2的圆柱形水杯中,木块露出水面部分的高度为8 cm,压强计U型管中  相似文献   

8.
[问题]1牛顿的水能否浮起大于1牛顿重的物体?很多同学都会持否定的态度.理由是:浮力等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既然是1牛顿的水,充其量也只能浮1牛顿的物体,岂能浮起大于1牛顿的物体?同学们的错误认识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阿基米德原理.要讲清这个问题,不妨先看下面一个例题.例题:一个底面积为200cm2的园柱形容器,内装10cm深的水,将一个底面积为180cm2的烧杯放入水中.在烧杯中放一个物体A,烧杯漂浮在水中,烧杯浸入水中的深度为20cm,(水未溢出)求:(g=10N/kg)(1)容器中水的重力.(2)烧杯和物体A的总重力.解:(1)水的体积:V=sh=200×10-4m2×10…  相似文献   

9.
1借题发挥,提出疑问 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思考,如图1所示,玻璃杯中装有重为3N的水,杯子的底面积为20cm^2,杯内水面高度是lOcm,求水对杯底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思想是解题的灵魂.下面举例说明转化思想的应用. 例1如图1,一个啤酒瓶的高度为30cm,瓶中装有高度12cm的水.将瓶盖盖好后倒置,这时瓶中水面高度20cm,则瓶中水的体积和瓶子的容积之比为( ).(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瓶底厚度不计)  相似文献   

11.
1.取液体和容器中的物体为整体例1 如图1所示,底面积为50cm2的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水,水面漂浮一木块,木块上放有重2N的金属块.当把金属块从木块上取下, 容器底所受压强改变多少?容器中水面高度下降多少?(g=10N/kg) 解将金属块和木块以及容器中的水视为一整体,则原来整体对容  相似文献   

12.
浮力综合问题的研究对象一般不止一个,如果所研究的对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整体法分析往往能独辟蹊径。1、取液体和容器中的物体为整体。图1例1如图1所示,底面积为50cm2的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水,水面漂浮一木块,木块上放有重2N的金属块,当把金属块从木块上取下,容器底所受压强改变多少?容器中水面高度下降多少?(g=10N/kg)解:将金属块和木块以及容器中的水视为一整体,则原来整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1=G金属 G木 G水把金属块拿下后,整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2=G木 G水,显然,容器底所受压力的改变量为:△F=F1-F2=G金属,故压强的改变量为:△p…  相似文献   

13.
1 将石蜡不浮改为木块不浮 在讲浮力产生的原因时,有些教师常常会提出"如果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受水对物体下底表面向上的压力时,物体是否受到水对它的浮力"?通常用直径2cm左右的蜡烛来做石蜡不浮实验,但是,可见度小,向容器中倒水时蜡烛易晃动实验不易成功.如果改用4cm×4cm×7cm的木块,在木块的下底表面封上石蜡,可以避免以上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题1 一圆筒形容器内装有水,圆筒内横截面积为100cm2.现将混有石块的冰块放入筒内水中,  相似文献   

15.
<正>题目(2015年浙江绍兴)实验室里,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底面半径之比为1∶2∶1,用两个相同的管子在容器的5cm高度处连通(即管子底端离容器底5cm),现三个容器中,只有甲中有水,水位高1cm,如图1所示.若每分钟同时向乙和丙注入相同量的水,开始注水1分钟,乙的水位上升5/6cm,则开始注入__分钟的水量后,甲与乙的水位高度之差是0.5cm.  相似文献   

16.
三色反沙 食材: 芋头100g 紫薯100g 番薯1OOg 水50ml 砂糖适量 做法:把芋头、紫薯、番薯切成长5cm、宽1cm的长条状。 用热油炸到表面微黄捞起。芋头变软后就盛起沥干油备用。  相似文献   

17.
大家一定记得,87年高考数学试卷中出现了一道错题:“一个正三棱台的下底和上底的周长分别为30cm和12cm,两侧面积等于两底面积之差,求斜高.”不少考生以及标准答案中都以3~(1/2)cm为其解.其实不然,因为符合条  相似文献   

18.
例1 一铁制圆锥体的底面积是7 cm2,体积为12cm3,将它倒置放入水中,如图1所示,此圆锥体在水中下沉,当下落到底面离容器底6 cm时,圆锥体受到的向上的压力为多大?(g取10N/kg)  相似文献   

19.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液体的重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 联系,如图1所示,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F=pS,Sh实际是以容器底面积S为为截面、以液体深度 h为高的液柱的体积,是这部分液柱的重.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等于以容器底面积为截 面、以液体深度为高的圆柱体液体重,在处理液体压力、压强问题时,可将容器内液体割补成圆 柱体形状,使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柱重. 例1 如图2,甲、乙、丙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在三个容器中分别注入质量相等的酒精、水  相似文献   

20.
错在哪里     
1、四川宣汉凤鸣中学赵绪昌来稿(邮编:636154) 题一个正三棱台的下底和上底的周长分别为30cm和12cm,而侧面积等于两底面积之差,求此正三棱台侧面的斜高。这题错了!错在哪里? 令正三棱台上、下底面积分别为S_1、S_2,侧面积为S,侧面斜高为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