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辞书有一“州^-”字,注明“音形,义未详”,今考敦煌写本,可以确证该字为“刑”字。  相似文献   

2.
八思巴字是元朝国师八思巴遵照元世祖忽必烈的旨意创制的一种拼音字,于1269年正式颁行。八思巴字作为蒙古政权的一种新型字,不仅有“国书”的官方地位,取代了原有的回鹘式蒙古,而且“译写一切字”。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八思巴字是要取代汉字的地位的。本对此从几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这种说法的不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论“白文”     
民族字是民族化的一大特色,白族有没有自己的民族字?可以肯定地回答:有!白族既有语言、也有字。然而,在对外交往中,有的持有怀疑,有的干脆说“没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本就这个问题,从一般的字常识、白的历史记载、白的物古籍、白的字样式,白的应用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读心为魂     
<正>阅读常被奉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有位作家说,人生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这话说得确实精辟,但我仍想为其添上一种层次:以"有字之书"为人之底,以"无字之书"为人之骨,以"心灵之书"为人之魂。"有字之书"指世间客观存在的一切文字内容,也是人们狭义上的阅读之物。杜拉斯曾说过"每一本书都是漫漫长夜",夜晚,用一本  相似文献   

5.
“的”字短语是我国法律本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句法格式之一。法律本中“的,,字短语,构成材料复杂,运用形式独特,语法表义功能特殊。“的’’字短语的运用使法律条表述严密、清晰又言简意赅。但法律本中也有一些“的”字短语的用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女儿常聪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同时,她又有一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头衔和一大堆属于她自己的财富——近百万字创作手稿;数十万字在海内外报刊发表的作品;三本已出版的个人专集;以及刚刚完成的一部20余万字的青春幻想小说……  相似文献   

7.
《马氏文通》(下简称《文通》)是“我国第一部语法书”,但其字类学说却常为后代语法学家所诟病。人们认为:马氏的字类假借说和字无定类说是矛盾的。他在讲字类假借时,常常说某字本何类,例如“勤”“远”二字本静字,而用如通名“苍苍”重言,本状字也,今假借为名。“它既然有其‘本为’之类,还不就是字有定类吗?既说是字无定类,又按有定类来讲,这就是自相矛盾了。”“我们认为,能运用拉丁文、希腊文、英文和法文“与汉文无异”的马建忠,绝不会犯如此明显的错误。他所以这样论述,定有其愿意之所在。本文企图据《文通》各方面的论述,探讨一下马氏字类学说的本来思路,以期雪此文字冤案。  相似文献   

8.
从阅读量上来看:以目前北京市小学四、五年级课本为例,一本教科书大约有2-3万字,而一个四年级儿童的正常阅读量应该达到一学期80-100万字,教材所提供的阅读量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9.
孙桐生与甲戌本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现存甲戌本(其底本为清乾隆十九年脂砚斋抄阅再评本)的一处抄重文字,考证出其原本的行款为每半页十一行,每行二十字。从而说明了甲戌本独有的僧道对话顽石变美玉的那四百二十九字为此本所原有;它本不存,是丙子年抄录时脱漏一页所致。因此,根据这四百余字的有无,给《红楼梦》的版本重新划分了派系,即甲戌、丙子两大系统,而子本一系又有四个支系。为此书的校勘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区分了甲戌本中孙桐生的批语和另外两种他人批语。  相似文献   

10.
《西宁方言词典》中大量的同音代替字可以分化成:1、用字合宜,不应标同音代替号;2、有本字而不知,错误的写了别字;3、不知理据本字,只能用同音代替字;4、是谐音趣难词,故意用虚假的同音代替字。不应该标同音代替号,而必应指明谐音本字;5、合音字、译音字、象声词、后缀用字等,根本没有本字,只能用同音代替字。  相似文献   

11.
<正>【文题展示】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注意】(1)题目自拟。(2)不得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套作。  相似文献   

12.
<正>人的一生要读两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而“有字之书”来源于“无字之书”。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本大大的“无字之书”。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带着我去很多地方旅行,去图书馆里看书。只要到一个城市,爸爸就会带我去寻找图书馆、图书大厦和书城。让我记忆犹新的有天津图书大厦、石家庄图书大厦和开封书城。我打开一本本的书,就像打开一座座魔幻城堡的大门。  相似文献   

13.
程毅中 《文教资料》2001,(5):139-140
读了高洪钧先生《清代笔记小说二题》中关于《六合内外琐言》的校读,觉得有一些地方可以补充。 第一,《琐 杂记》的十二卷本原作“  杂记”。“ ” 字是“虫” 字旁。“  ” 与“  ” 实为一物,“ ” 字可能还是后起的《汉语大字典》收有此字),但十二卷本原书实作“ ”字。《贩书偶记》小说家类著录的十二卷本亦作《  杂记》不误。 第二,《  杂记》确有二十卷本,内容与《六合内外琐言》基本相同,收文一百六十二篇,但题目和次序则大不相同。 二十 卷本《杂记》署竹勿山石道人撰,前有钱塘姬殳父序,后有乾隆癸丑王雨…  相似文献   

14.
也谈通假字     
所谓通假字,其实就是古人写的别字,即古文中通用的别字。某种意义的字,已有一个本字却不用,而借用另一种意义的同音字来代替,这借来的字便叫通假字。如“甚矣,汝之不惠”中当“聪明”讲的“慧”是本字,这里借用了当“仁爱”讲的“惠”。这个“惠”便是通假字,它是本字“慧”的同音别字。  相似文献   

15.
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中有一些明确注明“假借”的语言材料。慧琳所谓假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字学意义上的假借,所谓“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二)训诂学意义上的假借,所谓“本有其宇,依声托事”;(三)词汇学意义上的假借,所谓词义引申。这或许亦是许氏“假借”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6.
从教师写字说起锦州师范学院穆爱光一次观看学生的征文,有一个班的几篇文章.与本班一位任课教师的字体完全相同,都那样工整、秀丽。我好奇地问这位教师:“你替学生抄的?”“不是。”他又说:“现在这个班大部分学生的字都和我的字一样。”显然,因为教师写一手好字,...  相似文献   

17.
“字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说的是汉字包含的文化内涵很丰富,有一本讲汉字文化的书就命名为《字里乾坤》。中国的文明传承,中国的先民文化就蕴藏在非常形象的文字之中。这里试举一二课例。  相似文献   

18.
学会感动     
翻开一本从前看过的书,偶有一片淡黄的枫叶滑落下来。我轻轻将它拾起,叶子的背面清晰地写着“朋友珍重”四个字。  相似文献   

19.
数字诗赏析     
你看过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吗?里面有一首描写落花的小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都不见。”这首诗一共28个字,其中有12个是数字,“一蓑一叶舟,一枝竹竿一条钩,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江秋。”本首诗,用了9个“一”字描写月夜垂钓的情景。  相似文献   

20.
一、论通假字的对立面通假字的对立面是什么?当代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一、所通的是本来有的字王力《“本”和“通”》:“所谓‘本字’,指本来有的字.人们不写本来已有的字,而写一个同音字,那才是假借字.如果作者所处的时代这个字还没有产生,那就无从‘通’起.”这里说的“假借字”,通常说作“通假字”.这里说的“本来有的字”,应该是指产生在第一次使用的某一同音字之前的为标记词而专造的字,以及本无其字的假借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