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天主教、新教对近代豫北社会早期现代化进程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天主教和新教(主要指加拿大长老会)来到豫北地区后,为了传教需要,自身在不断地转变和调适,它们采取适应中国国情的传教手段,用文化教育、医疗等活动引起社会的注意,多方面介入豫北的社会生活,客观上促进了豫北早期现代化的发展和中西文化的交流。本文通过论述天主教和新教传教士在豫北举办的教育医疗事业,分析二者对豫北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参与程度以及对这一进程的影响,从而更为客观地来了解近代豫北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近代天主教、新教在豫北地区传播活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基督教两大分支的天主教和新教,传播福音,使中国皈依基督是它们共同的目标,但由于教义、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以及在华历史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天主教会和加拿大长老会在近代豫北地区的活动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异。本文主要从传教理念、传教方式和手段、传教经费来源三个方面,对天主教会和加拿大长老会在近代豫北地区的活动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3.
由于长期处理涉外事务,使李鸿章有机会接触到基督教。他对待基督教的态度并非一味排斥,不同时期,态度不相一致。前期基本否定,后来态度转向温和,持接纳态度。对基督教的不同派别,李鸿章也因派而异。比较而言,李鸿章对基督教新教的宽容远多于对天主教的怀疑。这一局面的形成,主要与天主教和新教在布道方式及手法上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基督教新教与天主教伴着枪炮传到了台湾。现今学术界对台湾基督教新教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是却忽视了同时来台的天主教的研究,特别对两教在台关系基本没有涉及。文章通过对比日据时期两者发展及相互竞争的状况,寻找矛盾冲突的深厚根源。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韦伯的论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认为宗教改革过程中涌现的新教对社会伦理的重构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着眼于两处,即书中体现出的理论观点和主要研究方法。一方面力求对韦伯关于新教伦理建构进行进一步解明,另一方面则关注新教和天主教在伦理生活建构和社会精神影响上的对比及西方与世界其他文明体内宗教精神和理性主义发展的对比等。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有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与东正教三教派的区分。基督教新教在我国通常简称基督教或耶稣教。本文主要论述近代时期基督教新教在湖南的发展演变情况。为着说明有关问题,有时将基督教与天主教在湖南的活动情况作些比较。  相似文献   

7.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认为新教伦理和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西欧近代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新教伦理,新教伦理衍生了资本主义精神,近代西欧社会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弥漫下,产生了资本主义并且获得空前的发展,文章针对此论点,阐述和论证韦伯的观点,并且加以评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解读马克斯·韦伯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可以发现,新教伦理及其所孕育的资本主义精神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三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即资本主义精神是推动近代西方理性资本主义勃兴的重要力量,而这种精神在近代西方的形成,是新教伦理孕育的不期结果.  相似文献   

9.
基督新教背景下的教育与美国早期社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观点认为,基督新教主导下的美国早期教育因实用性不强、宗教色彩浓而对社会的贡献微薄.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分析当时的美国国情,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探讨新教背景下的教育对美国早期社会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Beruf"一词翻译现在成英文有诸如"job,occupation,profession,trade"意思,而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对该词也有详细的论述,他说"在天主教占优势的民族里,找不到我们对所谓"职业"一事(就生活上的地位与一定的工作领域而言),含义相类似的表达字词,古典古代也是如此,反之,这样的字词存在于所有基督新教占优势的民族里"。  相似文献   

11.
晚清时期大批传教士以学兴教,开办教会学校、参与中国新式学堂的教育教学工作,并通过他们的教师角色将西方近代教育传入到中国,促进了洋务教育的深化和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小学海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先决条件。追根溯源,其产生主要有三条线索与路径,即起源于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所办的教会学校、清末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学堂以及民国初年的中小学。萌发状态的海洋教育活动大多体现在地理课程与教学中,包括教材编撰、课程内容安排及具体活动。从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到晚清新式学堂,再到民国初期的中小学,海洋教育因素与内容逐渐增加与丰富,它们是中小学海洋教育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3.
基督教会传教士为了传播基督教,在沂蒙创办了大量的教会学校。这些学校遍布沂州府所属各县,采用西方近代教育体制,招收教徒和非教徒子女授学,宗教是必修重点学科,此外开数,理化,外语,体育,实验等课程。初办时,少收或不收任何费用,后收费越来越多。教会粉学属于文化侵略的范畴,一些沂蒙人因到教会学校就读而信仰了基督教,很多教会学校的毕业生成了洋奴和帝国主义侵华的帮凶。但教会学校也扩大了西学在沂蒙的传播和西学对沂蒙的影响,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客观上促进了沂蒙近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大中专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在经费与设施、人员及培训、开展活动、心理测查与建档、工作成效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据此,山西省提出“省教育厅直接领导,省指导委员会提供咨询和指导,山西省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协调和组织,各校具体实施大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师生认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规范各项工作并使之经常化,实行研究课题组制度,加强信息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上半叶,基督新教传教士为摆脱其在中国政治、社会与文化活动空间受到极大限制的困境,及时调整传教策略。创办教会学校便是其重要方法之一。早期教会学校将西方近代教育制度、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引进中国,开启了中国的学校英语教学。特别是1818年创办的英华书院和1839年创办的马礼逊学校,英语教学已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6.
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其兴起的最直接动因是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御侮图强的需要;同时,西方传教士在华创办的教会学校和其它文化机构为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兴起提供了积极借鉴;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为近代学校科学教育的兴起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中国古代的科学教育传统则是近代学校科学教育产生的文化基础;从自然科学本身来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具有异域的流传性和可接受性。中国近代学校科学教育就是在上述诸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其中各种因素的作用又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Making use of material written by British prime ministers, a case is presented for understanding church schools and religious education in a way distinct from that normally utilised in academic discourse. Politicians in democratic countries depend on attracting votes to assume power. They therefore integrate church schools and religious education within existing political positions. Conservative politicans see church schools as being an example of parental choice and religious education as being an aid to moral education. Labour politicians see church schools as contributing to a pluralistic society and aiding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ethnic groups.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2006-2011年初中教育的发展规模是在充分考虑时间序列相关性的影响下,使用Eviews软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的。关于山西省2006-2011年初中教育的发展规模预测结果表明,在此期间山西省的初中教育规模将会因2002年所实施的小学学制的变更而产生较大的波动,并对山西省的初中教育发展规模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山西省的教育管理部门需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19.
唐山的近代教育有许多办学方式,这些办学方式的种类具体包括官方办学、教会办学、民间办学和企业办学等。同时,唐山近代教育办学方式的种类不仅多种多样,而且每种办学方式均有自己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