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理论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毛泽东同志在继承恩格斯的现实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吸收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经验,结合我国革命文艺的实际,精辟地论述了革命现实主义的一系列重要的原则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完整的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科学的宝库。在纪念《讲话》发表四十周年的时候,重温这些理论,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一个奇迹 18世纪中叶,出现《红楼梦》(指前八十回,下同)这样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无论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是个奇迹。人们常常把《红楼梦》说成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其实,《红楼梦》比作为一种文学潮流的欧洲批判现实主义要早近一个世纪。《红楼梦》的现实主义同批判现实主义也有很大的不同。《红楼梦》问世的时候正当欧洲启蒙运动滥觞之时。启蒙运动的一些文学名著,如伏尔泰的  相似文献   

3.
<正>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现实主义的光辉思想,结合我国革命文艺的具体实践,从文艺的创作主体、表现对象、创作过程以及作家艺术家主观意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等方面,精辟地论述了革命现实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创作原则,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创作理论的宝库。四十年文艺发展的历史证明,坚持这些基本创作原则,革命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就能得到顺利发展,违背它,就会遭到挫折。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出现了一个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的崭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在纪念《讲话》发表四十周年的时候,重新学习这些理论,对于坚持和发展革命现实主义,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它不但以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记录了曹雪芹现实主义的文学观点。同《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一样,曹雪芹的现实主义文学观也是值得加以研究的宝贵的文学遗产。研讨曹雪芹的现实主义文学观,有助于了解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观的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红楼梦》在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曹雪芹是我国十八世纪现实主义的艺术大师,他的《红楼梦》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作者不仅运用现实主义原则创作了《红楼梦》,而且在文艺理论方面,也提出了卓越的见解,达到了当时文艺理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本文试图通过《红楼梦》中有关文学创作方面的叙述和人物对话,联系曹雪芹的创作实践,初步探讨一下他的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立了文艺的大众化审美取向,倡导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用于实践的创作理念,是我党自觉引领文艺发展的伟大尝试,至今仍葆有理论的先进性和现实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7.
1954-1955年,在全国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运动中,《文艺学习》刊发了社论、读者来信来稿综述、红楼梦人物杂谈、文艺学习座谈等栏目的文章。这些文章在立场、目的、语言诸方面表现出《文艺学习》对《红楼梦》研究批判的主要特点,从中亦可得到当时关于《红楼梦》阅读的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一九五六年,苏共二十大发出了“春暖解冻”的反革命信号后,在苏联的国土上,修正主义文艺思潮象洪水一样泛滥成灾。苏联现代修正主义文学鼻祖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就是这股反动思潮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在《真理报》上一发表,苏修统治集团便捧为至宝,说它“拟定了一条从思想上、艺术上处理战争题材的新路线”。对苏联文学“有原则的意义”,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解剖这株毒草,看看苏修文学的“现实主义”原则究竟是什么货色,其思想基础是什么,对于认识苏修文艺路线的反动实质,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什么叫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怎样发生发展起来的,不少文艺理论家和中国现代文学史家已作过不少精辟的论述,无需我再费笔墨。我只想谈一下毛译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b)对推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发晨的巨大意义和解放区几部代表作在运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方法上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徐敬亚同志的《崛起的诗群》(以下简称“诗群”)一文涉猎的范围甚广,鉴于目前文艺界对这篇文章中提出的若干重大的原则问题已经全面展开讨论,本文仅就现实主义问题与徐敬亚同志商榷。《诗群》一文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取否定的态度,力图以“现代倾向”诗歌取代现实主义诗歌和其他流派诗歌,并且把“现代倾向”诗歌确立为独霸我国当代诗坛和将来诗坛的唯一的诗歌流派。这确实关系到我国文艺发展的方向、道路的重大原则问题。《诗群》在这一重大原则问题上存在着令人遗憾的严重的观点上  相似文献   

11.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开宗明义宣称其书“大旨不过谈情,亦只是实录其事”;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也认为《红楼梦》的人物描写“其要点在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不大相同,所以其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从全书的人物描写来看,曹雪芹的“实录其事”的创作原则得到完美的实现;鲁迅先生的“如实描写,并无讳饰”是中肯、恰当、确切之评。《红楼梦》确是一部位于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之高峰,列于世界文学现实主义之尖端的伟大杰作。  相似文献   

12.
<正> “现实主义”在我国漫长的文学发展史上源远流长。从先秦的《诗经》,至唐白居易的《新乐府》、《秦中吟》,再至清曹雪芹的《红楼梦》,真是一代光辉灿烂于一代。然而历史的车轮滚到二十世纪初叶的时候,由于鸳鸯蝴蝶派“游戏文学”的崛起,而现实主义却几于不振。首先起来革命,要求恢复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是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的一批吸收了西方新思想、新文化的先驱者,如陈独秀、胡适以及文学研究会里的茅盾、郑振铎等人。经过他们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具有悠久历史的现实主义传统不仅得到了发扬光大,而且还为新文学现实主义理论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在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最早提出“现实主义”(当时叫“写实主义”)问题的是陈独秀。一九一五年十一月,他在《现代欧洲文艺史谈》里就已指出:“凡属自然现  相似文献   

13.
批判《红楼梦》研究中的主观唯心论,是解放后思想文化战线上一次著名的运动。它对胡适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影响作了清算,并推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改造。作为思想批判和文艺批判,是必要的,有重要意义的;但以政治运动的形式在全国大张旗鼓地展开,也产生了某些严重的缺点错误和消极后果。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从此产生了所谓“新红学”。比起以索隐、附会为特征的“旧红学”,“新红学”的出现是《红楼梦》研究上的一大进步。胡适对“索隐派”的批评是有道理的,考证也有一定的成绩。但他用的是资产阶级实用主义方法,又抱有阻挠马列主义传播的目的,所以对《红楼梦》的总评价是错误的。他把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贬低为  相似文献   

14.
现实主义是文学史上一股强大的文学创作的潮流,从它诞生之日起,一直延续到现在,滚滚滔滔,汹涌澎湃,显示出永保其美妙青春的旺盛的艺术生命力。然而,近几年来,在西方现代派文艺思潮的影响下,我国某些文艺工作者却对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提出了种种责难。说什么“国家要现代化,文艺就必须现代派”,“现实主义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现代派文艺的出现从根本上否定了现实主义的原则”,说什么“冲破现实主义的框框,走西方现代派文艺的道路,才是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如此等等,不  相似文献   

15.
魔幻现实主义研究自从1930年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且日臻完善,该研究将该文学术语同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相结合,并以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英译本(以下简称杨译)为例,基于柳鸣久总结的魔幻现实主义的三个特征,即现实主义的特征,非现实主义的特征和反现实主义的特征,探讨《红楼梦》中三个魔幻现实主义特征是如何在翻译中淡化的,并随之分析其成因,以期《红楼梦》该领域研究可以引起更多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古罗马的文艺理论家兼诗人贺拉斯在西方文艺理论上的价值和贡献做了探讨,重新认识了他的历史地位。贺拉斯一贯被人们认为是古典主义的奠基者,笔者考证了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源流,得出了贺拉斯是古典现实主义向近代现实主义过渡的桥梁和界碑。又从艺术本质论上,区分了现实主义和古典主义两个基本概念,说明了贺拉斯的思想是与古典主义大相径庭的。在对传统的认识上,贺的观点也是与古典主义背道而驰,但与现实主义恰是息息相关。在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史上,他的《诗艺》和《上奥古斯都书》有许多真知灼见,起到了一定作用。理应是现实主义理论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17.
朱光潜曾倡导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才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他在《西方美学史》中时刻注重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原则,反对“唯经济决定论”,对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有着自己的理解。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又是美学的基本问题,朱光潜根据具体历史现实指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时将其分为文艺思潮运动和创作手法,认为作为文艺思潮运动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不具有普遍性。日本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发展与西方文艺思潮运动的线性发展历程相颠倒,与朱光潜的观点形成映照关系。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写了一个恋爱不能自由、婚姻不能自主的悲剧。这一悲剧是《红楼梦》全书悲剧的中心事件,贾宝玉成了全书的最中心人物,整个《红楼梦》都是围绕着他而展开的。作者在创作中,用了现实主义的笔法,塑造了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和巨大艺术感染力量的贾宝玉形象。现在,浅析一下贾宝玉形象的典型性及其典型性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中外文艺史上出现过多种创作方法,主要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虽是一篇浪漫主义作品,但从《孔乙己》以后的《呐喊》《徬徨》中的全部作品,都是现实主义的。鲁迅在文学创作实践中,总的来说是从现实主义开始的。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要求“真”,所谓“真”,就是真实,就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文学艺术如果离开了真实,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失去了艺术魁力。《呐喊》《徬徨》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高度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文学史上,柳青同志的《创业史》(第一部,以下凡提《创业史》均指第一部)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有的同志认为,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新的发展。”我认为,确切地说,《创业史》是我国革命现实主义发展道路上新的标志。在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过程中,革命现实主义逐步形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和传统。它继承了本民族古典现实主义的传统,同时也吸收了外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表现手法,并且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哲学、政治、经济、文艺等诸方面)为创作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