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西方高校就业指导比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高校就业指导在内涵表现上仍有较大区别。相比之下,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仅仅是针对毕业生择业期间的指导,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职业发展以及身心健康的整体关注和持续性教育,因此,建立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就业指导体系,提高就业指导的全程指导及全员参与,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指高校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适宜性职业,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文章从构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搭建全员参与的职业指导平台两方面阐述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试论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指高校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规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适宜性职业,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本文从转变就业指导观念、构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搭建全员参与的职业指导平台三方面阐述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高校就业指导课不仅在"技"上给学生以指导,更要注入"道"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自我反思、道德评价,充分认识自我。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教师除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传授择业技巧外,还应涵盖对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既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大学在校生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进行论述,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分析,论述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实意义,并认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侧重点应为:从大学生知识层次高、观念新的特点出发,增强就业指导的理论含量;面对尚未涉足社会职业或正在面临初次就业的情况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把创业指导放在重中之重,鼓励大学生从事创业。最后提出高校就业指导目前面临的较为紧迫的几项工作为:①建立架构完整的就业指导中心,配备合格的就业指导人员。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③建立就业测评和心理咨询机构,引导学生科学择业。④建立高校与企业多形式的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机制,让用人单位直接参与就业指导。⑤把就业指导融汇到各专业、各学科、各门课程中去,融汇到德育教育中去。⑥加强高校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6.
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业是高校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制度改革之后,高校就业工作的内容也由原来的协助分配转变为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支持与服务。现行的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在工作定位、指导内容、队伍建设等方面尚存不足。学生对就业指导期待高,但满意度相对较低。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将职业生涯规划、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等内容整合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针对不同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求,在就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上各有侧重,并将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文章从必要性、内涵及内容体系、对策与建设等方面对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就业制度改革也不断深化。很多学生毕业时不知道自己会去干什么和能够干什么,如何选择职业,如何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如何成就一番事业,这是每一位求职者面对的问题。这些需要高校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本文分析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和就业指导的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香港高校的就业指导侧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具有积极进取的职业态度,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为向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香港高校就业指导的特点是就业指导理念先进、措施精细,指导工作以人为本,教师具有敬业精神,就业指导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高校就业指导课对大学生提升职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引导大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形成积极的就业观,而且能培养其职业素养与能力。但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尚存在师生对课程重视度不够、缺乏师生互动、专业针对性不强等诸多问题,影响教学效果。为提高课程实效,教师应通过积极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创新教学模式、全程化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等有效方法,切实提高指导质量与实效。  相似文献   

10.
中美高校就业指导之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学习和职业的方向指导,应看成是一个连续过程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帮助每一个人在教育上和职业上作出正确的选择。”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就是为了帮助和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选择最能发挥才能的职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就业指导还可以帮助高校了解和掌握社会需要人才的层次和数量,从而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高校…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一些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无法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毕业生的需要。这就要求高校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和服务机制;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准确、及时地掌握就业形势,进行全程就业指导;健全、创新就业体制,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新的就业模式和职业教育新生态。为解决当前高校职业教育滞后、慢就业现象突出、就业信息化不对称以及就业指导个性化缺失等问题,文章以大数据的思维与技术为基础,构建以学生培养为导向,以大学生精准就业为核心,集就业、招聘、教育、评估、监测、研判等为一体的高校智能就业服务模式与就业平台,实现线上职业课程学习、精准岗位推荐、职业规划指导、学生差异分析、学生职业画像、雇主岗位画像、企业招聘、毕业生画像等服务,助力就业模式的升级与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民办高校现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业工作是关系到民办高校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认可度不高,就业观念落后,就业层次较低,就业心态不正常等等,需要民办高校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如加强领导重视,完善机制,激发学生热情,培养面试技巧等等。本文通过对当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必须了解大学生求职行为特点,探究大学生求职影响因素,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进行访谈和发放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对策:一是,学校要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引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学校要树立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理念,构建就业教育服务体系;三是,争取社会支持资本,构建就业信息资源体系;四是,毕业生要端正心态,提高求职就业核心竞争力。以期为大学生求职就业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借鉴,构建科学的求职就业辅导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个重要的课题。高校共青团应当从党中央重要指示为指导思想,通过团员教育、校园文化、特色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在校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学习择业就业技巧,提高竞争能力,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应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各高校建立了较完善的就业指导机制和较健全的就业指导队伍.但普遍忽视了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要明确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发挥辅导员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宏观就业指导与微观就业指导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从学生、学校、企业三个方面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可以为今后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8.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结合大学四年不同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确不同时期就业指导工作重点,更新观念,加强课程建设,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化师资队伍以及努力为学生提供就业能力训练平台等措施,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高校育人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提出我国高校职业指导服务工作应该以职业发展为导向,贯穿整个高校教育的全过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培养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探索多样化的职业指导方式,紧密结合专业教学过程,运用信息传递新媒介,以此来推动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硕士研究生中开设就业指导课,其目的是帮助硕士生掌握就业知识和规律,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提高就业竞争力。当前我国高校在硕士生就业指导课的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高校应当积极探索,突出课程的适应性、针对性、专业性、社会性、规范性、实践性和时代性,促进硕生就业指导课建设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