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作为"人类的记忆",其内涵十分丰富,是文化的"母资源";从社会意义上而言,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档案文化是在挖掘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地方文化的过程中的再丰富、再发展、再繁荣,是对传统文化的再挖掘、再创造和再升华。济宁市档案局五项并举:宣传先行、丰富资源、举办展览、积极编研、网络助力,深度开发档案文化资源,有力地促进了济宁文化名市建设。  相似文献   

2.
今年全省档案局长会议提出,在"十二五"时期实施"两个推进"发展战略.其中之一就是要"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这是我省档案工作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重大举措,吹响了档案传统编研向文化开发、阵地建设、精品创作的冲锋号角,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焕林 《兰台世界》2012,(25):1+4-5
辽宁省档案局(馆)长赵焕林在全省档案编研与地域文化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这次全省档案编研与地域文化建设研讨会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档案局近期的有关要求和部署,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总结交流全省档案编研工作经验,以服务地域文化建设为重点,研讨深入开发档案文化资源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全省档案编研工作的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工作在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浙江档案》2008,(4):6
为扎实推进档案工作服务文化大省建设,根据《档案工作服务文化大省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今年,省档案局启动了"百项档案编研精品工程"。"十一五"期间,"百项档案编研精品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将每年开展一次。1月至4月,省档案局开展了"百项档案编研精品项目"申报和评审工作。为公平、规范而有序地开展"百项  相似文献   

5.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持.学校档案以其真实性、多元性和潜在的创造性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阐释了学校档案、档案编研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关系,分析了档案编研工作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价值,旨在挖掘和探讨档案编研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与途径,找准为学校文化建设服务的"切入点",为学校更好的提升管理水平,打造和宣传品牌,树立良好形象贡献价值、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6.
东西南北     
《浙江档案》2012,(1):64-66
宁波市近日,宁波市档案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的通知》,就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十四次会会精神,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作出具体部署。《通知》以"宁波记忆"工程为总载体,就实施"档案文化资源建设工程"、"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程"、"档案编研精品开发工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档案文化公益服务工程"、"档案文化阵地创建工程"等六项工程  相似文献   

7.
档案文化建设是随着档案事业发展衍生的一项创新工作,利用档案承载历史文化的优势,依托馆藏资源,重新整理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充分挖掘档案背后的文化内涵。档案文化建设是档案编研工作的延伸和升华,既从档案的视角解读文化,又以文化发展的要求来规范和利用档案。本文以保山市档案馆为例,通过强调档案文化建设的意义、介绍档案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实施的举措,浅析在档案文化建设中如何将"死档案"变成"活文化"。  相似文献   

8.
一、要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关于解放思想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我们多次讲过,就是一个生产队,也应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解决本生产队的具体问题."江泽民同志也说过:"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这都说明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在档案文化建设上确实需要继续解放思想,有许多固有的思维惯性在束缚着我们,需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思维惯性束缚,只有这样才能把档案文化建设搞好.关于档案文化建设这个概念,省档案局在几年前省委提出文化大省建设时就已经提出来了,觉得档案部门作为一个文化事业单位,应该在文化大省中展示存在、展现形象,不仅在理论上作了些探讨,而且在实践层面上,既有展览、编研等传统手段,也有最近像"盘点上虞"、"丽水第一"等创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高校档案编研工作与大学文化建设的相互作用。面对新形势,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应积极作为,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编研成果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推动大学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0.
庞晨 《北京档案》2021,(4):41-42
档案承载了数千年的人类智慧,对档案文化的挖掘,有利于拓展传统文化,打造先进文化。档案编研是档案工作中最能体现档案文化属性的一项内容,编研出版一批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精品力作,是推进档案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任务。而档案文化建设要实现其工作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档案编研工作。  相似文献   

11.
金烨慧 《档案》2023,(2):77-79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城建档案编研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丰富了城建档案编研内涵,优化了城建档案编研处理方式,扩大了城建档案编研传播区域,极大提高了档案编研的社会价值。在此背景下,城建档案编研要借用新媒体打造品牌特色,采用分众宣传、扩大宣传途径等方式,更好地为城市建设管理和历史文化传承服务。  相似文献   

12.
档案编研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档案编研的新特点,提出了档案编研为档案文化建设服务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3.
档案展览是为了配合各项工作的开展,按照一定的专题,系统地揭示和介绍档案馆(室)内所保存档案的内容、成分的一种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和档案宣传工作方式。笔者认为,档案展览依据举办者划分,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以上可视为狭义的档案展览。广义的档案展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利用档案资料举办展览的活动。档案展览是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当前我国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积极拓展档案展览空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关于档案展览与档案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大发展,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去认识。其一,档案展览是档案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文化传播,又称文化扩散,指人类文  相似文献   

14.
车洪霞 《兰台内外》2023,(33):13-14+17
国家软实力提升和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不断增大,对于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编研工作作为档案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不仅能够更好地开发馆藏档案信息资源,更是传播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展现多彩文化沉淀的有力举措,需要档案部门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进一步重视档案编研工作,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利用时代发展优势,整体推动文化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本文围绕档案编研工作赋能文化建设的逻辑、困境与路径开展细致分析,以期为档案部门领导者与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唐华 《湖南档案》2013,(6):34-36
档案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承担着维护历史真实面貌和为社会发展提供文化资源的重任。档案编研与档案文化建设,是在传统档案编研工作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和市场各种现代元素和信息资源,并对本地域历史档案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只有树立编研与收集相结合,以编研促收集,以收集带编研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形成大量英烈档案,开展编研工作有利于深挖先烈事迹,继承红色基因,传承优秀革命文化.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档案编研工作实践有力推动了抗战英烈档案编研工作的进展,但其也在编研需求匹配、档案编研机制和编研方法优化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文章认为,通过构建开放性编研机制、创新搭建档案编研平台,开展研究性、宣传性和教育性编研,可更好地发掘英烈档案,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助力.  相似文献   

17.
高校档案编研是将馆藏档案资源深度发掘为校园文化的过程。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精神,做好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因为档案编研与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密切,档案本身就是历史事件记录的文化载体,所以必须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编研手段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才能深度发掘和开发档案文化[1]78资源,多、快、好、省地产出更多的档案文化产品,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夯实校园文化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的丰硕成果更是激人奋进,各地档案部门也将“盛世修志”工作融入档案编研工作中去,把编纂志书作为档案编研人员开发档案信息,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系统工程,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集档案编研与编纂志书为一体的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9.
档案新馆布展是一个系统完整、复杂渐进的过程,需要多方共同参与。文章对我国档案新馆布展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档案布展人员在积极争取馆房规划建设、档案接收征集、档案信息化、档案保护、档案编研等馆内相关部门支持,建立共赢机制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外界资源,寻求档案馆际间,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展览公司、宣传部门及展览"受众群体"之间的长期合作,建立多方参与的联动机制,以提高档案展览质量,使展览在更广的领域内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背景下,档案部门引入志愿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档案部门可在档案征集、整理、编目编研、展览讲解、宣传等项目中引入志愿服务。在引入志愿服务中,档案部门需要转变观念,精心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并加强指导,保障志愿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