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个时期来,有的人把经济发展理解为GDP增长,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如一些地方无视客观规律,以污染环境和消耗资源为代价,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那么应如何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对待GDP指标呢?本就此问题及其教学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一个时期来,有的人把经济发展理解为GDP增长,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如一些地方无视客观规律,以污染环境和消耗资源为代价,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那么应如何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对待GDP指标呢?本文就此问题及其教学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增长与发展的关系。一般说,增长主要是指事物总量的变化、规模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而发展则主要是指内部平衡的不断打破、结构的不断变革和质的飞跃。我们说GDP是一个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它不是反映经济发展情况的惟一指标,过分地强调和追求GDP,还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一些负作用。为此,我们可以这样比喻:对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衡量来说,GDP是一个很好的仆人,却是一个有缺陷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内蒙古税收收入呈现出税收总量和各主要税种税额全面快速增长,税收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的显著特点。笔者通过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内蒙古税收收入增长与GDP增长,近5年税收收入中各主要税种收入的增长以及GDP与税收相关性进行分析,指出内蒙古税收收入增长高于GDP增长是由税制改革、宏观税负的不断增长、GDP与税收收入的计价方法不同、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强税收征管等许多因素引起的,税收增长略快于GDP增长是完全正常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一些学者和政府官员提出,是否可以在GDP数据基础上。扣除经济增长所付出的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计算出一个与环境相和谐的GDP。这个GDP,被称为绿色GDP。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经济增长开始提速,现在GDP达到了百分之九点几,它对于就业起到了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和我们所需要的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增长和发展是两回事,增长是量的积累。发展是结构的调整。在我们目前,发展是城9两元结构一元化的过程,它向增长提出任务,要使两元结构产生变化,就要落实发展,以人为本,增加就业。我认为城里的GDP至少要达到9.5%到10%。在我们这个阶段,就业是  相似文献   

7.
话说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国家:该国政府储蓄率(编者注:政府储蓄率指政府的储蓄总额占GDP的比率,大致代表了财政盈余)在六年之内增加了1倍;工资增长落后于GDP增长;该国基尼系数是0.45;  相似文献   

8.
数字大参考     
●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 2000年我国 GDP(国内生产总值 )比 1999年增长 8%,超过 8 9万亿元。这个数字换算成美元将超过 1万亿,分摊到每个人身上为 849美元。这是中国的 GDP首次突破 800美元。人均 GDP800美元是“低收人国家” (人均 GDP800美元以下 )与“中等和中低等收入国家” (人均 GDP800至 3000美元 )的分水岭,中国终于把“穷国”的帽子丢在了上一个世纪。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的计算, 2000年前三季度 8 2个百分点的 GDP增长中,消费贡献了 5 8个点、投资贡献了 2 5个点、净出口是- 0 1个点。《生…  相似文献   

9.
碌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传统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大量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理论上说,绿色GDP和传统的GDP相比,它不但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加突出表现为经济增长的质量,更为科学地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真实发展和社会进步状况。绿色GDP核算体系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对社会公众来说是一个新概念。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普及绿色意识,让更多欠发达地区的人们了解什么是绿色GDP,全面认识绿色GDP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优越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政策上更为追求GDP或GNP。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即内源性经济增长模式或输入性经济增长模式。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的国土范围内.本国和外国居民所生产的供最终使用的商品和劳务的总和,GNP即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的国民在国内、国外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强调的是制造地,即不管是本国的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只要落户在本国境内就行。国民生产总值强调的是制造人,追求的是本国企业.本国人的制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这些事物能够提高GDP
  污染:如果地下水被污染,那么我们就必须购买价格昂贵的瓶装水, GDP会随之提高。墨西哥湾的石油泄漏事件发生后,随之而来的是巨额的清理费用和律师费,这对美国GDP的贡献远远大于生产汽油、柴油和其他产品带来的价值。每清理价值100美元的原油,我们就需要花费数万美元清理沙滩,拯救野生动物。
  犯罪:当人们提出财产索赔并且重新购买被盗物品时,GDP就会增长。当人们安装警报器、栅栏,聘请保镖的时候,GDP也会增长。建造、管理监狱以及其他的犯罪成本都是GDP的一部分。艾奥瓦州立大学研究表明,一宗谋杀案的社会成本为1725万美元。  相似文献   

12.
庄贵阳在《世界知识》2004年第17期中撰文指出,理论界提出“绿色GDP”已有一段时期,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它的意义凸显出来。绿色GDP倡导与自然的和谐,呼吁健康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GDP要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效利用资源紧密结合,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家茅于轼目前在一个论坛上谈及投资与扩大内需的关系时指出.中国应该把眼光放在投资效率上,而不是仅仅扩大内需:应该把眼光放在就业增长上,而不仅仅是GDP增长。目前,中国的投资效率非常低。金融市场非常没有效率,不能把资金引用到效率最高的地方。同时,中国投资对就业的贡献与世界各国比起来是最差的。好的国家GDP增长等于就业增长,比如巴西GDP增长3%,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云南省1985——2003年历年环境污染指标的统计数据和历年人均GDP统计数据,对人均GDP与环境污染(工业“三废”排放量)作相关分析,建立两者之间的计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工业“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增长的关系。经研究发现,云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本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曲线和人均GDP与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曲线均已处于倒U型曲线的右半段,并随人均GDP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曲线走势良好;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曲线则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半段,且尚未达到转折点,随着经济的增长,工业废气排放量将呈上升趋势。但从总体而言,云南省工业环境状况总体上呈逐步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15.
科研经费支出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活动的重要指标,其强度受到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调控影响.科研经费支出情况与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主体的创新活动密切相关,对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提升地区GDP总量等有着重要作用.基于VAR模型,对毕节市科研经费支出强度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不具备双向Granger原因,科研经费支出对GDP增长具有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滞后期为1年,但毕节市科研经费支出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如GDP增长对科研经费支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论税收与GDP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税收分配的对象,税收收入是国家参与社会收入分配的结果。GDP总量决定税收总量,税收影响经济增长。同时,我们应该清楚,税收增长与GDP的平稳增长应当良性互动,但税收与GDP增速不能简单对应。  相似文献   

17.
一、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陷 我们从现行的GDP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却看不出这背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成本有多大呢?目前世界各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核算体系,没有一个数据使我们能一目了然地看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情况。环境和生态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的一部分,由于没有将环境和生态因素纳入其中,GDP核算法就不能全面反映国家的真实经济情况,核算出来的一些数据有时会很荒谬,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能增加GDP。中国在20多年来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但这又是通过多少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换来的呢?不说环境与资源,即便从社会学角度看,GDP也不能反映社会贫富差距,不能反映社会分配不公,不能反映国民生活的真实质量。总之,GDP统计存在着一系列明显的缺陷,长期以来被人们所批评。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修正。  相似文献   

18.
绿色经济核算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GDP由于能揭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因此克服了GDP固有的缺陷,成为新发展观指引下引导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对公正评价社会经济增长过程,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在拉动2009年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5%,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第二是投资,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2.3%,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第三即“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44.8%,下拉GDP增长负3.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不同的经济体制阶段使用了不同的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GDP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指标,它与曾经使用过的GNP有联系也有区别:GDP有名义与实际之分。从GDP的构成看,用“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支撑点存在,但制约GDP高增长的“三农问题”和“非市场缺陷”也存在。辨证认识GDP的功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持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能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