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6 毫秒
1.
李海超  王美东 《科学学研究》2019,37(6):1006-1012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从高技术产业各部门的角度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群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关联程度,进而分析了三大城市群高技术产业整体和高技术产业各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对三大城市群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且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力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对于城市群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我国城市群主导性高技术产业领域选择指标体系,采用灰色系统关联模型对区域高技术产业主导领域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群高技术产业主导领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区域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地区均有各自优势行业.城市群高技术发展应实施专业化、集群化战略,基于区域优势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主导领域,有效规避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通过构建区域高技术产业枢纽一网络结构,促进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发挥高技术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崔丹  李国平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2):1783-1795
文章从专利—产业创新链角度分析了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以及各类型技术创新效率城市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特性。研究发现:三大城市群的专利技术创新效率和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珠三角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专利技术创新效率相对较低。高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在京津冀城市群呈现环京津连片分布状态,在长三角城市群呈现中心—外围结构,在珠三角城市群呈现向心分布状态。高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中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一半以上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低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城市,绝大多数距离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较远,且这些城市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相对较少。针对三大城市群技术创新效率的现状,提出了差别化的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梁爽 《科研管理》2024,(3):122-132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其效率如何提升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在邻近性与创新研究框架下,基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2006—2017年高校与城市数据,采用Bootstrap-DEA模型估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生产和产业转化两阶段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样本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城市群内部与城市群之间的地理邻近度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分阶段效率影响。研究发现:三大城市群高校的知识生产和产业转化效率均偏低,其中知识生产阶段表现略好,产业转化阶段更为薄弱;考虑互联网因素后,城市群内部空间联系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两阶段效率均表现出显著正效应,线上联通不能完全替代地理邻近;其他影响因素中,高级职称人员与“双一流”建设显著提高知识产出效率却不利于产业转化,知识生产阶段企事业单位经费促进效率提升,政府经费反而带来效率损失,产业转化阶段两者均具有正效应。研究结论对于推动城市群深度一体化建设、打造创新空间,以及引导知识产出阶段多元化经费投入、对接产业,探索产业转化阶段全方位政策支持、跨主体合作具有一定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都在探索大区域城市群协同增长的新发展机制。通过比较三大区域GDP数值和三大区域核心城市GDP数值发现,京津冀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采用类比法、归纳法、引证法等分析方法,发现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增长的强劲动能在于大区域中心城市的结对增长极协同共同体,提出京津冀应借鉴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先进经验,建构以北京为核心引领的京津冀增长极协同共同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研发展对经济进步和国家创新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对区域科研竞争力展开评价研究能够丰富理论研究并指引相关实践。以十四五规划中位列“优化提升”范畴的五大国家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区域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结合TOPSIS模型对城市群整体及其区域内的各省份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城市群科研竞争力水平差距显著,呈现为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的格局;各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增长极;区域内协调发展问题十分突出,京津冀在五大城市群中区域内科研竞争力差异最为显著;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二者科研竞争力评价表现虽居五大城市群的下游,其区域内各省份科研竞争力整体实力较为均衡。  相似文献   

7.
采用1998—2012年的数据,在空间向量自回归参数模型(Sp VAR)的基础上,构建了半参数空间向量自回归模型(SSp VAR),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研究了资本积累、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空间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RD资本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物资资本和能源碳排放均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北京地区各经济变量的冲击下,京津冀地区的资本、经济和能源碳排放均表现出不同的响应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十大城市群人口与经济发展平衡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十大城市群进行实证分析.引入基尼模型计算城市规模基尼指数和城市经济基尼指数,求出基尼商指数判断其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性.结果表明,中国十大城市群经济集聚程度普遍高于人口集聚程度,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差异明显;但这种平衡性与城市群经济水平的关系不显著,且不呈现东、中、西部的地域分异特征.从区位因素、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城市化方针,以及人口流动与管理制度等方面分析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能力。运用"偏离-份额"(SSM)分析法对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将各产业产值增加额分为份额偏离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产业竞争力偏离分量,进而计算相关分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郑州、洛阳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产业竞争力较强,其他城市及城市群整体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偏离贡献率及产业竞争力贡献率较低。根据计算分析结果,提出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十四五”规划中位列优化提升范畴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长江中游五大国家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区域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结合TOPSIS模型对各城市群及其区域内各省份的科研竞争力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城市群科研竞争力水平差距显著,呈现为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的格局;各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增长极;区域内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其中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内各省份的科研竞争力差异最为显著;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二者科研竞争力评价表现虽居五大城市群的下游,但其区域内各省份科研竞争力整体实力较为均衡。  相似文献   

11.
金丹 《软科学》2012,26(9):89-94
运用我国各省市区2000~2009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在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民间组织密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中西部强于东部,而社会信任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则是东部强于中西部。  相似文献   

12.
长株潭服务外包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长株潭城市群服务外包发展情况,通过建立服务外包与经济增长的回归模型,利用2003-2009长株潭服务外包额度与GDP数值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服务外包不仅发展空间巨大,而且对长株潭城市群得经济增长有着很大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双核"经济中心理论下的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日益面临类似于计算机科学发展过程中曾经面临的问题。比如,在计算机中,双核架构有效解决了单核架构的瓶颈制约,而在城市群中尤其是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单极经济中心发展战略正面临诸多无法克服的硬性约束。为此,本文提出了"双核"经济中心的架构,并认为"双核"经济中心是资源靶向性、规模经济及有机疏散理论的内在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实行"双核"经济中心的基础及必要性。最后,在借鉴计算机双核之间联系和分工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群"双核"之间的联系和分工机制,力求对城市群尤其是京津冀城市群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施策略指导。  相似文献   

14.
赵璟 《未来与发展》2014,(4):22-28,16
在中国追求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群平衡增长要同时实现整体增长与缩小内部增长差距两大目标.然而.区域经济政策对这两个目标实现的促进机制与效果问题却长期困扰着决策层。本文系统整理了国内外有关区域经济政策促进城市群经济平衡增长领域的理论与实证文献.按照作用对象将区域经济政策归纳为城市间要素流动、投入一产出联系、技术扩散和转移支付四个维度,发现各维度区域经济政策对城市群整体增长的促进机制与促进效果比较明确.但是对城市群内部增长差距缩小的促进机制与促进效果均存在争议.争议主要集中于政策间交互作用和城市间功能与分工差异。但从经济学框架上对这种政策复合作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文献并不多.而利用系统仿真方法研究城市群发展的文献为考察区域经济政策簇复合作用效果提供了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5.
新发展格局下充分利用国内大市场优势和完备产业体系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对中国突破外围封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文摘的匹配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市场潜力、产业集聚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发现市场潜力扩张和产业集聚均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同时东部城市和高技术行业市场潜力扩张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更为明显,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产业集聚更有利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产业集聚是否是市场潜力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渠道,结果表明:多样化集聚在市场潜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而专业化集聚并没有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积极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各个城市群提升竞争力的新目标。同时,在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第一动力的背景下,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加快动力转换的关键领域。城市群既是科技创新的集聚区,也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载体。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在条件较好的城市群集聚发展,是提升城市群创新发展能力、加快区域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本文考察了中国三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特征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着重分析科技创新水平不同的城市群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影响其经济增长效益发挥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与经济增长的本地效应和溢出效应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软科学》2019,(2)
基于方向松弛的无效率模型测算三大城市群2007~2016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莫兰指数与变异系数分析其空间相关性,并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考察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偏低,均值从高到低排名为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冀,资源与环境是导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无效率的主要因素;京津冀由空间负相关改善为空间正相关,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保持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但三大城市群均不存在σ收敛;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9-2018年中国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34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厘清其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障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 表明:(1)三大城市群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水平均保持平稳增长状态,且呈相似空间特征,指数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发展存在显著不均衡,其中深圳处于领跑地位,而惠州、江门、肇庆及河北多数城市相对落后.(2)三大城市群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关系不断改善,但整体表现仍为失调型;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处于磨合阶段,所有城市均摆脱低水平耦合关系,而京津冀城市群尚处于拮抗耦合阶段,仅有北京、天津和秦皇岛进入高水平耦合阶段,"强更强"的发展态势使城市间两系统协调发展差距进一步增大.(3)各指标因素对三大城市群两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呈趋同性,创新投入、产出、储备及绿色生活建设是主要制约因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动三大城市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对策建议,包括制定差异化科技创新策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与互动政策、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增强城市之间的空间关联、促进城市群内绿色协同发展、深入绿色生活理念培育等.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IT产业条块分割、配置不均的格局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第三增长级的快速发展。分析了京津冀IT产业大集群模式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并由此界定了京津冀IT产业大集群模式,依据钻石模型分析了京津冀采用大集群战略发展IT产业的可行性,运用因子分析法系统分析了我国三大IT产业集群区的产业发展状况,明晰了影响京津冀IT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要素,提出了IT产业竞争优势理论模型并据此探求了IT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最后,针对京津冀IT产业大集群战略给出了发展路径、策略与详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振灵 《软科学》2009,23(10):95-100
回顾偏离-份额(Shift-share Analysis,SSA)模型的基本形式及其主要拓展模型,将动态化分析的思想引入模型,构建起DSSA模型(Dynamic shift-share analysis Model),选择辽宁中部城市群及其中的矿业城市抚顺和阜新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其产业结构演进。研究结果表明,DSSA模型更加科学、合理,在区域分析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辽中城市群产业结构持续改善,矿业城市抚顺和阜新的经济增长和结构变迁落后于城市群的变化;最后,给出矿业城市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