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解放日报的社会一副刊《人民广场》从创刊起就拥有了广泛的读者,光阴冉冉,8年来已经出版了1000期。从“躁动于母腹”到“成为一个8岁的孩子”,包含了多少采编人员的心血,值此千期之际,他们是用什么方式来庆贺这个生日的? 又如何在读者中引起热烈的? 请看解放日报记者陆振球的《<人民广场>永远是人民的广场》。  相似文献   

2.
我厂宣教科为我们54位通讯员每人赠订了一份《新闻记者》,大家爱不释手,其中新闻与法律、新闻内幕、通讯员之窗、读者之声、新闻摄影谈、企业报园地、采编一得等栏目我都爱看。特别是看了第4期中的《这一份情》感受更深。解放日报记者陈斌同志称得上是一位出色的记者,他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我作为一名通讯员,不仅要为厂报、为党报党刊坚持反映情况和积极写稿,而且还要学习陈斌同志为民办事,做好事,学习他的“铁肩担道义”的崇高思想。记得有一次,厂里有位师傅向我反映我厂男子浴室(北厂)有处地方不安全,我听后马上去安全科联系反映,安全科及时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副刊化的社会新闻专版,是近几年许多报纸竞相创办的一个颇有影响的版面。例如文汇报的“社会大学”,解放日报的“人民广场”,浙江日报周六第二版的“社会与家庭”,绍兴日报周五第三版的“家长里短”等等。这个专版以登载社会事件、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的通讯、大特写等新闻作品为主体,旁及有关衣食住行的知识小品及弘扬新思想、针砭旧意识的言论,由于内容贴近生活,形式比较活泼,所以很受读者欢迎。本文就有关副刊  相似文献   

4.
记者的眼光———读南振中同志《新闻记者的透视力》有感刘向东不久前,读了南振中同志的《新闻记者的发现力》,这是他对新华社国内记者的讲话。新近又读了他的《新闻记者的透视力》,是对新华社驻外记者讲的。这一内一外,一“发现”一“透视”,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我...  相似文献   

5.
近来,不少报刊都出了专版。但相当一部分专版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各方面情况的真实的、客观的报道,而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集中的近于广告形式的情况介绍。这就使人看了很不舒服。这种以专版之名出的广告专版,尤其是一些经济专版,同广告专版更是毫无区别,读者看的多了,反认为报刊是为了招徕读者而故弄玄虚。这样的专版出多了,就会失去读者,广告总是广告,无论怎样改头换面,读者心里都是有数的。各种形式的专版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无可非议。但如果把非广告性质的专版办成有很浓广告色彩的广告专版,无疑有损于报纸的威信。希望办报的同志,对这点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去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召开别开生面的研讨会,许多编辑、记者畅谈了自己采编工作的体会。解放日报关于上海 “癌症患者俱乐部”的报道,早已为全国通晓。组编这一报道的是解放日报《人民广场》专栏责任编辑离懊盈,他在研讨会上的发言引起与会者很大兴趣。《用真情拥抱生活》一文,就是他根据发言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7.
《新闻记者》开辟《地、市、县报问题探讨》专栏,许多同志就如何办好地方小报发表了看法。本人认为,地方小报应象发现新闻线索一样去发现地方读者心理特点,这样报纸才能使读者喜欢看,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有的同志认为,地方小报要办好,难度大。原因是:一、地方信息量受限制;二、地方记者和通讯员队伍力量受限制;三、会议新闻多,篇幅占的比较大,读者不爱看。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办好地方小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纵横开掘,既报道“历史”,又报道“地理”,增加读  相似文献   

8.
宏观地把握社会与家庭问题,是《解放日报》周末增刊《家庭·社会》专版区别于一般报纸副刊的一大特色。专版自1984年12月23日创刊以来,站在党的报纸的高度,以深入调查研究的精神,及时地对普遍存在的社会和家庭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与引导,为如何办好报纸副刊提供了又一条成功的经验。《家庭·社会》专版的宗旨是“提出社会问题,协调人际关系”。与大多数文摘类、知识类、趣味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读者的阅历、习惯、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审美意识、观察方式、所处环境等不同情况,从1988年初起《河南石油报》设置了旨在反映社会生活的专版,栏目有《为读者服务》、《读者来信》、《多棱镜》(社会与法制)等。经过一年多的辛勤耕耘,在读者中已产生较大影响。这个情况说明,读者之所以对社会生活版感兴趣,是因为这类专版与读者接近性强,能够使读者产生某种兴趣和阅读欲,自觉自愿地去读去看,并通过读和看有所知、有所感。那么,构成报纸与读者的接近性有哪些因素呢?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您好!我们报纸最近开辟了《名人风采》专版,要求记者经常提供名人专访稿,我感到压力很大。因为名人都很忙,联系上就不容易,不要说作深入采访了。您能给我指点一二吗?读者王东王东同志:您好!人物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的记者生涯中采访过的名人不下百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体育、法制等各领域,有些是系统  相似文献   

11.
读了《新闻记者》1991年第3期上的这篇文章,我作为一个退役的新闻工作者,十分欣赏,非常钦佩解放日报的编辑同志的新闻眼光与魄力。他们把“海湾战争可能在24小时内爆发”作为特别重大的新闻放在头版头条,从而使解放日报在全国各大报纸中独树一帜。本来,海湾战争会不会爆发?什么时候爆发?这在当时已成为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所最关心的世界大事,这样一件头等重要的新闻,当然应该作为头版头条发表。报纸的头版(第一版)一般称为要闻版,那么,凡是最重要的新闻,不论国內国外,  相似文献   

12.
“这个社会正需要无数有操守的记者代表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著名记者范长江在《怎样学做新闻记者》中说:“我想世界上很少人有像新闻记者这样有更多诱惑与压迫的。一个稍稍有能力的记者,在他的旁边一方面摆着:优越的现实政治地位,社会的虚荣,金钱与物质的享受,温  相似文献   

13.
在11月8日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来临之际,本刊对新闻界的老前辈、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穆青同志进行了专访。 记者:从您从事新闻工作的亲身经历看,您认为新闻工作者对我们党的事业和社会发展所作的特殊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 穆青:我是从1942年进入延安《解放日报》起开始新闻生涯的。那时我还不懂得怎样做新闻工作,甚至还不大愿意做记者。我觉得自己性格比较内向,当记者“满天飞”怎么行呢?但我是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  相似文献   

14.
李皓 《记者摇篮》2004,(8):26-2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丰富生活、增长见识、陶冶情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媒体中的旅游专版、专刊、专栏正是为了适应读者需求面而不断“扩张”。如《大连晚报》每周设置4~8个专版,全称《大连晚报·大旅游》专刊,它使整个报纸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同时作为经济新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一般的经济新闻、社会新  相似文献   

15.
近来,不少报刊都出了专版。但相当一部分专版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各方面情况的真实的、客观的报道,而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集中的近于广告形式的情况介绍。这就使人看了很不舒眼。这种以专版之名出的广告专版,尤其是一些经济专版,同广告专版更是毫无区别,读者看的多了,反认为报刊是为了招徕读者而故弄玄虚。这样的专版出多了,就会失去读者,广告总是广告,无论怎样改头换面,读者心里都是有数的。  相似文献   

16.
《新闻记者》自1983年创刊以来,我一直是一个热心的读者。三年来,《新闻记者》沟通新闻改革的信息;注重新闻业务的研究,给新闻工作者以启迪;介绍中外新闻知识,著名新闻工作者的经验,编辑,记者的采编感受和见闻,以及各种新闻名作欣赏,使新闻工作者一新耳目。刊物真正成了全国许多新闻工作者的挚友。我希望在新的一年中,《新闻记者》能增加广播电视方面的内容。据我  相似文献   

17.
王勇 《记者摇篮》2004,(11):13-13
《新民晚报》记者季颖写的一篇文章中谈到:一个优秀记者。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虽然不一定做得到“以天下为己任”那么伟大,但至少应该“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十分赞同这样的观点。新闻记者是公众的代言人。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闻记者最根本的追求,作为一名记者。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不能担当好公众代言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金华日报》星期六为周末版,其中第七版是《瞭望台》专版。国际事态瞬间万变,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事件在世界各地发生。作为国际专版,不可能把一周内所有新闻容纳进版面,这就要抓住影响最大、读者普遍关心的热点新闻做文章。除报道事件本身外,还应对事件的起因和历史背景作深入剖析,让读者对国际上的重大事件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这种新闻透视稿新华社有时也发,但由于《瞭望台》专版固定在星期六,新华社发稿未必就那么凑巧,这就逼着你非自己动手写不可。去年11月初,印度维·普·辛格总理辞职,谁能出任该国总理成为各国人民关心的新闻。那几天,我一直在翻阅《参考消息》、《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羊城晚报》等报纸,留心事态的动向。当印度人民党分裂派领导人钱德拉·  相似文献   

19.
《解放日报》的“热点追踪”栏目我很喜欢看,相信这个栏目可以锻炼出一批好记者,因为它抓的题材都比较大,也比较吸引人,而且又须记者去追踪、去挖掘,所以无形中对记者要求就比较高,需要下大力于采访写作上。伊拉克战争显然是报道的热点,该报已有“特别报道”版,有足够的内容可提供读者去  相似文献   

20.
《新闻记者》是本刊的刊名,承蒙全国各地读者和作者的厚爱,刊龄已进入第十个年头。但也许很少有人知道,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有两种以《新闻记者》为名的期刊问世,而且为推动进步的新闻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请看本刊记者吴元栋采写的《寻访五十年前的<新闻记者>》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