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有引力与航天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与物理竞赛命题的热点.在2011年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和第28届全国高中物理竞赛中,分别以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和绳系卫星切入,对万有引力与航天及其相关知识进行了重点考查.题1.(2011年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地球上空有人造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它们向地球发射微波.但无论  相似文献   

2.
吕海明 《物理教师》2007,28(10):62-62,66
在2007年4月15日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有一道试题,它是整卷中得分率最低的一题,现把试题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3.
何万龄 《物理教师》2001,22(9):20-21
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经历了一个由应用知识竞赛到知识竞赛,又回到应用知识竞赛的变化过程,体现了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第11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密切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联系科学技术,注重启迪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2007年第十七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的第三大题第4小题,符合新的物理课程标准,能够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余爱春  周家辉 《物理教师》2007,28(5):64-64,66
全国物理知识竞赛十分注重考查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竞赛试题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要求学生会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本文从近几年的全国物理竞赛试题中,选取了一组能充分体现这一理念的“摄影照相”问题,进行剖析,希望对学生们的物理学习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自行车中的圆周运动知识 1939年苏格兰人麦克米伦发明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实用的自行车。自行车一出现就因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立即风行全世界。我国是自行车的王国,总数高达数千万辆,遍及城市和农村。自行车中涉及到许多的物理知识。自行车是靠人用力踩动脚踏来提供动力,驱动后轮产生摩擦力而使自行车前进的。后轮转动就是通过链条把中轴上链轮和后轴上的飞轮相连带动的。下面结合具体例题来分析圆周运动的知识在自行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薛予周 《物理教师》2001,22(10):37-37
2001年第11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有一题涉及有关热管的问题,下面就谈谈热管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们把与科技、自然、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物理问题称之为应用物理问题。从1991年到1995年,我国连续进行了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1996年起更名为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但仍以应用物理知识为主。新课标下的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也增加了许多应用物理知识的新内容,加强物理与社会、物理与科技、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是中学物理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应用物理问题是当前物理教学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共同组成的全国中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委员会,负责全国中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的命题和组织工作.本竞赛不是面向少数尖子学生的单纯学科知识竞赛,而是引导全体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性竞赛活动.旨在通过准备和参与竞赛活动,使学生了解物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在科学技术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学生学习物理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本竞赛的内容是初、高中物理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但试题的素材完全是联系生活、社会实际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模型化的题目.希望通过竞赛活动能促进学生形成学科荤、爱科学、用科学、信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对于中考物理试题的命制具有一定的影响,综观15次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周常林 《物理教师》2007,28(2):59-59,61
纵观2006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发现试题更加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注重应用,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现试析该卷中第8题,以求对我们以后教学和竞赛辅导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是初中学生自愿参加的一种激励,比竞赛,是受到广大同学欢迎的课外活动.这个竞赛强调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注意引导参赛学生用物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日常生活及各种产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从根本上说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但是目前限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物理教学的主要途径仍然是课堂教学,考查方式也主要是笔试,因此,怎样通过笔试培养和考查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是竞赛命题工作一直在探索和试验的课题.第十届竞赛坚持了这个方向,并在能力考查方面向前迈进了较…  相似文献   

13.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以下简称物理竞赛)是对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测试。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辅导学生的物理竞赛,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物理教师》2007,28(7):F0003-F0003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的命题质量,丰富命题资源,经竞赛委员会研究决定,今年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征题及评奖活动.应征题的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5.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既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也是课标要求的热点.2008年第十八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竞赛试题的材料、背景和视觉均很新颖,把对物理知识的考查与科技、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较好地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本文从2008年第十八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中选择几个典型问题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物理竞赛试题立意新颖,构思巧妙,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既能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掌握,又能很好的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及新的课程标准的推出,“STS”(科学&;#183;技术&;#183;社会)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多年来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体现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热点,联系科技新成果的特点,是以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普及性初中物理课外活动.下面笔者结合具体实例谈谈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体现的“STS”教育。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的物理中考或竞赛试题的热点突出了新课程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注重了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间的联系,重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根据提供的图表、图示的信息,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以200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复赛试题说明.  相似文献   

19.
题目 (第17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律叫做帕斯卡定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天体椭圆运动是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知识应用竞赛中常考的运动形式,本文就天体椭圆运动中的常规问题进行方法与思路上的归类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