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关上下——沿着下关的地名 下关,它的另一个名字叫风城。 很多外地人领教过下关风之后都叫苦不迭。而对于我这样的下关人,面对清冽的大风只觉得很过瘾。从前起风时,地面的小石头会被风卷起击打颜面,带来轻微痛感,但强劲风力撞击着呼吸,让人清醒振奋。  相似文献   

2.
<周礼·春官·龠章>是我们研究<诗经>的重要史料."风、雅、颂"作为<诗经>的类别名称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与规定性,三者均应指演奏诗歌的不同载体."风"指口唱形式--徒歌,"雅、颂"分别指演奏的乐器.<周礼·春官·龠章>中"吹豳诗、豳雅、豳颂"之意应为用豳龠吹奏<豳风·七月>,用豳龠与雅合奏<豳风·七月>以及用豳龠与颂合奏<豳风·七月>.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的民居,宛若是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折射出不同民族的审美观和民族文化.白族"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住宅,像一幅由风、花、雪、月组绘而成的淡墨画,旖旎而含蓄.傣族的竹楼,像一首朦胧诗,袅娜中又有点清新.彝族的板房,像一首古老的歌,粗犷而又朴拙.利仆人们的"树窝",宛若是悬挂在大树上的蜂巢,风韵无限,谲美神秘.多少年来,巢居于"树窝"中的彝族支系利仆人的奇风,吸引了多少人前往探秘.在建国前夕的头年仲春,我有幸前往云南四角山鹤庆县境内的"陆姆"小村采风,领略了"树窝"奇趣.  相似文献   

4.
大理作为"植物王国"云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闻名中外的"风、花、雪、月"四大名片中,代表"花"形象的茶花、兰花、杜鹃花等特色花卉资源独具魅力,让无数海内外人们为之陶醉.当……  相似文献   

5.
<正>8月28日上午,由武汉革命博物馆联合荆楚网主办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漫画展》在武昌农讲所旧址开展。本次展览分为"活动重点和基本要求、‘四风’的具体表现、把八项规定落到实处"三个部分,通过60幅生动形象的漫画作品,围绕"扫除四风、自我净化;照镜子、自我完善;正衣冠、发扬钉子精神"等主题,展示了"四风"的极大危害和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初步成效,表达出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不少作品从生活中捕捉素材,概括夸张,凝结成漫画的讽刺与幽默,使人们在忍俊不禁中获得启迪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陈逢湘 《大理文化》2009,(Z1):122-123
大理美景天下传,风花雪月风为首。大理风,四季吹,亘古不变的风,使下关因之得了"风城"之名。利用风能发电,是大理人生生不息的愿望。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州属一家科研机构从事科技情报工作,每天都能看到不少科技文献资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有一座神奇的四角山.这里,居住着彝、苗、傈僳、土家等七种少数民族.他们亲如弟兄,和睦相处,不仅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同时还共同创造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归属鹤庆县境的大坪山乡的彝族喊山、傈僳族"哭烟"和"请柬",便是他们的祖先创造的一项民俗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8.
奇美苍山云     
初亮 《大理文化》2005,(4):39-40
在旖旎的云南大理风光中,除了"风、花、雪、月"四景美妙外,最受人们赞誉的要数苍山上的云景了.大理苍山西耸,洱海东卧,在苍洱之间有着许许多多的云景奇观,令人遐想陶醉,使人心旷神怡,曾有"秋来雨后看云容,天将玉带束山公"的诗句,来赞美大理美丽的云景.  相似文献   

9.
闻名遐迩的大理四景、风、花、雪、月,下关风,只要看着斜阳峰的云,便可以体察它无处不在的踪影.苍山雪,洱海月是可以直观的永恒.只是那百年前消逝的上关花还能重生吗?  相似文献   

10.
风的样子     
没见过风的样子,但总以为自己是最知道风之态的。只因为我所生活的这座边城大理市与风有关。自古以来,大理市下关就被人们称为风城。雾雨雷电诸多自然现象之中,风,才是精灵。它似乎更适宜与人的心神做伴,它也许就是人的灵魂深处的歌与哭。  相似文献   

11.
离魂刀     
"铛、铛、铛",空旷的更声在寂静的夜里突兀地响起,已是三更天了,李园外一片沉寂。秋雨方霁,园外还有些许寒意,乳白色的晨雾弥漫在落红小径,淡淡烟雾间,隐约可见泛着朱漆的李园大门两侧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迷雾间浑然欲飞":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字上有些朱漆已剥落,看来是有些年头了。有风从远处吹来,漫过园前柳梢,卷起门前枫叶"沙沙"而过,天上一弯新月在柳梢  相似文献   

12.
石子健 《寻根》2022,(2):63-65
湘、黔、桂交界地区的三江同乐七团村侗族,至今还存在着一种古老节日——"拉牛上树"节.主要是当地民众通过以"拉牛上树"仪式报答在明末飞山公(杨再思)对七团村侗族所做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徜徉苍洱间     
张光 《大理文化》2021,(6):85-87
1 一路向西去拥抱"风花雪月",享受"自在大理".不问世事,不问繁华.冬日夏云,只为"宅"在大理享受冬日里的那抹暖阳,感受那味道浓郁的年节.只有一个地方让我变得如此的慵懒,能够"猫"在大理晒晒太阳,享受一下日光浴,由衷地感谢来自苍天的恩赐.大理的冬日,风的季节.行走于下关的风,让我感知年节里的天朗气清.喜欢"望夫云"云卷云舒的变幻莫测.远眺苍山玉局峰,如若有云朵加盖,就可知"下关风"必将是今天天气的"主角",出行定要"重装上阵",不然就会变成瑟瑟发抖"表情包"的代言人."望云知变,闻风而动".我想,这便是望云知天气的道理.  相似文献   

14.
且听风吟     
"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映洱海月",大理四景"风花雪月"享誉海内外。风是下关的一大特色,无论冬夏,不分晴雨,总有清风拂面,总有风声盈耳,无形无迹的"风"入景,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明山丽水的下关是一块宜居之地,也是独一无二的"听风之城"。我不是地道的大理人,我的家乡坐落在离大理有两百公里路程的无量山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长大的我跟许多山里孩子一样,最熟悉的童年风景就是山外青山,外面的世界离我很遥远,两百公里是段遥不可及的距离,只能羡慕地听别人一  相似文献   

15.
风中之城     
大理市下关镇,一年四季风声不息,素有"风城"之称. 一 风很大,城却很小. 城在很大的风中发拌, 我也跟着发拌,在很小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正> 龟是我国古代先民崇拜的对象之一。《礼记·礼运》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太平御览》卷931,中华书局1960年版)"四灵"之中麟、龙和凤都是人们想像中的动物,均为虚构乌有,只有龟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足见龟在当时人类心目中的地位。我国发现了许多史前时期与龟相关的考古文化遗存,表明当时的龟文化已经比较发达,重龟之风盛行。  相似文献   

17.
"七史"辨误     
近读张玉春先生<史记版本研究>,发现其引用<玉海>一则材料时,没有正确理解所引内容,误以为材料中的"七史"包括<史记>在内,实则是指"嘉祐七史".众所周知,"嘉祐七史"指<宋书>一百卷、<南齐书>五十九卷、<粱书>五十六卷、<陈书>三十六卷、<魏书>一百一十四卷、<后周书>五十卷、<北齐书>五十卷,与<史记>毫无瓜葛.由此可见,引用古籍不可不慎.  相似文献   

18.
加强"文艺两新"工作是深化文联改革,切实保持和增强文联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必然要求;是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文艺界行风建设,发挥文联组织在行业建设中主导作用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全国文联"文艺两新"工作座谈会和省文联八届四次全委会精神,加强全州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的调研普查工作,州委宣传部、州文联于8月24日联合召开了由州民政局、州文化和旅游局、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分管领导及州委宣传部文艺和宣教科长、文改办主任、12县市委宣传部联系文联工作副部长、12县市文联主席、州级12个文艺家协会主席以及州文联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动员会,全面启动"文艺两新"调研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遥远的西南太平洋上,赤道南北的浩瀚海域中,如珍珠般散布着一万多个大小不等的岛屿,其最大的岛屿--澳大利亚大陆为世界上最小的大陆,也可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故有岛大陆之称.这些岛屿广泛散布在东西约1.293万公里,南北约7500公里的辽阔海域,被称为风与海"孕育"的大洲.这是因为,大洋洲的大陆在地质史上非常古老,土黄色跟红褐色构成的基调是千万年风的"印迹";而那些星罗奇布的岛屿则是地质史上年轻的太平洋的"杰作",古老的大陆与年轻的岛屿正是风与海联手的造化.  相似文献   

20.
以七口崖墓有意集中于同一崖壁或巨石上组成的"七孔子"崖墓群特色鲜明。"七孔子"崖墓群多为东汉墓葬,分布于东起湖北利川,西至乐山,北到万州、梁平,南达贵州桐梓,以长江南岸为最集中,这与崖墓的分布范围一致,有崖墓的地方就有"七孔子"崖墓群的分布。"七孔子"崖墓群的分布与北斗七星崇拜相关,特别是东汉崖墓体现出尚"七"风俗。"七孔子"崖墓群表明在汉代我国开始自觉进行丧葬风水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