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沈雁 《英语自学》2009,(7):34-37
E·M·福斯特(E.M.Forster)是英国二十世纪文坛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A Room with a View)、《霍华兹庄园》(Howards End)、《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都为读者们所耳熟能详。熟悉福斯特作品的读者们一定会发现,他的小说中常常出现主人公到异国旅行的情节,而且旅途中的经历往往对他们的人生和世界观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爱·摩·福斯特(1879~1970)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印度之行》被公认是福斯特最成功的作品。与以往作品相比,这部小说的社会背景更复杂,更为广阔,因此这本小说常被作为对1914~1918年大战前后英、印形势的批评而加以阅读。  相似文献   

3.
文蓉 《嘉应学院学报》2011,29(12):65-68
福斯特(E.M.Forster,1879—1970)是英国爱德华时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最漫长的旅程》被称为是福斯特的"英国小说",同时也被认为是福斯特作品中"最灿烂、最有戏剧性、最动情"的一部。通过对小说文本的细读,本文力图揭示这部作品本身所蕴含的伦理道德观,即福斯特对真、善以及友爱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4.
爱·摩·福斯特(1879—1970)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印度之行》被公认是福斯特最成功的作品。与以往作品相比,这部小说的社会背景更复杂,更为广阔,因此这本小说常被作为对1914—1918年大战  相似文献   

5.
爱·摩·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年生于伦敦的一个建筑家庭。他从小就被送进肯特郡的汤桥公学。但是年幼的福斯特并未喜欢上学校的教育,相反却表示出了对英国“公学”教育制度的极大反感,他的这种对公学的厌恶在他的一本小说《最长的旅行》(The Longest Journey)有了较多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从福斯特的小说看作者对母亲的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摩·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作家,其作品包括六部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几部传记和一些评论文章。关于他的长篇小说,大多数的人研究其小说反映出的英国中上层阶级的精神贫困,以及在每部作品中主人公都试图通过挣脱社会与习俗的约束来求得个人解放。可是很少有人关注福斯特在他的这些长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他对他母亲的态度。福斯特在其小说中无意识地流露出对母亲的既爱又恨的双重态度。  相似文献   

7.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浸透着爱·摩·福斯特二元对立的矛盾思想,一方面他肯定社会力量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他又怀疑和否定,并期望突破规训、享受超然独立的自由生活。本文试从"规训"和"自由"两个层面来分析福斯特的二元悖论思想,从而领悟福斯特矛盾的创作理念及其独特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英国作家爱·摩·福斯特的小说广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人们对他作品不断的研究引起了经久不衰的"福斯特热".福斯特不仅以其小说的独特艺术特色而著称,而且还以其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而蜚声世界文坛.<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福斯特所写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作品中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9.
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福斯特的双重文化身份的嬗变来阐述其小说中希望不同文化之间真正融通的“联结”主题,然而由于福斯特在双重文化氛围交错生活的独特经历,使得他在游离于异质文化之间的同时,也显露了他的双重文化身份和意识,这种文化身份的嬗变使得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联结在表层上是非政治的、乌托邦式的,其隐性层面上则最终折射出英国中心论.  相似文献   

10.
爱·摩·福斯特的小说《最漫长的旅程》中蕴含着“成长”这一永恒而深刻的主题,表达了他对处于社会夹缝时期人们精神成长的深刻关怀。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通过对《最漫长的旅程》中情节结构以及成长领路人的原型分析,解读主人公里基精神成长路上的困惑和觉醒。  相似文献   

11.
福斯特的小说忠实地记录了现代文明的两难境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矛盾,工商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以及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他主张通过建立真诚友好的人际关系,通过一系列矛盾体的联系沟通使社会达到最终的和谐。这就是小说《霍华德别业》中阐述的著名的“联结”主题。本文通过对《霍华德别业》中女主人公的婚姻生活的分析来揭示“联结”主题的深刻内涵和这一主张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索尔·贝娄的小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从冰河、缎子及卡通片、爱尔兰花呢西服及橱窗、贝恩舅舅的公寓,到雷诺克邸宅及乡村小旅馆。小说通过这些意象的使用及其隐喻、象征意义.表现了“情感的消逝”这一主题,表达了当代人类精神和心灵的迷失、人际关系的异化.凸显了从传统价值观到消费社会及工业文明下的拜金主义、实用主义这一人类价值观的变迁。贝娄通过这些意象表现了对人类“消逝的情感”的惋惜,对未受工业文明和消费主义污染的前工业社会的伊甸园生活的缅怀和祭奠。对那些似水年华的追忆恰恰表明了贝娄是当代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3.
福斯特小说《最漫长的旅程》是一部充满象征意象和象征意义的小说。通过对小说中象征意象的解读,来解析隐藏在这些象征意象背后的深刻含义,并指出福斯特借此来表达他对英国爱德华时代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状况的担忧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4.
李佩甫的童年生活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表现为他在作品中对农村生活和人物的守望与礼赞,对城市生活和人物的拒绝与批判。但作者理智上又意识到城市文明优于农村文明,所以他只能陷入矛盾和痛苦的两难之境。而这正反映了李佩甫对这个时代的忧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丰子恺的言说中心是"人",也即"仁",是与生生不息的自然相生相映的"我",却不是单纯的现代中国"五四"启蒙主义语境中的"个人",也不是局促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尺幅之内的渺小和面目不清的名流士子,而是在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比较视野中,创生了具有生态整体主义意味的新的自然与人的关系维度;在他者即是自身,自身亦是他者的不隔和具有生态整体主义的现代性思想整和中扬弃了中国深厚的人文传统和西方现代性的人文精神,由日常性的生活形式本身发掘出"根"的生态意象,肯定了重新植根所包蕴的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6.
川端康成的散文创作中具有一种超越性的“天人合一”生态审美意识。他笔下的自然是充满生机,千变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体,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川端康成描绘了融人自然中的人,表现了自然人性之美,并表达了敬畏自然的思想;川端康成从整体主义思想出发,对现代文明进行了批判。他生态审美意识的形成与日本传统文化——森林文化、原始神道与禅宗思想等,以及川端对现代人类破坏自然行径的忧虑紧密相连。川端康成的生态审美意识是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对当代作家的创作以及读者的审美倾向都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他的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异化劳动和私有制的批判,提出了和谐为美的人本主义美学思想。在他看来,和谐是一种最高类型的美,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而最终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它是通过克服人与自然的异化,人与社会的异化最终克服人与自身的异化而实现了的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8.
D.H.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的一位天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作家。他无限热爱大自然,几乎为所有的动物写过诗或故事。同时劳伦斯终其一生批判现代西方工业文明、追求生命价值的实质并终其一生不断探寻人类回归本真的再生之路。本文将着力分析劳伦斯通过对于非人类的动物的关注来反映其独特的动物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福斯特作为著名的小说家和批评家,为小说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作为一位人文主义者,他终其一生都在为人类的进步与和谐努力奋斗,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但是,这条道路却是很不平坦的,尤其是他与同性的关系问题很长一段时期都不能让人理解。福斯特的这些理想和因境在他的小说《安德鲁斯先生》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刘向校定诸书,写出叙录,又关注时政,屡次上书,还辑录旧文,著有《新序》、《说苑》等书,从中表达出自己的文学观点。他重视作品的思想内容与现实意义,肯定符合经义的文章;注重赞美与讥刺,要求诗文对政治发挥积极的作用;继承前人诗乐抒情言志的理论又有发挥,提出“志诚通乎金石”之说;探讨言谈论说的技巧,强调语言文辞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