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张其凤先生是国内难得的理论与创作双擅的学者型书家。他精研考据,尤以刘墉研究著称,是学界公认的研究刘墉的专家。早在1996年,他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刘墉研究丛稿》,并先后出版了《中国书法全集·刘墉卷》《宋徽宗与文人画》《海岱高门第——诸城刘氏研究》等一系列学术著作。考据研究之外,他亦对美术史论、书法史论以及当下书法  相似文献   

2.
书虫吧     
刘墉是大家非常热爱的美籍华人作家。他的“励志处世类散文”不时激励着我们。《靠自己去成功》是他最近写给小女儿的新作。在这本书中他无所不谈,小到吃饭、穿衣,大到人生、世界。《当习惯成了自然》、《恨老师》、《谁不希望睡到自然醒》、《有赢有输才是人生》……  相似文献   

3.
别伤着学生     
武斌 《师道》2004,(3):40-40
自称为生活家的刘墉,写了一本《靠自己去成功》的家庭教育图书,这本书目前在市场上很是畅销。当刘墉签名售书时,有个记问他:如果孩子不听话怎么办?他笑着说,那就把眼睛瞪大一点,孩子就明白了。他又说,千万别吼孩子,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把音量调低一点。他特意强调说,对孩子,其实应该是讲理的,而不要动辄诉诸情绪和暴力。  相似文献   

4.
刘墉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畅销书作家,目前在中国大陆已经出版了60余种书,总发行量达300多万册。他的文章多以娓娓道来的形式,和风细雨地与读者交流,似师长,又似朋友,细致入微,亲切感人,说理丝丝入扣,因此很容易让人接受和喜欢。《靠自己去成功》是一本刘墉专门写给女儿的书,在这本书中,刘墉和女儿无所不谈,小到吃饭、穿衣,大到人生、世界。作者以宽厚、慈祥的父爱,循循善诱地指引孩子走向成功之路:不要等成功来敲你的门,要靠自己去成功。若素  相似文献   

5.
成功,是每个人在一生中追寻的最美好的东西之一。可是追寻成功的过程是何等艰辛呢?我想,这要真正体验了人生的人才会知道吧!而刘墉老师就是一位一生都在追寻成功,并获得了成功的幸运儿,因此,他所写的《靠自己去成功》读起来才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6.
刘墉先生去年出版的《靠自己去成功》一书引起读者强烈的反响,本刊曾在今年第一期上做了隆重推介。在大家的督促下,刘墉先生又写成了《展现自己·神采飞扬》一书。在此书正式出版前,应本刊之邀,刘墉先生传真部分书稿过来给我们编发。好,让我们一起分享先睹为快的喜悦吧。  相似文献   

7.
说得切实一点,是刘墉走近了我们。他是那么亲切,那么毫无预感地走近了我们,为我们带来惊喜连连。他曾有过多少显赫的头衔,而他却宁愿自称是“刘老师”,仿佛他真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样。他……说实话,在刘墉这次太原之行前,我对他并不十分熟悉,也没有多大好感。最先接触刘墉的东西,是《荧窗小语》,完全是出于对台湾教育的好奇心才买下此书。(上面印着“台湾教育部门选定学生优良读物”)当时的我并不欣赏里面碎碎的小文章,那时的我比较喜欢游记故事,在草草翻完一遍《荧窗小语》后,我宁可去啃有些艰涩的《徐霞客游记》也不愿再…  相似文献   

8.
超越自己     
“我们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可能是自己!在超越别人之前,先得超越自己!”这是《超越自己》扉页上的一段话。我想,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却未必人人都懂,也未必人人都做得到。说起刘墉,令我想到韩寒的一句话:“刘墉把人人都懂的道理,说得让人不懂,还写在文章的屁股上。”不可否认,他所说的的确人人都知道,却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比如韩寒,他却迷失了自己。他本该是个学生,抑或是个校园作家,却执意要把自己扮成太保。《超越自己》是刘墉写给刚上高中的儿子刘轩的信,教导他如何面对艰险的环境和未来的挑战。我和刘轩也…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说“祝你成功”,是希望他人在某项事业上有所成就。这是一种美好的祝愿,至于他人成功不成功,主要还不在我们,关键是他人的努力。读刘墉先生的《逼你成功》,感觉很耐人寻味。我们平时做的很多事,其实都在“逼你成功”,可就是没有人想出“逼你成功”这句话来。  相似文献   

10.
冷眼看刘墉     
第一次听说刘墉,脑子里反应出的是《宰相刘罗锅》里那个清朝宰相刘墉。后来才知此刘墉非彼刘墉,中间隔了几百年又好几千里。听说是“台湾八大家”之一,就赶紧买来一本刘墉的书,扫扫心中的盲区。那本书是刘墉早期的作品,名曰《心  相似文献   

11.
刘墉先生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作家、画家,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他的儿子现已是哈佛大学的博士生,1989年出生的女儿刘倚帆曾获美国总统奖,现也已入读哈佛大学。从本期开始,本刊将独家刊登刘墉写给女儿的一系列书信。让我们一起分享他的人生哲理和处事经验吧。  相似文献   

12.
依然有人不完全沉浸在电视里。书,还是有人看;文章,还是有人读。但现在的人选择性很强,读他必须读的书,看他喜欢看的文章。他的兴趣有赖于文字的拉动。你的文字清新隽永,语言如行云流水;你的文字妙语连珠,思维敏捷又明白如话,机智幽默哲理深沉。一开始就把读者抓住了,并且让他无法不往下看,这就是拉动。读《刘墉作品集》,篇篇妙品,刘墉就得力于他的语言。刘墉的语言将说话理论生动地注入了他的生活,让我  相似文献   

13.
近日,读《刘墉文集》,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4.
今天这个时代,要想鹤立鸡群,已经不容易,因为人人都是鹤。真想崭露头角,往往要靠令人惊艳的功夫!——刘墉《肯定自己》的每篇文章均露出刘墉的才气,《使人惊艳》在字里行间则点出成功之道!在书中,刘墉说:“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在恰当的时机,把你特有的美好一面表现出来,让别人惊讶的发现,就是惊艳!”那么,在时机到来之前,你应怎么办?夸夸其谈吗?还是沉默?中国有句古话:“风流不在谈风胜,神手无言味最长!”夸夸其谈之后是被一览无余,不足为道。试想你与两个人初次见面,一个人说得天花乱坠,虽有一面之交,可你已…  相似文献   

15.
本期专访嘉宾、著名作家刘墉在新书《再试一次,就成功》中,有许多写给正上中学的女儿的话,现摘录一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刘墉先生原籍北京,1949年生于台北,画家、作家,著有《萤窗小语》《点一盏心灯》《你不可不知的人世:》等散文集90余种,在华人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刊2004年、2005年曾约请刘墉先生开辟专栏《刘墉有约》,很爱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朋友,本期我们继续为你奉上著名旅美畅销书作家刘墉先生,为成长中的你和他心爱的小女儿特别撰写的专栏《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将他对自己心爱的女儿小帆的慈父情怀献给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愿你也平安、快乐地长大。  相似文献   

18.
冷眼看刘墉     
第一次听见刘墉,脑子里反应出的是《宰相刘罗锅》里那个清朝宰相刘墉。后来才知此刘墉非彼刘墉,中间隔了几百年又好几千里。听说是“台湾八大家”之一,就赶紧买来一本刘墉的书,扫扫心中的盲区。那本书是刘墉早期的作品,名曰《心灵的四季》,薄薄窄窄一本,每页纸上印四篇200字左右小文。在一个安闲而舒适的下午,我静坐,品茶,与刘墉共品心灵的四季。一看,乃大惊,没想到一篇百字小文竟揭示出如此浩大的人生哲理,也就不得不在心中佩服起刘墉来。读过一篇,觉得好,细细想了想,觉得更好,于是就一篇篇读下去。百字小文很多,揭示…  相似文献   

19.
    
我一直都喜欢刘墉的《萤窗小语》。喜欢他对亲情所作出的暖嗳的、细致入微的诠释,喜欢他睿智而幽默的说教方式,喜欢他遇事淡然处之的那份宽容……记得他在《萤窗小语》里说过:爱都是下行而不是上行的。对此,第一次读到,我就拼命摇头:是么?我  相似文献   

20.
陈智 《家教指南》2006,(3):64-64
台湾作家刘墉在《爱,因为抓不住》中写过这么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