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广东天地会起义与太平天国起义作为同时代发生的反清起义,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时间、地点、规模等表层因素上,而且还反映在启动源、发动媒介与政权形态、变革社会的程度等深层次因素上,太平天国起义的启动源为对西方文明的认知与追求,而天地会起义的启动源为“反清复明”;对当时的中国而言,对西方文明的认知与追求既具有救亡意义,又具有发展意义,而“反清复明”只具有救亡意义。太平天国起义的发动媒介为拜上帝教,而广东天地会起义的发动媒介为天地会,这一巨大差异使两次起义所建立的政权形态也呈现出重大区别,即太平天国为“政教合一”的统一政权形态,而广东天地会则建立了众多世俗的政权,在变革社会时太平天国试图用西方文明从各方面改造中国,体现出了中国社会进步方向;而广东天地会仍跳不出小农与封建思想的藩篱,起义只停留于推翻旧政权这一肤浅层面上,正是这些差异,使得这两次起义的时代意义与历史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2.
秘密会社是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一支相当活跃的社会力量。先是天地会起义风起云涌。发生于19世纪40年代后期的湘桂边天地会雷再浩、李元发起义,实际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先声;太平军入湘后,湘南天地会众“大半附之而去”,迅速壮大了太平军的力量;太平军转战东南各省,各地天地会起义连绵不断,有力地牵制了清军的部署,配合了太平军的反清军事行动。此后,则是哥老会势力迅猛发展,逐步成为全国最大的秘密会  相似文献   

3.
关于湖南哥老会起源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秘密会社是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一支相当活跃的社会力量。先是天地会起义风起云涌。发生于19世纪40年代后期的湘桂边天地会雷再浩、李元发起义,实际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先声;太平军入湘后,湘南天地会众“大半附之而去”,迅速壮大了太平军的力量;太平军转战东南各省,各地天地会起义连绵不断,有力地牵制了清军的部署,配合了太平军的反清军事行动。此后,则是哥老会势力迅猛发展,逐步成为全国最大的秘密会  相似文献   

4.
1851年1月11日,农民领袖洪秀全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太平军向东出击,占据距金田村20多里的江口圩,在那里,接连打退前来镇压的清军。但是,清军增援部队逐渐赶到,从东、北、南三面形成包围之势。洪秀全率领太平军乘敌之隙,撤离江口圩,翻越紫荆山,进入武宣县境内。洪秀全在武宣县东乡称“天王”。接着,太平军攻占永安城。在永安城,太平天国封王建制,初步建立了政权。  相似文献   

5.
由广西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和象州县政府联合举办的太平天国革命史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4月24日至26日在广两象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50多人出席了会议,并提交论文36篇。这次会议的主要论题有:(一) 关于太平军在象州的活动问题,代表们对象州拜上帝会兴起的时间、活动范围、活动特点等进行了综合的考察,得出了较全面的认识。对太平军独鳌山之战、太平军(?)师金田,苟孔岩火焚事件等,象州代表提出了论文进行探讨。(二) 关于太平天国起义初期有关问题,有的代表提出了新的见解,如对洪秀全“东乡登极”的传统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洪秀全“登极”地点,  相似文献   

6.
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在广西金田始发后,短短几年时间席卷了半个中国.紧邻广西的永州府是广西进入湖南的要冲之地.1852年,太平军出广西全州攻永州府城,旋即进军零陵、道州,宁远、永明、江华,以及时属桂阳州今属零陵地区的蓝山,历时二个多月.永州当时的社会情形怎样?太平军的永州进军及其对太平天国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如何?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浅见,以求教于零陵地方史和太平天国史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立独尊上帝的局面,太平天国严禁偶像崇拜,并由此掀起了一场狂飙式的毁灭偶像运动,在起义立国初期,太平军一直处于流动作战的状态,因而毁灭偶像的声势不大,波及范围有限,建都天京和进军苏杭后,该运动相继形成了两个高潮,洪仁Gan、李秀成对该激进政策稍有意见分歧,主张对庙宇寺观禁而不毁,但无力左右局面。因此,该政策便与太平天国的兴亡相始终,成为太平天国对待偶像崇拜的一个主导政策,然而,此举并不具有破除迷信,排斥一切神灵的意义,其实质依旧在造神,区别仅在于以一神替代了众神,尽管它在初期极大地改变了太平军的精神面貌,但其所孕育的宗教激情最终仅是泡沫现象,另一方面,由于该政策既有悖国情民心,同时又过于简单粗暴,所以民间始终没有心悦诚服地接受上帝信仰。相反,却在心理上拉大了与太平天国政权之间的距离,此外,该政策带有很强的盲目破坏性,致使江南为主体的宗教建筑和名胜古迹蒙受了一场空前浩劫。  相似文献   

8.
刘昊 《河池学院学报》2010,30(3):106-111
会党问题是近代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在清朝十八省中尤以广西为最。《警钟日报》从第五期起,追踪报道了广西的会党问题,既报道了会党问题对广西社会、政府的巨大影响,又报道了清朝当局以“剿”、“抚”兼用的手段解决会党问题的情况,还分析了会党问题的成因,也报道了会党的转变、被剿灭等情况。  相似文献   

9.
1853年爆发的闽南小刀会起义是近代会党在对外通商口岸发动和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它不仅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在闽南地区的统治,而且很快引起了其它通商口岸和台湾地区会党群众的连锁反应,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席卷江南半壁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本文着重阐述这次起义对台湾会党起义和上海小刀会起义的影响以及它在会党发展史上所提供的  相似文献   

10.
焦亮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他以会党首领的身份参加太平军,在太平天国早期运动中有过突出贡献。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太平天国的宗教理论、政策措施的某些局限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并竭力批判之,力图改造之,但因其农民阶段自身的局限,焦亮终未能施展抱负,最后在永安被俘,英勇就义。  相似文献   

11.
历史学思考1.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 :清朝腐朽的封建统治 ,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鸦片战争以后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灾难 ;19世纪中期 ,广西闹灾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借传教为名发动群众。2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85 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 ,起义军称太平军 ,随后 ,太平军迅速北上 ,攻占永安 ,进行整顿建制 ,分封诸王 ,初步建立了政权。第二年太平军夺取了武汉三镇 ,185 3年占领南京 ,改名为天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先后组织了北伐、西征、东征 ,攻破清军的江北、江南大营 …  相似文献   

12.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但究其主观原因还在于“由宗派性、保守性、安乐性而引起的腐败,腐败延滞了太平天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大好时机;腐败使太平洋天内部充满了矛盾,争权利、互相残杀、;腐败使其乱封“王”引起派别斗争,严重削弱了太平军的军事力量;腐败在太平天国的高层领导中表现为生活奢侈、追求享乐、严重脱离群众,使之失去革命斗志,这些是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镇江自古形势险要,军事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与古城南京唇齿相依。太平天国时期,镇江是天京的东南屏障,太平军占有镇江达五年之久,稳定了天京乃至整个东南地区的局势。1857年12月19日,清军重占镇江城,天京门户洞开,太平军失去了军事上的主动权,镇江的失守是太平天国军事上的重大失败。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自金田起义至定都天京,由广西而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所向披靡,势如破竹,途经五省,占领府县无数。太平天国于所占之处,补充兵源粮饷,有的地方还有诏令改名之举,如改湖南岳州府为得胜府等。然大多府县随得随失,未作建设地方政权之尝试。定都天京以后,为拱卫京都,太平军北拔扬州,东踞京口,又沿江西征,挥军北伐,于所占之地开始建立省、郡、县地方政权,太平天国始有所辖之政区。  相似文献   

15.
焦亮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要人物 ,他以会党首领的身份参加太平军 ,在太平天国早期运动中有过突出贡献。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太平天国的宗教理论、政策措施的某些局限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并竭力批判之 ,力图改造之 ,但因其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 ,焦亮终未能施展抱负 ,最后在永安被俘 ,英勇就义。  相似文献   

16.
会党起义是太平天国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大量的近代史著作和论文中,几乎都把清朝官私文书中记载的“会匪”视为天地会,这就抹煞了近代秘密结社的复杂性、多样性,抹煞了非天地会系统的其他会党的存在及其历史作用。本文仅就管见所及,对这一时期会党运动发展的若干问题作一探讨,恳请海内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7.
在左宗棠的评价上有两个问题,一直为人们诟病:一是他曾参预过镇压太平天国的活动;二是他曾一手镇压陕甘回民起义。这两件事,究竟他要负什么责任,是值得研究的。首先谈谈左宗棠和太平天国的关系。从太平天国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的十四年中,左宗棠只是到1860年以后的四年才与太平天国发生了直接关系。前十年左宗棠主要考虑的“天下事”并不是如何对付“太平军”。他参加科举连连落第之后,无意仕途,一再不肯出山,既出,又一再引退。虽经湖南巡抚骆秉璋再三邀请,也只答应以私人关系,帮帮忙,拒绝接受“关聘”。他这种冷淡的态度,曾使咸丰皇帝产生怀疑。1858年12月(咸丰8年12月),成丰帝特地召见郭嵩焘时,有这样一段对话:“上曰:尔  相似文献   

18.
1908年12月,谭馥组织和策动的广州保亚票事件,是一次因泄密而流产的起义,虽然发生在新军中,但实际上却是通过联络新军中的会党成员而进行的,与其说是发动新军起义,毋宁说是策动会党暴动,从而论证1908年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既加强了新军工作,也并没有放弃联络会党。  相似文献   

19.
引言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震撼中外、席卷全国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在鸦片战争后新的历史条件下,外国资本主义侵略逐步加深,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基础上而爆发的。战后十年间国内各地和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起义和各种形式的反封建斗争,形成了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全国革命高潮。在这次革命高潮中,太平天国和少数民族起义,都采用了暴力手段  相似文献   

20.
在太平天国史的研究中,青莲教与天地会的关系往往是模糊不清的,本文从弄清青莲教的源流出发,系统地考察了它与天地会的历史关系。作者认为:青莲教是近代南方教会源流的重要渊薮之一。在其发展、流传过程中,与天地会发生了多方面的融合关系,对天地会的组织、思想风貌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太平天国前后,湖南、广东、广西发生的不少会党起义都与青莲教有着密切关系。太平天国时期秘密会社的活跃、哥老会的兴起,青莲教与会党的融合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