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毛泽东辩证法思想,是唯物辩证法在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中的运用与发展。它既是适应了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中国革命丰富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革命的逻辑。我们党正是在毛泽东辩证法思想指导下,才认识了中国的国情,确定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找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毛泽东辩证法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2.
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深刻变动。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了教育的近代化、引进了许多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三大要素,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诉求、文化诉求和动力诉求。中国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视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概念。他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进一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的有机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对于中国成功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中国经验”包括改革开放、思想解放、市场经济以及发展经济不动摇等等。认真总结中国发展的经验固然十分重要,但不能仅仅停留于此。在总结“中国经验”的同时不要忘记“中国教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实现更好、更快、更长时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发挥指导作用,提供强大思想武器,从而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中国传统文化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包括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具有基础意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7.
金鑑康 《培训与研究》2008,(12):133-134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发挥指导作用,提供强大思想武器,从而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中国传统文化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包括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具有基础意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8.
对外关系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历朝历代通过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远播了中华文明,扩大了中国在世界影响;同时,在抵御早期的外来侵略中,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民族英雄。现从几个方面概述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历史。复习方法是先整体后局部。 一、外国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往来 1.朝鲜——东汉时,中国与朝鲜半岛上各国往来密切,中国的铸铜、制漆工艺、汉字传入朝鲜;朝鲜的名马特产等销往中国。隋朝时,隋炀帝多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给两国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灾难。唐朝时,朝鲜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政治、历史、哲学、天文、历法、医学、诗歌,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及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朝鲜音乐家给中国带来了高丽乐。朝鲜的牛、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极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发展,对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为研究背景,重点分析研究科学技术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影响及其在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校职业高中在幼教、财会、服装各专业均开设了书法课,至今已有5年,其间,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赞成与支持,也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书法课内容包括:中国文字与书法、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中国书法的美学原理、中国书法的风格与流派、中国书法的创作基本要素、书法与中国文化。以上内容为书法理  相似文献   

11.
面子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中国人的特殊文化心理,与中国人的身份、年龄、社会地位、社会背景等息息相关。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每个中国人的思想中,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言行举止、社会交往以及消费行为等。本文从面子文化对中国人消费行为的影响出发,分析了面子文化下中国人消费行为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面子文化对中国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如何充分利用中国人的面子文化心理促进旅游消费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部长周济日前表示,中国高教育还要努力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在过去六年里,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性的跨越式发展,1998年全国全日制大招生人数为108万,今年将达到420多,是当年的4倍。同时,这些年来中国建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综合性大学,这方向是正确的。周济说,中国高等教育从规模上、效益、质量上、结构上都实现了快速健康的发,在外国人看来,中国创造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奇迹。周济说,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中国与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位互认条例。周济表示,中国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为邓小平深度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提供了新契机,邓小平的中国社会主义观彰显消灭贫穷、中国特色、初级阶段、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等五大理念,使中国社会主义终于摆脱了传统模式的种种羁绊。中国社会主义因此实现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文化范式面临重构的诉求,并引发了关于中国文化走向的激烈争辩,陷入了物质与精神、中学与西学的“两难”选择。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实现中国化后,带来了哲学思维和价值判断标准的根本性变革,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文化范式,并带领中国文化走出“两难”困境。这个文化范式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下的中国现代文化运行模式,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范式。它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也不同于西方文化范式,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范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时代性和世界性。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范式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现代化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国际力量的对比制约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发挥,西方话语体系的世界影响削弱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凝聚力,宣教方式的滞后消解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吸引力,意识形态复杂性弱化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影响力。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必然性赋予了话语权生命力、科学性增进了话语权说服力、优越性奠定了话语权的底气,由此构成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提升的内在逻辑。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需要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加大宣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力度,夯实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组织建设,拓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平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确立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时代方位,迎来了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彰显中国和世界两个价值维度。对中国而言,有利于提高国际话语权力、破解形象赤字、化解信任危机和澄清价值事实,为实现“四个伟大”赢得良好的国际声誉和国际支持;对世界而言,以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为底色的中国力量、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实现人类美好未来提供了有益的智慧参考和价值指向。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要坚持独立自主的政治本色、坚持经济合作的领域深化、坚持文化理念的一核多元、坚持共同价值的探索实践、坚持对外交往的渠道疏通。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通过中国特色道路实践、理论总结、制度建设等途径实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过程。对中国特色道路的艰难探索,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经验总结,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党的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8.
张鸿 《考试周刊》2009,(11):101-102
本文探讨了中国英语的含义、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哪些可以让中国教材借鉴使用。指出中国英语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不可缺少的工具,鼓励中国人多使用中国英语,把中华民族的传统语言与文化发扬光大。本文还提出了对中国教材可以进行的改革,可以借鉴一些中国英语。这些中国英语可以分成音译词、译借词、语义再生词。中国英语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让外国人看后有耳目一新之感,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对中国绘画的色彩语意进行分析。分析了中国绘画的色彩观念、中国绘画的色彩运用原则、中国绘画的艺术手段,并对中国画的色彩再创造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治词汇的英语翻译以规范英语为基础,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表达了中国社会特有的政治事物和现象,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在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合作中,政治词汇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对中国政治词汇的翻译方法主要是直译、意译、直译加注释,音译几乎很难找到。然而,正是音译使得中国政治词汇显现其中国特色,因此建议在中国政治词汇翻译中应更多采用音译来体现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