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鸿 《内江科技》2010,31(5):104-104
小儿阑尾炎容易误诊而导致阑尾穿孔、脓肿形成、腹膜炎、败血症及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并使患儿失去早期手术的机会,影响切口愈合甚至造成死亡。本文通过造成误诊的原因分析,得出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病史采集不够详细、小儿自身的生理特点及查体常不合作是导致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 《西藏科技》2010,(6):45-46,53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7例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岁以下患儿占59.2%,临床症状主要是咳嗽、伴随发热、咳痰,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减低、啰音者均不足20%;所有病例X线发现不同程度的肺部炎症改变,纹理增粗、紊乱者超过50%;采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治疗2~4周后27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不典型,应早行X线胸片检查和MP-IgM抗体检测;红霉素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小儿手足口病应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8例手足口病患儿予以分组研究,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炎琥宁治疗,联合组予以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联合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7.3%,对比差异明显(P<0.05)。联合组患儿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应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明显缩短患儿症状消退时间,是一种值得临床全面应用与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小儿高原肺水肿的护理经验,提高对小儿高原肺水肿的护理质量。方法:对我科2002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的30例小儿高原肺水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论:①由于小儿在其生理解剖及心理上的特殊性,小儿高原肺水肿的表现与成人不同,其护理措施与成人存在差异;②应根据小儿的年龄、性格、特点及病情治病护理计划,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③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增强患儿的信任感,争取患儿及家属的配合,是落实好护理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陈友康 《西藏科技》2013,(5):21-22,32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妇科感染性疾病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提出减少误诊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感染性疾病误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急性化脓性盆腔炎,右侧输卵管炎并积脓、卵巢囊肿并感染常误诊为阑尾炎。结论临床经验不足、妇科相关病史及检查的疏漏或误导、过分依赖辅助检查、未请相关科室会诊是妇科感染性疾病误诊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避免误诊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避免误诊的方法。方法将2002年~2003年收治脑瘫患儿121例进行病因,临床分类,误诊率,误诊时间进行分析。结果121例脑瘫患儿入院前早期误诊85例,误诊率为70%,80%有病因,常见窒息,早产,高胆红素血症等,误诊疾病有佝偻病68例,癫痫9例,智力低下5例,染色体及遗传代谢病3例,误诊时间多为6个月以内。结论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避免误诊应当注意病因(围产期高危因素),早期表现,异常姿势,反射异常,肌张力异常,结合CT等辅助检查就可明确诊断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7.
雷惠婷  乔赟 《大众科技》2017,19(12):58-60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且易忽视易误诊,文章就近十年来中西医对该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相关报道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8.
小儿脑性瘫痪是导致当代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患儿本身造成了极大痛苦,对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文章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从头针、体针、水针、电针、舌针、艾灸、推拿等方面进行综述,发现近年针灸治疗脑瘫以综合治疗为主,针灸治疗在小儿脑瘫的恢复过程中疗效确切,绿色实惠,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为临床系统治疗小儿脑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研究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提高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诊治率。对我院近5年收治的96例慢性咳嗽患几根据年龄分为4组进行临床病因分析及对因治疗。96例患儿中,反复呼吸道感染50.20%,支原体感染15.65%,咳嗽变异性哮喘27.08%,鼻后滴漏综合征18.75%;其中婴幼儿组以反复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较高(82.76%),学龄前组和学龄组分别以咳嗽变异型哮喘(75.78%)、鼻后滴漏综合征(77.78%)所占比例较高。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与成人不同,针对不同年龄段慢性咳嗽患儿的病因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35例ASAI-II级患儿术前给予阿托品0.01~0.02mg/Kg,诱导给予丙泊酚2~3mg/Kg,琥珀胆碱2mg/Kg,维持七氟醚3~4%,并予气管插管,术后麻醉清醒、拔管并送至病房。结果 35例先心病患儿分别是17例动脉导管未闭,10例房间隔缺损和8例室间隔缺损,患儿均成功完成介入封堵手术,手术时间30~45min,苏醒时间5~10min。患儿均在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所有患儿均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准备和术中呼吸循环监测是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麻醉成功的关键,七氟醚大部分以原形从肺呼出,诱导、苏醒作用均很迅速,且无体内蓄积,在高原地区小儿先心病介入手术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1.
覃书颖  李珊 《大众科技》2021,23(7):87-90
小儿肌性斜颈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早诊断早治疗对斜颈患儿的预后及生长发育具有关键意义.文章就近年来临床上运用推拿手法以及联合针刺、小针刀、穴位贴敷、中药外敷、理疗、运动疗法等手段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发展和疗效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雷云 《科学中国人》2017,(7Z):58-58
目的:探讨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行肠胃康颗粒+妈咪爱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复合组和单一组,各58例。复合组行肠胃康颗粒+妈咪爱联合治疗,单一组行妈咪爱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复合组治疗有效率54例(93.10%)显著高于单一42例(72.41%),复合组腹泻缓解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单一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行肠胃康颗粒+妈咪爱联合治疗,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腹泻时间和疼痛时间,同时,还能够加快患儿的恢复速度,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雷云 《科学中国人》2017,(7Z):58-58
目的:探讨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行肠胃康颗粒+妈咪爱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复合组和单一组,各58例。复合组行肠胃康颗粒+妈咪爱联合治疗,单一组行妈咪爱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复合组治疗有效率54例(93.10%)显著高于单一42例(72.41%),复合组腹泻缓解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单一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行肠胃康颗粒+妈咪爱联合治疗,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腹泻时间和疼痛时间,同时,还能够加快患儿的恢复速度,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宫玺  徐征华 《大众科技》2021,23(4):66-69
小儿脑性瘫痪是临床上儿科多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活动受限等症候群,其发病率也逐渐升高,迄今为止小儿脑瘫的临床治疗尚未有特效疗法,以康复治疗为主.但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发展研究及不断探索,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推拿、中药等中医药疗法在该病的治疗上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以明显改善小儿脑瘫患儿的活动功能障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文章总结近年来中医药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文献,从中药内治法、针灸推拿、综合疗法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旨在探讨中频脉冲导入中药三香双术散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为中医外治法治疗泄泻的提供新思路及临床基础数据。方法:从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儿科住院部及门诊收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病例数共9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A、对照组B1、对照组B2三组,每组各30人。三组患儿均予西医常规内治法治疗(轻度脱水予口服补液盐及微生态制剂、中度脱水予静脉补液,有感染表现时予抗生素治疗,有发热、呕吐等予对症处理);治疗组A:在西医常规内治法治疗基础上,加用中频脉冲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对照组B1:予西医常规内治法治疗;对照组B2:在西医常规内治法治疗基础上,加用单纯的中药三香双术散穴位贴敷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三组患儿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B1的56.7%及对照组B2的76.7%(P0.05),治疗组在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B1及对照组B2,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组中医症候总积分方面下降亦明显低于对照两组,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脉冲导入中药三香双术散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425例在高原行气囊导管扩张术包茎患儿的心理分析,发现患儿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和顺从等,家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的影响也较大。处理上要详细向患儿和家长介绍小儿包茎的发生、危害,气囊导管扩张术的优点及在高原应用的经验,消除他们的恐惧和焦虑等。在治疗中应注意态度,对患儿予以关爱,术后要注意观察局部反应,积极预防并发症,并做好术后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17.
《科学生活》2011,(5):62-62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疏通经络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对小儿发烧、咳嗽、腹泻、遗尿、便秘等多种疾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如果爸爸妈妈能坚持对宝宝进行推拿按摩,可使宝宝健体强身,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对132例急性高原病住院患儿进行积极合理的临床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32例患儿全部痊愈。结论小儿急性高原病的表现与成人有所差异,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精心护理,可以治愈,并且不会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郑晓玲 《西藏科技》2010,(11):43-44
小儿肺炎在我科为多发病和常见病,通过2例小儿重症肺炎的精心护理,认真总结护理经验,旨在以点带面做好小儿家长对小儿肺炎疾病的认识和重视,进一步做好宣教、预防及预后转归工作,降低小儿死亡率,提高小儿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小儿血友病甲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小儿血友病甲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经过,讨论小儿血友病发病的诊治经验及教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儿系外伤后出血不止入院,凝血功能异常,通过完善APTT纠正试验、检测内源性凝血因子后,确诊为血友病甲,经输血浆后出血症状得到控制。结论反复出血患儿需警惕血友病可能,通过行APTT纠正实验,完善内源性凝血因子检测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