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宝 《中华武术》2003,(2):40-41
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周搏龙这个名字。那是两年前的一个冬日。北京的冬天总是那么寒冷而又干燥,似乎一切都凝固了——冰封、干涸的河流,落尽叶子的树木,远处的山峦.眼前的高楼……流动的只有川流不息的车流,还有就是呼啸而过的北风。  相似文献   

2.
也许是水乡长大的缘故,命运有意把我安排到干涸的大漠当兵,就此我差点和钓鱼绝了缘。大漠广袤粗犷,漫天的黄沙柔软如水,仿佛家乡百里洪湖的万顷碧波.可就是太空旷、太寂寥。好在大漠里有个水库,是灾害之年“老戈壁”用铁锹挖出来的。它是大漠人的生命之水,也是我不泯钓缘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3.
捉鱼之乐     
方敬新  晓明 《中国钓鱼》2023,(12):80-81
<正>小时候在乡下,我经常去水里捉鱼。在春夏秋冬在不同的季节里捉鱼,便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春风吹拂,雨水多了,屋后的小溪不再干涸,清泉流淌,脚背深的水里,时有银白色的小鱼向上游着“对水”。两手伸入水里,便可将小鱼捧着捉上来。赤脚踏入水中,弯腰翻开大大小小的石头,就会见到有拇指大小的螃蟹,用手夹住它,它的一对钳子便会来夹。可它鞭长莫及能奈我何?即使被夹着了,它力不从心也不会使我吃痛而放走它。所以大可无所忌惮地抓它。抓到后,我大抵是即时就地解决——将它塞入口中吃掉。嚼着那脆嫩微腥的小蟹,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相似文献   

4.
于洁 《中国钓鱼》2004,(9):46-46
1999年8月,我们长江里下河地区已数十日没下雨了。在烈日的照射下河水日渐降落,不少的支流、坑塘干涸,气温一直居高不下。9月初老天连降数天大雨,使几日前日渐干涸的河床全部溢满,气温也降下十多摄氏度,正是垂钓的极好机会。  相似文献   

5.
野塘奇遇     
海猫 《垂钓》2002,2(9):50-51
2001年8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是一个热得连知了都懒得叫的日子。上午9时许,我与钓友老史驱车前往旅顺口区南部的一个多年来从未干涸过的野塘垂钓。整整一个上午,老史只钓上了几尾可怜的小鲫鱼,而我的浮漂连一点动静都没有。  相似文献   

6.
杨国留  黄盛国 《垂钓》2001,(12):26-26
2001年10月14日,我到旅顺南路的黄泥川水库垂钓。黄泥川水库始建于解放前,60多年从未干涸过。那天最高气温20℃,东北风转南风4级-5级,气压1022百帕,相对湿度60%左右。我在水库西南的坝下定下钓点,此处水深1.5米左右,是我垂钓的福地。  相似文献   

7.
速度戏     
众所周知.在训练中,快节奏可以帮助你在比赛中跑的更快。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我向初学者提到速度练习.都听到了很多负面说法。很多人说,我也许会受伤,它使我感到身体很难受、恶心。  相似文献   

8.
每年4月前后,河南省商城县有一种小蝉鸣叫于水边松柞混合林中,该县北部农民叫它“叽溜子”,而鲶鱼山水库周围的人叫它“阵子”。1997年始,有钓友用它做饵诱钓翘嘴鮊,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9.
苏群 《钓鱼》2012,(11):62-63
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它通常伴随着滂沱大雨或冰雹,属强对流天气系统。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个夏日午后,我在穆棱河上游长沙岭下沿着河左岸的一条支流上溯。在我前方约七八千米处的丛林上空,云层正酝酿着一场暴风雨。约一刻钟后,透过山溪稀疏的树丛空隙,我看到空中有闪电,而后便是低沉的雷鸣,但我并没在意。  相似文献   

10.
去年3月 26日,我和毕可杰等3位钓友 前往泰山东北一处不知名的山野土 坝垂钓。此前毕可杰曾在土坝钓获一尾 重1.6千克的雄性大鲫。据当地老乡讲, 土坝从未干涸过,曾网获数尾重3千克以 上的大鲫,最重的达3.3千克。 当日午前,我们几个人只钓获数十尾 重约二十克的当地称为马叉的小鱼。下午1时左右,我幸运地钓获一尾长50厘米、重2.25千克的雄性大鲫。由于风力逐渐加大至7~8级,沙尘暴侵入泰安境内,我们只好收竿了。 钓获这条大鲫,我用的是5.4米“超人”手海两用竿、“黑兵卫”钓线(主线直径0.22毫米,脑…  相似文献   

11.
安波 《中国钓鱼》2006,(10):6-7
我从小酷爱钓鱼,且偏爱野钓。在我的老家有一个不错的钓场,两城镇小介牌水库。这是小型水库,自建库以来从未干涸过,库中鱼种繁多,且有不少野生大物。  相似文献   

12.
凝聚一刻 光荣与梦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对于我而言,所能感受到的是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当务之急要考虑的是,竞技武术走到了这一步,怎么才能使它进一步规范化、国际化,并保持它持续创新发展的活力,从而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相似文献   

13.
剑,陪我走过了四个春秋冬夏。击剑,使我从一名虎背熊腰的汉子转变成好逑的君子.而我更爱的是剑在灵魂上与我的契合。  相似文献   

14.
河南 《钓鱼》2005,(24):47-47
2005年11月5日,我和钓友刘士亭去位于郑州市圃田镇的老庙岗水库钓鱼,这个水库于上世纪60年代建成,已有40多年的历史,至今未曾干涸。  相似文献   

15.
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我回到久别的家乡。时值多彩金秋,田I野稻谷飘香,库塘鱼儿肥壮,正是垂钓好时机。我的家乡地处赣中山区,山间有一座中型水库,建库60年来,从未干涸过。  相似文献   

16.
小杂鱼干扰垂钓,使人所获甚少而又心烦意乱,是垂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闹钩的小杂鱼中,白、麻和沙鳅危害最大。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体型小,反应敏捷,抢食凶狠而又数量极多,分布极广,因而对垂钓的危害也极大。白即白条,为中上层小鱼,但也在水底觅食。在一些多年没有干涸而又捞捕过度的水库中,5克以下的小白多如牛毛。它杂食,摄食反应极为迅速,可在0.1秒钟内完成,往往钓饵刚一人水就被掠食,使钓饵不能沉底无法钓到想钓的鱼。麻又叫肥,为底层小鱼,体重不足5克,杂食性。因其嘴很小,光夺食钓饵又吞不下钓钩,使垂钓者徒耗鱼饵又…  相似文献   

17.
去年中秋节前夕,公历9月13日,天气晴朗,我约钓友一早来到距象山县城30里的黄皮岙水库垂钓。该水库20多年没有干涸过,据说库内有大青鱼。我用的是4米海竿、直径0.3毫米强力线。8号伊势尼钩和马铃薯饵。到了中午,只钓到些小鱼,我边吃月饼边想,月饼也可作饵,就捏了一小团取代了原来的马铃薯饵。不一会儿,浮漂下沉又抬起,我猛地提竿,竿身大弯。鱼儿向深水处窜去,我赶紧放线,鱼停止游动,我又收线,不让它有喘息的机会。20多分钟后,水下现出了黑影,原来是条大青鱼。我顿时小心起来,不慌不忙地与大青鱼周旋了1个多小时,直到大鱼…  相似文献   

18.
鱼雁传书     
《垂钓》2001,(10):4-4
湖南万国耀钓友:我是《垂钓》的新朋友。可是一翻开它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笑钓江湖”、“另类接触”和“钓鱼人笔记”令我眼界大开;“独家策划”、“钓艺选修课”使我增长了垂钓知识。而第四期的《细说钓鲤》更让我惊喜:在最近的一次垂钓中。我利用文章中的知识。钓上了五条鲤鱼。大的有2.7千克。小的也有1千克。此外,  相似文献   

19.
陈刚 《钓鱼》2005,(20):48-48
2005年8月15日,晴,气温27~35℃,南风4级,上午9时,我骑摩托车前往市郊30多公里的双林镇白埭漾钓鱼。此漾由几十个小渔塘和大片桑树地组成。自1999年6月曾遭大水淹没后至今末干涸,现承包给养殖户养殖珍珠,对外开放20元钓一天,断线折竿的事时有发生,所以我特地配置了太平洋5H3号鹰王5.4米战斗竿,5号主线,2号编织线为子线,8号小矶钩,手竿钓浮,钓饵是“通商”牌商品鱼饵。  相似文献   

20.
蓓蕾 《钓鱼》2006,(20):63-63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大约500年前,一颗微小的落叶松种子落在了美国阿肯色州的东部河口地区肥沃的土地上。它和维京海盗雷夫·埃瑞克斯森同时出现在北美大陆,比中世纪十字军东侵提早了一百年,赫南多·德·索拖(西班牙探险家)为了荣誉而踏上美洲大陆时,它已经存活了600多年。船在落叶松的树影中穿行,这让我感到非常的卑微。我将拟饵抛入水中,很快就有一条黑鲈咬住了钩。我轻松地和它僵持着,享受着冲突的快乐,但我的思绪却不在这里。有多少鱼在这清澈的水中安静地生活着?有多少人曾经在这片存在了1000多年的林中水面垂钓?光线从枝干的缝隙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