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彩芬 《教育艺术》2000,(2):43-44,,48,
对朗读者来说,熟练地掌握朗读技巧是一项基本功。朗读时,凭借句中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变化来帮助表达意思和感情的调子叫语调,这是朗读的基本技巧。它主要包括停顿、重音、快慢、高低等几个方面。本文着重阐述停顿这一技巧在朗读中的具体运用。一停顿,是指朗读时有声语言进行中在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层次之间的间歇。停顿的时间,大体可分为长时间停顿、较长时间停顿、稍长时间停顿、短时间停顿四种,可依次用符号“||||”、“|||”、“‖”、“|”表示。朗读时安排停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生理上调节气息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正> 一般的语法书上都这样说:词序的安排和虚词的运用是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有主要就有次要,汉语中次要的语法手段还有哪些,语法书上又见不到。拙文拟对语音停顿的语法功能作一点简要论述,权当拾遗补漏,并就教于方家。 对于语音停顿的语法功能,很早就有人意识到了。林焘先生早在62年就曾以“三加四乘五”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三加四乘五 (a)/s(?)n,jia,si,ch(?)ng w(?)/ (b)/s(?)n;ji(?),si,ch(?)ng w(?)/ 2a在“四”后有较大的停顿;“三加 四”是主语,“乘五”是谓语;用算式来表示是:(3+4)×5=35。2b在  相似文献   

3.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为送别诗。我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朗读·赏析·比较三个环节。朗读训练是感受语言的有效途径。在范读之前。老师一定要给学生指导朗读的要点:诗的节拍,停顿,重音,感情。例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全诗四句,一二句语调有轻有重,语速平缓;第三句语调略为高昂,突出“更尽”一词;第四句“无故人”语调渐低缓慢。前二句用清音,后二句用浊音。这时的朗读是一种流动的形象,诗中  相似文献   

4.
在读句、读段、读篇的过程中,都要有一定的间歇,这个间歇就叫停顿。恰当地运用停顿,读的人可以从容不迫地把句子或段篇的意思表达清楚、正确;听的人可以边听边想,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段篇的意思。这样朗读会收到表情达意的效果。怎么掌握好朗读中的停顿呢?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要掌握好三种停顿:句中停顿、句间停顿、段间停顿。句中停顿,要按句子的基本结构,也就是把句子中表示谁或什么的,做什么或怎么样的词、词组间适当停顿开。最初指导学生朗读时,让学生把词语或词组之间划上停顿符号“/”,朗读时指导学生在停顿符号处音断气不断,读得语气自然、连贯。句间停顿,每个句子后面的标点符号就是朗读时的停顿符  相似文献   

5.
谈“朗读”     
提到“朗读”,很多教师自然想到“朗读的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感悟品味”、“读写结合”等等。这些的确都是“朗读”的重要内容,但“朗读”还有一些重要内涵常常被教师忽略。一、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朗读要求见下表:二、“正确”、“流利”、“有感情”(一)“正确”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指坚持用普遍话朗读,读准每一个音节的音、韵、调;注意轻声、儿化、语流音变,做到发音清晰、响亮;不唱读,不错读,不添读,不重复读,不跳读,不破读;读出长句中词语之间的停顿、句子之间的停顿以及段落之间的停顿。教师…  相似文献   

6.
<正>人们把上学称为“读书”,可见不“读”不知书.又把“知书达理”有机机组合在一起,说明要“达理”得先“知书”.两者都源于一个“读”字,足见“读”之重要.“读”有种种:朗读、默读、泛读、研读……我们按是否读出声音把它分为两种:出声读(即朗读、朗诵或吟诵);不出声读(也就是默读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背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文字是音义形的结合体,它不是静寂的符号,它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一、完全根据呼吸量或文字作品的标点符号进行停顿文字作品的标点符号只是保证文字作品意思的完整、层次分明、不生歧义、表达准确即可 ,而朗读是读给人听的 ,是听觉感受 ,各层次及句子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只有停连恰当才能让人听得懂。下面试举例作分析。例 1,创造学院和我们每个人美好的未来 !这句话中间没有书面停顿符号 ,有些朗读者往往根据呼吸量的情况 ,这样停顿 :创造学院∧和我们每个人美好的未来 !(“∧”是停顿号。不论有无标点符号均可用 ,停顿时间稍长。如用在标点符号处 ,表示停顿时间应再长些。)这样的停顿显然是错误的。这句…  相似文献   

8.
“重”即层次的意思,二重复句是指有两个层次的复句。书面表示,第一个层次用“|”表示,第二个层次用“‖”表示。划分二重复句的层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 看标点 复句中分句间停顿的书面表示,最小的用逗号分开,最大的用分号分开。如果一个句子中有分号,那么,第一层理所当然地应断在分号处,且分号两边往往是并列关系。例如: (1)a作文,要写真情实感;|b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c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2)a蜜蜂是在酿蜜,b又是在酿造生活;|c不是为  相似文献   

9.
朗读中,显示层次的停顿有两种:一种是显示大层次的停顿,一种是显示小层次的停顿。显示大层次的停顿,也叫“节段停顿”。节,就是自然段;段,指大段,即由一个或几个自然段组成的大层次,也口“部分”。显示自然段的停顿是容易的,显示大段的停顿也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显示小层次的停顿,因为小层次的划分情况复  相似文献   

10.
标点符号很小,却在书面语言的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标点符号有助于句读。现在我们使用的标点符号,祖先在欧洲。中国虽然在汉代以前已经出现标点符号的概念,比如“离经辨志”,即在两句之间隔开一两字来写,或者用竖线、短横线等标示句子的完结,但是使用上并不普遍。两汉的时候,有了“句读”作为停顿标志,类似我们今天的断句。符号有“(?)”  相似文献   

11.
“34 5|34 5|55 i|5—|……”琴声反反复复地从小充的手指缝间挤出来,虽然极不协调,可在我听来却是那么优美。忽然传来一声叹息,琴声断了。只兄小充(?)着右手手腕连声叫:“累死了!累死了!不弹啦!不弹啦!”说着把电子琴推到一边。该来(?)“思想教育”了。我让孩子从到我膝上,开始讲起来: “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不用功。育一次,他到野外去玩,经过一座小桥,看见桥下有一个老婆婆正在用力磨一根铁棒,累得满头大汗。李白感到很奇怪,  相似文献   

12.
所谓停顿,就是说话时语音上的间歇。学习文言文,要求“能顺畅地朗读”,做到节奏合理,停顿正确。但不少同学不能达到这一要求,认为朗读停顿无规律可循。实则不然,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是有规律的。这里结合课文介绍判断停顿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例1 已知|a|<1,|b|<1,a、b∈R,求证|(a+b)/(1+ab)|<1。在高中代数第二册(甲种本)中给出了如下证法。证 |(a+b)/(1+2b)|<1 (?)|a+b|<|1+ab| (?)|a+b|~2<|1+ab|~2 (?)(a+b)~2<(1+ab)~2 (?)a~2+2ab+b~2<1+2ab+a~2b~2 (?)1-a~2-b~2+a~2b~2>0 (?)(1-a~2)(1-b~2)>0。因为|a|<1,|b|<1,(1-a~2)(1-b~2)>0成立,所以|(a+b)/(1-ab)|<1。在教学中,如果到此为止,那么收获就太小了。实际上,这是一个含义深刻的例题,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加以引伸: 一、改变题目条件,可引伸为新的命题。 1.从例1的证法可知,当a、b∈R时, |(a+b)/(1+ab)|<1(?)(1-a~2)(1-b~2)>0 ①成立。由此可知,当|a|>1,|b|>1时,不等式  相似文献   

14.
“求证 :| x + 1/x|≥ 2 ( x≠ 0 ) .”(人教社高中《代数》(下册 )第 3 0页第 1 1题 )这是训练基本不等式的一个典型题目 ,但是许多学生将其错误地理解成“只要 x≠ 0 ,就能保证 | x + 1/x|≥ 2 .”文 [1 ]举出的反例说明 ,当 x是虚数时 ,可能 | x + 1x| <2 .本文在复数范围内给出 | x + 1/x| >2 (或| x + 1x| =2 ,或 | x + 1/x| <2 )这类关系成立的一个充要条件 .定理 1 :设 z∈ C\{0 } ,m∈ R+,则| z + m2z| <2 m | z + mi| >2 m| z -mi| <2 m  或 | z + mi| <2 m| z -mi| >2 m      ( 1 )| z + m2z| =2 m | z + mi| =2 m  …  相似文献   

15.
“以形辅数”是数形结合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思维角度看,“形”有助于人们对问题作直观的分析,所以“以形辅数”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一、借助不等式对应的区间或区域进行不等式组和集合运算。例1 (1988年全国高中联赛试题)有三个集合M、N、P,其中M={(x,y)||x|+|y|<1}, N={(x,y)|((x-1/2)~2+(y+1/2)~2)~(1/2)+((x+1/2)~2+(y-1/2)~2)~(1/2)<22~(1/2)},P={(x,y)||x+y|<1,|x|<1,|y|<1},则下列正确的为: (A)M(?)P(?)N;(B)M(?)N(?)P;(C)P(?)N(?)M;(D)以上均不成立。解:在平面上作出M、N、P的区域,见图1。 M是正方形ABCD内的点集, P是六边形DAEBCF内的点集,  相似文献   

16.
古文字考释     
释(?)《说文》二篇上八部说:“(?),词之必然也,从入|八,八象气之分散。”“词之必然”而字形从入,不好理解。《韵会》四纸引作“从|八,象气之分散,入声。”段玉裁依《韵会》所引订正,又解释说:“入声在七部而(?)在十五十六部间者,于双声求之也。”(?)和入古韵相隔绝远,段说似不可信。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简易逻辑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对“非”的理解比较模糊,想当然地认为命题P:f(x)≥a的否定是(?)P:f(x)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分析符号“≤”和“ <”的用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长期以来 ,人们对于符号“≤”和“ <”的用法就存在着争议 .不论是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报刊上 ,对这个问题的争论至今还在继续 ,矛盾还没有解决 .例如文 [1 ]和文 [2 ],仍在对这个问题进行辩论 .它们争论的焦点是对文 [3 ]一道数学题的证明 .这道题是 :设 f(x) =ax2 +bx +c对于任意x∈ [-1 ,1 ]都有 | f(x) |≤ 1 ,求证 :| f( 2 ) |≤ 8.实际上 ,能够证得 |f( 2 ) |≤ 7,| f( 2 ) |的最大值等于 7.证明过程省略 .文 [1 ]和文 [2 ]矛盾的实质是对“ <”和“≤”两个符号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文言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全国各地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的基础,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地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不少同学反映文言句子浩如烟海,一个句子一种停顿,难以掌握。其实只要我们“把握两个原则,遵循五个规律”,一般就能正确停顿好。  相似文献   

20.
读清句读(dou)、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内部各种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而划分的语气停顿。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切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眼动向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起落,往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