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于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1940年12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开端。一年之后,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日语广播也开始播音,揭开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新篇章。人民广播事业随着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而逐渐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2.
赵玉明 《中国广播》2010,(11):47-49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开播,标志着中国广播事业迈入新纪元。人民广播事业诞生于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在解放战争的炮火声中壮大成长,形成了光荣的优良传统,为新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上世纪60年代,我有幸首次参与筹办延安广播历史展览,为传承延安广播的优良传统尽了绵薄之力。现将筹办本次延安广播历史展览中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记述如下,作为对人民广播创建70周年纪念的献礼。  相似文献   

3.
1940年12月30日从延安的窑洞发出红色电波:“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 ”这电波划破夜空,照着黑暗中的黎明,震动着中国大地,从此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有了替人民说话、以人民利益为重的广播电台。人民广播从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60年的岁月,对人来说,由稚嫩到成熟、老练,进入花甲之年,但对广播来说,正如日中天,风光无限。抹去历史的风尘,我们会看到60年来人民广播所创造的艰苦卓绝的业绩。 人民广播创建于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一问世,就受到中共中央和毛泽…  相似文献   

4.
2010年12月30日,全国广播人迎来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从70年前陕北延安郊区王皮湾的窑洞里那台功率不足300瓦的语言广播发射机,到今天全同的251家广播电台、2087座广播电视台,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广播事业,从延安创办新华广播电台算起,迄今整60年。这60年间,一无到有,从小到大,成就辉煌,值得热烈祝贺。 我同广播事业结缘,也是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创立时期开始。那时我在延安解放日报工作,同新华社的同志同住在延安城东门外的清凉山上。当时新华广播电台是新华社的一部分。报和社是一家人。  相似文献   

6.
1940年12月30日建立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广播电台.这一天,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出的正义声音响遍全中国.它宣告,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广播电台.它揭开了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页、写下了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章.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后来的广播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60周年、庆祝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60周年,由杨兆麟、赵玉明修订再版的《人民大众的号角──延安(陕北)广播史话》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史学研究委员会、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编选的《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回忆录新编》两书,近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号角》一书,以史话的形式,生动、简明地介绍了中国人民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直至1949年10月1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城楼上实况转播“开国大典”的战斗历程。并附有30多…  相似文献   

8.
翻开人民广播的创业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从筹建人民无线电事业到领导创办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从部署廷安台战斗转移到视察战火中的陕北台,从指导做好宣传工作到培育延安广播的优良传统……无一不凝聚着周恩来同志的心血,无一不闪耀着周恩来同志的智慧。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民广播事业从创建到现在已经四十三周年。回顾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历史,开头有六年多时间是在延安度过的。我们党在延安的时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伟大胜利;进行了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整风运动;举行了在党的历史上永放光辉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从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为建立新中国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计和政策,确定了党的三大作风。在党中央和毛泽  相似文献   

10.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最近约请革命战争年代的广播工作人员和当年收听解放区广播的一些积极听众,撰写人民广播回忆录。中国人民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们全国广播同仁齐聚一堂,共叙广播深情,共谋发展大计,作为新中国广播事业发祥地延安的广播人,我备感荣幸,无比自豪。六十九年前,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延安西北王皮湾村的石窑洞里传出震惊世界、响彻神州的第一声。从此,革命圣地延安上空这道红色的电波成为指引方向的灯塔、鼓舞士气的号角、教育人民的法宝、打击敌人的武器;  相似文献   

12.
1941年12月3日,在延安一个简陋的窑洞里,一位女播音员用日语播报出“这里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这声呼号标志着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诞生。如今,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有60的历史了,作为对外广播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一位日语广播主持人,我感到非常荣幸。我是对外广播队伍中的一名新兵,来台只有5年的时间。但在这5年间,我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这项事业的崇高与伟大,并且被她独特的魅力所感染。记得刚入台不久,正值对外广播创立55周年纪念日,我和我的同事们去机场迎接前来参加庆典的日本听众朋友,这…  相似文献   

13.
正温济泽,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党中央决定对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社进行重大改组,新华社原属编辑科的口头广播组扩大为语言广播部(通称"口播部"),加强口头广播宣传。温济泽被调到语言广播部担任主任,从此开始了他长达12年(1946~1958)的新闻广播宣传生涯。由于当时国内时局不断地变化,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经历了从延安到瓦窑  相似文献   

14.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前辈,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喜悦、激动的心情在这里集会,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50周年。刚才,几位领导同志和老前辈在讲话中,回顾了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艰苦创业的历史和发展史,总结了延安广播的革命精神和人民广播事业的光荣传统,充分肯定了广播  相似文献   

15.
星星之火 何以燎原?──为纪念中国人民对外广播创建55周年而作李顺然,李松凌1941年12月3日,正当抗日战争烽火燃烧正烈之际,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日语节目开播了。这一天,标志着一项伟大、不朽的事业──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诞生了。这个当时每周只播出一次...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之际,江泽民总书记为人民广播创建60周年作出了重要批示,指明了新时期人民广播事业前进的方向。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是新世纪我们做好广播工作的巨大动力。60年前,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从那时起,人民广播便如同划破长夜的闪电、震撼神州的春雷、鼓舞人民的号角,与中华民族的解放大业紧紧相伴,与共和国的成长前进步步相随。一代又一代的广播人用他们的理想、热忱和生命写下了人民广播…  相似文献   

17.
1940年12月30日的傍晚,一个庄严、自豪的声音,从中国人民革命圣地延安的窑洞里,飞向辽阔的天空,响遍神州大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日。  相似文献   

18.
8月26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参观了正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的设备展览,他强调,广播影视行业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推动广播影视数字化、产业化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广播影视节目和及时准确便捷的信息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9.
在1945年9月到1949年3月的三年半期间,新华社除了进行文字广播以外,还管理口头广播。当时的延安和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就是新华社的一部分。诞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我国人民广播事业历史上最早的一个电台。它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诞生的。  相似文献   

20.
60年前,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直接关怀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外日语广播开始播音。从此,在我们这个星球的上空,响起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声音。战争年代,一道道跨越长空的电波,传出民族救亡,人民解放的正义之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伟大的声音通过我们的广播响彻寰宇,五洲四海的朋友们投以关注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广播以新的形象架起空中彩桥,世界各地的人们从中感受到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