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裁判亮分     
"别人家的孩子",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它就像悟空头上的"金箍",你稍有不慎,爸妈嘴中一句"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这"金箍"便闹腾起来,越收越紧,令人头昏脑涨,苦不堪言。张晨晨给我们讲述了自己跟朋友王博的故事,两人在对方父母的眼中都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文章以两人的对比展开故事,叙述生动,文末一句  相似文献   

2.
戴秋飚 《班主任》2012,(5):55-55
正"从小我就有个夙敌叫,‘别人家孩子',这个‘别人家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从来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回回年级第一,有个有钱的男友,研究生和公务员都考上了,一个月七千工资,会做饭,会家务,会八门外语,上学在外地一个月只要四百生活费还嫌多。"这则广泛流传于网络和微博  相似文献   

3.
<正>别人家孩子一枝花,自己家孩子豆腐渣。戴着有色眼镜看,别人家的孩子总是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成绩优秀;而自家的孩子偏偏懒惰散漫,任性淘气,没有亮点。但"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美丽的天使。一味地以别人家孩子为标杆苛求自家孩子是不公允的。更有甚者,很多家长集别人家  相似文献   

4.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说类似的话:"你看人家的孩子……",对别人家的孩子大加赞赏的同时还会说上几句恨铁不成钢的话。似乎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优秀,于是很多家长都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光彩。那么要让自己的孩子变得很优秀,家长能做些什么呢?又该怎样做呢?下面就结合我的工作经历略单谈一  相似文献   

5.
华夏大地上的孩子无非两种,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在所有孩子的记忆中,别人家的孩子是比年画上的李逵更凶恶、比披头散发的贞子更恐怖的存在。"不玩游戏,不聊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考清华,望北大,考硕士、博士、圣斗士,还能升级黄金、白金和水晶级,不看星座,不看漫画,看到电脑就想恶心呕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会刀枪剑戟斧钺钩叉  相似文献   

6.
正初中时,班上有两个女生闻名全校:一个是杨丽丽,一个是苏小薇。前者因为傲视群雄的学习成绩,永远霸占着学校的第一名。后者因为性格张扬,着装奇特,让老师无比头痛而被大家所熟知。就是这样看起来完全不沾边的两个人,据说还是亲戚关系,住得也挺近,所以,杨丽丽从小就是苏小薇父母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是好的,何况性格温和、乖巧懂事的杨丽丽优秀得让她不得不打心眼儿膜拜。人生的前十几年,苏小薇一直过得特别顺畅。她除了性格有些  相似文献   

7.
正"你看××家的孩子多优秀,门门功课都满分,这次又是全校第一!""你看人家的孩子钢琴都过了十级了!""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这如雷贯耳的声音,是不是曾经无数次地抽打着孩子的自尊,让孩子饱受打击?是不是曾经无数次地把自己的孩子比得一无是处、一塌糊涂,让他看不到一丝丝希望……曾经,那个无比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咱自家孩子的梦魇啊!比?能比吗?怎么比?钱伟长高考数理化一共25分,后来却成了科学大师;钱  相似文献   

8.
田广超 《下一代》2014,(3):17-17
正周五那天,爸爸打来电话,说周末回家。这是我多么希望的啊!爸爸经常夸奖别人的孩子得奖,夸奖别人的孩子优秀。每当爸爸说起这些,我心里就不是滋味,我要让爸爸知道,你的儿子和别人一样,都是一个脑袋,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别人做得到,我也会做得到,别人能得奖,我也会得奖,我要让爸爸知道,你的儿子是最棒的!今天,当学校把"十佳作文"的大红奖状发给我的时候,我多么希望让爸爸看到啊!放学了,我跑向奶奶家:"我爸爸妈妈回来了吗?"我迫不及待地问奶奶。奶奶说,一周前就回来了。我顾不上吃奶奶拿来的大红枣,赶紧向家跑。奶奶在身后说:"这孩子,干嘛这么急!"妈妈在包饺子,"爸爸呢?"我问妈  相似文献   

9.
执教多年,我一直把我所任教的班级比作一个"家",这个家里有我们各位任课老师,有活泼可爱的孩子,还有他们的爸爸妈妈和众多亲朋,大家在这个家里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有欢笑,有哭闹,每天都在发生着一个个小故事,在这里,我选择几个和大家一起分享. 家长沙龙 送走了一届毕业生,还沉醉在他们带给我的回忆中,一群活蹦乱跳、天真可爱的孩子又撞入了我的眼帘,一年级的新生,67个孩子,像一群小鸟一样,飞进了我为他们搭建的"家"——一年级五班,我教他们上课怎么做,教他们下课怎样做游戏,给他们讲故事,和他们一起玩耍……看着他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打心眼儿里喜欢他们,可是,在这其中,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和别人格格不入,显得是那么不和谐.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     
从小我就有个夙敌,他的名字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天天就知道学习……——网上的这一热帖《别人家的孩子》引来众多学生纷纷讨伐"别人家的孩子"。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忆了正义;你们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忆了责任和良知;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来有一天,  相似文献   

11.
前段时间,人人网上出现了一则名为《别人家的孩子》的热帖,短短几天浏览量破万,众多学生纷纷讨伐“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帖子写道:“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又温顺,回回年级第一,不让人操心。”“我在我妈嘴里是最差劲的。好像她恨不得生的是别人家的孩子……”这则广泛流传于网络和微博的热帖引发众多学生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
古保祥 《初中生》2013,(22):26-27
自小起,我就是个十分笨拙的孩子。据父母讲,我生下来不会哭熬到几日后才在父亲的巴掌下"哇"出声来;别人家的孩子会走路了,我却只能扶着桌沿勉强走几步,然后跌倒在尘埃里。我自小就是别人家的比较对象。邻家的堂弟,比我小三个月,上学却比我早,学的东西也比我多  相似文献   

13.
她知道我所有糗事,她在别人面前一本正经在我面前却一副野丫头形象,她锱铢必较小肚鸡肠却会在老师面前帮我求情,她……【一】据说,世间有一种不讨喜的生物,此生物名"邻居家的孩子"。但是,在许原的世界里,有一种生物比"邻居家的孩子"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亲戚家的孩子"。余小粟家和许原家不是什么近亲,要算血缘都不知道要算到哪一辈去了,两家以前的交往也只限于过年时的例行走访。可直到他们两人出生,事情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从小我就有个宿敌,他的名字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就知道学习……”上学期开学后,人人网出现了一则名为《别人家的孩子》的热帖,短短几天浏览量已破万,不少学生跟帖纷纷讨伐“别人家的孩子”。  相似文献   

15.
开心一刻     
正幽默笑话化学家做晚饭化学家终于答应女友给她做顿晚饭。女友下班回来,却看到化学家还在摆弄他的烧瓶和酒精灯。看到女友失望的表情,化学家安慰说:"别着急亲爱的,再过5分钟盐就提炼出来了。"别人家的孩子有一种孩子,他天生就很帅,学习成绩天生就好。还会做家务,长大后还娶了个漂亮的老婆。这种孩子,叫做——别人家的  相似文献   

16.
如果有人对您说他能"想啥来啥",您一定觉得他是个"半仙",但是在孩子的发展问题上,很多父母都或多或少地"仙化"着自己的期望:别人家孩子琴弹得好,咱们也不能差;别人家的孩子数学学得好,咱们也不能落后;等等。如果仅是想一想也就好了,为此做一些努力也无可厚非,可怕的是,如果孩子努力了却还没有达到父母的目标,父母会责备孩子,认为是孩子主观上不作为,而不是反省自己的目标是不是有问题。这样的父母需要给自己泼一点冷水。  相似文献   

17.
微世界     
微话题神一般的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这种生物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这种生物,叫做"别人家的孩子"。这种生物考清华,望北大,能考硕士、博士、  相似文献   

18.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总喜欢做比较,"别人家的孩子"似乎能成为"比一比"的各种标准.父母为什么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总被比较会给孩子成长带来什么影响?如何正确地进行"比一比"呢?  相似文献   

19.
常听得许多父母讲,现在的父母做得真是辛苦,管孩子吃管孩子穿,更重要的还要让孩子有出息,别落在别人家孩子的后面,刚刚上了幼儿园就要考虑要上哪所小学,上了小学往往发现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的孩子学习更有自觉性,于是父母们真的就有些心力交瘁。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与付出相对应的,肯定是有所得。静下心来想想父母从孩子身上得到了什么,我想最大的收获是成长,是父母作为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何勤 《中华家教》2013,(Z1):52-53
我们总是被父母用"别人家的孩子"做榜样来教导:要好好学习,要成才,要找好工作……必须承认,在目前这种教育体制下,考试仍然是最公平的上升路径,父母的唠叨,也只是他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的表现。但"唠叨"终究是要有方式的。有家长奉行"棍棒"政策,有家长喜欢放任自流,有家长把"别人家的孩子"塑造成自己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