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吴趼人一生创作了《痛史》、《两晋演义》、《云南野乘》等三部历史小说,并在《两晋演义序》、《历史小说总序》、《月月小说序》等评论中专门阐发了他的历史小说观。其历史小说作品及其历史小说观,对明清历史小说创作及其理论既有所承继又有所革新,显示了晚清历史小说创作的新风貌。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无名氏的三部爱情长篇小说《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海艳》的分析,论述了作家的创作思想与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3.
《雷雨》和《日出》是曹禺三十年代最重要、最有成就的两部剧作。从《雷雨》到《日出》,曹禺的创作倾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也标志着作者戏剧创作的日趋成熟,也体现出了曹禺戏剧创作的追求和轨迹。本文就此变化做一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昭君形象出自班固《汉书》,后不断变化丰富。元代马致远《汉宫秋》、当代作家郭沫若《王昭君》以及曹禺《王昭君》均因不同的创作动机和时代背景对昭君形象做了大胆创新。本文通过对昭君题材历史剧进行历时性考察,分析了昭君形象演变的内部原因。探讨归纳前辈作家创作历史剧的经验和方法,或许可为当下历史剧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今本《红楼梦》原是由一稿多改而成的。它的第三稿由“吴玉峰则题曰《红楼梦》”。而《省亲》回出现是《红楼梦》诞生的标志,因为曹雪芹1747年爆发《红楼梦》创作灵感。而《省亲》回是《红楼梦》创作灵感创作的开端故事。随后它速成一块十七回《红楼梦》故事。它原来在探春理家之前位置上,而后被《红楼梦》创作灵感向前移至第四回和第22回两者之间位置上。然后曹雪芹才沿着这里往下创作下去,最后创作成功“百回”《红楼梦》。《红楼梦》这种创作特点既不同于《风月宝鉴》创作,也不同于《石头记》创作。后来这稿虽然经过《金陵十二钗》诸稿的增删,内容作出多处修改,成为“百十回”,但始终未能改变这稿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梁帅  ;吕姝焱 《文教资料》2014,(31):152-154
明清戏曲,无论究其剧本创作,亦或舞台演出都以江浙为盛。明清之际河洛地区的戏曲创作在两千余年黄河文明的映照下虽如沧海一粟,但以王鑨、吕履恒为代表的豫籍作家也在戏曲创作中用力尤勤。王鑨不仅有模拟《牡丹亭·寻梦》一出的剧作《拟寻梦》,又有与《长生殿》篇幅相当的《秋虎丘》传世。其孙侄婿吕履恒更是继承了《双蝶梦》、《秋虎丘》的艺术手法,创作了《洛神庙》传奇。以王鑨、吕履恒为代表的孟津王氏与新安吕氏家族,堪称明清鼎革之际河南的名门望族,他们的戏曲创作为家族文学的多样性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7.
老舍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剧作家之一,他一生共创作了一千多部(篇)作品,尤其在长篇小说艺术上贡献巨大,因而与茅盾、巴金一起,被并称为“现代长篇小说的三大高峰”。老舍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出了不少精美的散文,比如《一些印象》《我的母亲》《宗月大师》《养花》《五月的青岛》等等,都已成为现当代散文的经典篇目。  相似文献   

8.
萧红的艺术个性是感觉敏锐、感情真纯细腻。《生死场》未完全发挥出她的创作优势。《呼兰河传》则充分体现出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她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马伯乐》由于不符合其创作个性而成为不成功的试验品。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影百年产生过二次真正电影艺术上的高潮期。第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到战后。创作了《春蚕》、《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等作品。第二次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涌现了《牧马人》、《城南旧事》、《小街》、《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了杨绛对《斐多》的翻译和对《我们仨》的创作之间的关系,指出《我们仨》的思想内容体现了杨绛对《斐多》思想的认知。杨绛通过翻译及创作,对灵魂不灭、灵魂归宿及灵魂的归途进行了一次智性的探索,并表达了一种积极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11.
明代"四大奇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都与历史献有关系,由于创作背景不同、取舍不同、处理方式各异,成就了各自的特质和奇观。历史献不等于历史真实。历史小说的伟大经典《三国演义》的极大成功在于它是“学”。而学也讲真,但主要是追求美。  相似文献   

12.
田平 《文教资料》2009,(33):17-19
《德伯家的苔丝》、《嘉莉妹妹》和《血泪打工妹》以不同的视角共同反映了农村打工女子令人辛酸的经历。叙述者客观地表现了这些国家当时不同的社会意识对创作的影响。由此,本文提出了中国的相关作品创作改进的大致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文章是对《将传统融入现代》一文的补充论述。讨论白先勇接受《红楼梦》影响的创作主体之外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只选择白先勇的代表作《台北人》来讨论的原因,并从创作经历、文学环境与背景等方面,对上述问题作了历史分析。  相似文献   

14.
范金豹 《教育文汇》2011,(10):44-45
1918年4月,鲁迅先生应老同学钱玄同之约,创作了《狂人日记》,发表在当年五月的《新青年》上。这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至1922年10月,他又先后创作了《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和《社戏》等小说,  相似文献   

15.
鲁彦周的创作虽以小说为主 ,但他戏剧创作的成就也不可忽视。自独幕剧《归来》一举成名以来 ,他还创作了《王金凤》、《波澜》、《大河春秋》、《人在春风里》等多部剧本。这些作品大都深入生活 ,关注社会 ,揭露阴暗 ,弘扬正气 ,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充分发挥了文艺的警世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冼星海一生创作有四部大合唱——《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这四部大合唱的创作是在抗日战争背景之下,以人民革命斗争和生产劳动为题材,以创新的手法和进步的技巧写作而成,它们的成功创作,不仅在抗日战争期间给抗日军民以极大的精神鼓舞,同时,作为音乐界的一大创举,也将中国新音乐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将对冼星海四部大合唱进行整体性的浅要分析,通过对其作品创作中共性与个性的总结,相信也会给今天中国音乐的创作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儿子们》是赛珍珠《大地》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说,赛在三十年代创作这部小说的同时,翻译出版了《水浒》一书。《儿子们》的主人公王虎身上带有浓重的梁山好汉色彩;小说中带有明显的《水浒》味道。本文揭示、分析了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形象以及创造故事情节时留下的《水浒》对《儿子们》的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经典民族舞剧《鱼美人》中钢琴曲《水草舞》和《珊瑚舞》为研究对象,对其创作背景、艺术特征与演奏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演奏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老舍既是一位杰书的小说家,又是一位优秀的剧作家。作为小说家的老舍,他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反映都市市民社会生活的小说,以出色的人物塑造和世态风物描写在文学史上享有盛誉。作为剧作家的老舍,他的话剧主要创作于两个时期:一是抗日战争时期(1939-1943),共创作《残雾》等剧本9部,一是新中国成立后(1950-1961),共创作《方珍珠》等剧本15部。老舍的戏剧创作的主要成就是以《龙须沟》、《茶馆》为代表。因《龙须沟》的成功,老舍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而《茶馆》更成为中国话剧的享有世界声誉的经典。  相似文献   

20.
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作者完全是内心憋得太难受了,在感情激流的冲击下创作了《寒夜》——讨伐国民党反动派的檄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